2025 年春节档电影市场,宛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各方势力摩拳擦掌,蓄势待发。随着 “‘看大片,过大年’新春首映礼” 的举行,六部重磅影片的主创纷纷亮相,拉开了这场票房争夺战的大幕。

今年的春节档被称为综合实力 “最强” 的一届。《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等续作大片备受瞩目,它们凭借前作积累的高人气和坚实的市场基础,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这些影片类型丰富多样,涵盖奇幻、动作、探案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口味需求。同时,肖战、于适等一众高人气演员的加入,更是为影片增添了强大的吸引力,成功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回顾近年来中国电影春节档的表现,成绩斐然。在全球电影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中国春节档票房分别在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达到 60.39 亿元、67.65 亿元和 80.16 亿元。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指出,春节档的独特之处在于汇聚了大量 “低频次观影人群”,对他们而言,春节期间与家人一同观影已成为过年的一种重要仪式感,看电影逐渐成为一种 “新年俗”。
为了在春节档中脱颖而出,各影片主创团队在片单发布会上纷纷展示影片亮点。《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导演乌尔善介绍,该片将揭开第一部的伏笔,呈现更加激烈的战争场面和精彩的法术对决;《哪吒之魔童闹海》出品人、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强调了影片在动画技术上的领先性以及适合全家观看的 “合家欢” 属性;《唐探 1900》作为长达十年的 IP 系列,此次将解锁新地图,内容和制作规模全面升级;《蛟龙行动》主打中国第一部核潜艇电影的卖点;《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则突出 “武侠” 概念,中影集团董事长傅若清表示武侠文化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也是流淌在国人血脉中的文化密码。此外,连续 12 年在春节档与观众见面的 “熊出没” 系列也再次参战,凭借稳定的受众群体,成为春节档的有力竞争者。
猫眼娱乐市场分析师赖力认为,今年春节档影片基本都有强大的 IP 基础,受众广泛,市场潜力巨大。从类型上看,涵盖喜剧、动画、动作、剧情、战争、武侠、神话、悬疑等多种类型,题材丰富,令人期待。若影片口碑出众,有望推动春节档票房再创新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节档不仅商业属性强,更是文化输出与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从东方神话到武侠浪漫,再到现代国漫,国产电影正以多元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向全球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
除了影片自身的吸引力,还有诸多外部力量助力春节档。自 2024 年 12 月起,国家电影局联合多家机构推出观影消费补贴,覆盖全国多个城市。春节期间,各地也纷纷出台电影惠民补贴政策,如北京投入 3300 万元发放惠民观影券,四川省送出超过 5000 万元电影消费大礼包等,进一步激发观众的观影热情。
在激烈的竞争中,票补成为吸引观众入场的重要手段。1 月 19 日春节档预售开启,当天大盘累计预售 1.85 亿元,刷新影史春节档预售开启首日最高票房纪录,三人及以上结伴观影的观众比例相较 2024 年同期提升 5%,显示出今年春节档影片对合家观影的强大吸引力。预售首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第二部》等多部影片出现 19.9 元的低价票,但这是否意味着春节档票价真的降低,仍需观望。电影市场分析师 “连城易脆” 表示,预售首日票补较多,但后续会减少,19.9 元的低价票更多是带动预售的手段,难以成为常态,影片吸引观众主要还是依赖自身质量和影城的服务体验。而且,由于票补成本高,且与排片占比捆绑,实际补贴数量有限。此外,今年春节档影片普遍时长增加,特效厅增多,也使得票价很难大幅降低。截至发稿时,1 月 29 日六部新片的平均票价均超过 50 元,《蛟龙行动》票价最高,达 53.6 元。
“连城易脆” 认为,基于目前预售的良好表现,可以期待春节档首日票房大爆发,甚至有望创造影史最高单日票房纪录。但后续票房走势,还需看影片实际口碑和上座率能否持续。饶曙光也指出,如今电影行业已形成新的共识,春节档虽重要,但唯有打赢口碑胜仗,才能激活后续市场,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
2025 年春节档电影市场充满机遇与挑战。在各方积极推动下,预售成绩亮眼,但最终票房成绩仍取决于影片质量和口碑。这不仅是一场票房的竞争,更是中国电影行业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期待这些影片能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视听盛宴,也希望中国电影在新的一年迈向更高的台阶。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