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 Getz 斯坦·盖茨
1927年2月2日 1991年6月6日
爵士乐大师斯坦·盖茨1927年出生在费城,从小一身反骨,好在有音乐陪伴,听了很多古典音乐,为他的审美和想象力打下了基础,11岁在学校练习萨克斯——这会不会让你想到美国动画片《辛普森一家》的丽莎·辛普森。和丽莎演奏萨克斯时出现的破音、跑调和漏气声不同,斯坦·盖茨的技术在一年后就已登堂入室,他喜欢莱斯特·杨(Lester Young)慵懒而优雅的音色,并以此进行模仿。但另一方面,性格顽劣,孤僻叛逆的一塌糊涂,15岁就因为逃学被开除,业余爱好迅速变成了谋生手段,斯坦·盖茨谎报年龄参加了杰克·蒂加登(Jack Teagarden,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全明星”乐队成员)的大乐队,和一群老油条混在一起,接触到了更多的音乐类型和编曲风格。
1947年,当了一年兵的斯坦·盖茨,因为违反纪律再一次被体制踢出了游戏,相继被学校和军队抛弃,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因果,对20岁的他而言是巨大的挫折,这段经历被认为是之后滥用药物和情绪失控的起源,这一年他加入了伍迪·赫尔曼(Woody Herman)的“第二暴风军团”乐队,组成了传奇的“四兄弟萨克斯组”(Four Brothers)。这一组合以轻快流畅的萨克斯合奏闻名,打破了传统大乐队的繁重编排。1948年,他21岁的时候,成名了,这一年斯坦·盖茨在乐队的《初秋》(Early Autumn)中贡献了一段极具诗意的独奏,这成了他的标志性作品——如秋风般清澈忧郁的独奏让他一跃成为爵士新星。
有人说《初秋》这个作品开启了酷爵士(Cool Jazz)的时代。斯坦·盖茨甚至在曲中隐喻了自己青春与成熟交织的生命状态。成熟不成熟我们不说,艺术家该有的毛病他全部都有了,因为彼时乐队每天都在演出,工作强度大,他开始依赖酒精和毒品缓解巡演压力,加上天生的坏脾气,很快就和伍迪·赫尔曼闹翻开始了单飞生涯,这一次是真的放飞自我,彻底沉浸在酒精和毒品中,而在音乐上,斯坦·盖茨组建了自己的乐队,也和各路大神交流合作,渐渐成为了西海岸冷爵士代表。请注意,他取得的成就是建立在多次因为药物问题中断音乐事业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酒精和毒品他可能能取得更高的成就。这段时间他的代表作是1955年发表的《斯坦·盖茨演奏集》《Stan Getz Plays》,这张专辑收录了他标志性的抒情旋律与即兴演奏,展现了酷爵士的优雅特质。我们来听1930年的名曲《掌上流年》(Body and Soul),这是一首爵士标准曲,也被查特·贝克(Chet Baker)、阿特·塔图姆(Art Tatum)这些传奇音乐家演绎过,我觉得斯坦·盖茨的演绎最符合当今文艺青年的腔调,有点儿温暖抒情,有点儿村上春树。
斯坦·盖茨个人演艺生涯的巅峰时期在1960年代,他和巴西音乐家合作,把巴萨诺瓦音乐引入到美国,尤其是和若昂·吉尔伯托( Joao Gilberto)、阿斯特鲁德·吉尔伯托(Astrud Gilberto)的合作,那首著名的《伊帕内玛的女孩》(The Girl From Ipanema)成了巴萨诺瓦的国歌。1964年发行的专辑《盖茨和吉尔伯托》(Getz/Gilberto)为他获得了格莱美年度专辑奖。巴萨诺瓦算是酷爵士的分支,斯坦·盖茨的目光非常敏锐,凭借商业嗅觉和音乐才华将巴萨诺瓦推向世界,但又因为性格太过于强势,利益分配不均和文化差异与两位巴西艺术家分手。我个人觉得他情商可能确实不太高,这大概是恃才傲物、完美主义的艺术家的通病。
《盖茨和吉尔伯托》成功后,斯坦·盖茨在很长一段时间发行的作品都被认为在复刻这张专辑,过度依赖这一风格,缺乏早期冷爵士时期的艺术的锐气,的确,既要在巴萨诺瓦热潮中创作畅销金曲,又要在先锋爵士领域保持探索精神,既要又要想要又当又立,强如斯坦·盖茨也无法做到,这也是他后期被诟病未能突破自我的缘故。其实,斯坦·盖茨在70年代后开始转向融合爵士,也出了一些不错的作品,但还是被认为过于注重旋律的悦耳性,牺牲了爵士乐的实验精神,总而言之,就是业内公认他天赋异禀却自毁长城,没有达到迈尔斯·戴维斯的高度,1991年,斯坦·盖茨64岁肝癌去世,这让人想起了武侠小说作家古龙,人生和作品也是被长期的酗酒所拖累,两人都是天才,而斯坦·盖茨还要再加个毒品,尽管这位音色之神有各种坏毛病,但是,在业务能力上无可非议,他音色里的温暖和抒情,在丝绸般光滑的演奏里即兴的样子,是其他吹鼓手永远都无法企及的。
本期选曲
Summertime
Early Autumn
Body and Soul
Desafinado
I Remember You
Corcovado (Tokimonsta remix)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