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档播客,就像给生活装上慢镜头——那些曾匆匆掠过的日常,突然都有了被凝视的意义。」
在制作「再慢半拍」的两个多月以来,我们
- 从自己的咨询经历聊起, 感谢那份经历赋予我们的锋芒,也学会了如何拒绝不必要的消耗
- 一起聊过「女性的空间独立」—— 或是一间屋子,又或是一段独处的时光
- 互相接住彼此的脆弱,拥抱「高敏感」给予我们的超能力,也终于接纳了自己独特的天赋
- 揭开「玄学信仰与情感寄托」的神秘面纱,尝试理解它为何在生活中如此重要
- 谈论「女性职场困境」,直面那些说不出口的压力与不公
- 面对「朋友渐行渐远」的情感缝隙,我们不急着填补,而是学着共处
- 在「拖延与时间管理」中,我们放下对效率的羞耻,与自己握手言和
但在第10期节目,我们想和大家聊些不一样的:做播客这件事,如何悄悄重塑了我们的生活
「再慢半拍」让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它让我们重新发现、感受、记录那些原本被忽略的日常
- 艺术真的来自于生活,发现选题的过程也是重新发现生活的过程:美与丑,光亮与缝隙均值得记录
- 仿佛安装了「素材雷达」,被骗10块钱都能成为一期播客的灵感源泉
- 开始有意识地标记情绪、追踪念头,生活从“经历”变成了“素材”,再变成“表达”
「再慢半拍」使我们实现用输出倒逼输入,实现输入→思考→输出的飞轮效应
- 倒逼深度的阅读,是三五年未曾翻开的书,为了更好的诉说「女性空间独立」,一口气啃完了伍尔夫的意识流
- 跨界知识的碰撞,是出身自咨询行业的我们,逐渐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开始研究心理学、社会学甚至养老政策
- 利他的表达练习,从“倾诉”转向“共鸣”,不断自问:“这个内容,对听众真的有用吗?”
「再慢半拍」给了我们一个“认真听自己说话”的机会,更有效的输出源自更优质的表达
- 从声音焦虑中走出,不再害怕听自己的录音,开始接纳“活人本来就会喘气”
- 从逐字稿到思维导图,学会用结构框架托起表达,让语言更自由,也更有力量
- 原来,不只是“倾听”是一种修炼,“好好说话”更是一种能力,它比我们想象中难太多,也值得太多
「再慢半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我总结复盘」的契机,在输出中逐渐看清自己
- 总结与复盘是对抗遗忘的有效方式,就像给记忆打上特殊标签,让零散经历变得系统化、结构化
- 总结与复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未来应对挑战的勇气和工具,情绪得到抒解的同时,宝贵的经验也得到了归纳
- 系统性的总结与复盘,允许我们将碎片化信息转化为结构化输出,梳理知识的同时也梳理了自己人生
「第10期的青涩,恰是未来最怀念的宝藏」
感谢大家一路以来的收听与陪伴,是你们的每一次收听、每一条鼓励,让我们从「试试看」变成了「想坚持」。
未来「再慢半拍」会继续陪伴大家,一起发现、记录、分享那些温暖又真实的生活细节。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拥有一双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对生活、对自我的觉察力upup
02:24 新议题的来源均是出自我们对于生活的感悟与记录
03:30 如何从生活化议题「理想的房子」进阶到关注女性成长的「女性空间独立」
06:16 多角度真实直面自我,「现在的我」复盘「过去的我」又对话「未来的我」
输出倒逼输入,输出表达能力upup
09:58 输入的广度增加,拓展多领域,不再只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范畴
11:54 输入的深度增加,学会深度思考,输入不再只是停留在表面,留下记录与感受
15:28 从被动输入到主动输入,感谢播客给予我们的正向激励
19:23 从00期紧张到“夹子音”和满篇逐字稿,到驾驭freestyle,只列框架性提纲,我们做对了什么
23:01 自信一点!拒绝“声音焦虑”,学会接纳自己的声音
28:37 播客允许我们“矫情的表达情绪”,母亲节议题后妈妈的态度竟发生了大转变
在输出中逐渐看清自己,自我总结复盘意识/能力upup
29:51 曾以为一生无法治愈的伤痛竟被时间抚平,总结与复盘是对抗遗忘的有效方式
33:32 生活感受记录下又孕育出新议题,让我们一起聊一聊「人的欲望值与幸福值」
37:19 利他性的输出反而予以我们积极的反馈,又有新灵感,下次和大家好好聊聊「为你而生的骗局」
最后,期待未来的第50期、第100期
42:50 播客变成了我的新名片,重塑了我的社交方式与生活态度
45:31 播客规划也勾稽了职业规划?述职汇报给老板也画个大饼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