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6分钟
播放:
18
发布:
1天前
主播...
简介...
虚拟电厂十问十答:涉及政策、技术路径、盈利模式及发展趋势
1. 国家层面对虚拟电厂的量化目标是什么?
2025年4月颁布的全国首个虚拟电厂领域专项政策文件《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到2027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突破2000万千瓦,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成熟规范,电力市场参与机制健全;2030年调节能力跃升至5000万千瓦以上,应用场景全面拓展,商业模式创新发展。
2. 有亮点可复制的地方政策有哪些?
广东省:作为市场主导模式的代表,允许虚拟电厂按规则参与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及需求响应。该模式适用于电力现货市场较为成熟、市场机制完善的地区。
山西省:山西建成“中长期+现货+零售市场+绿电绿证”五位一体、“省内+省间”协同运行的电力市场体系。率先允许虚拟电厂以独立主体身份参与电力市场,通过聚合需求侧资源参与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该模式适用于需求侧资源丰富、电力市场机制完善的地区。
云南省:采用补贴支撑模式,依靠补贴资金起步,打造城市级虚拟电厂平台。该模式适用于电力需求增长较快、但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地区。
3. 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虚拟电厂吗?
非常鼓励。2月20日,国家能源局表示今年我国将会加大力度鼓励支持更多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领域开发建设。
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明确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创新技术和模式,推动民营经济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
4. 虚拟电厂的四层骨架是什么?
感知层:通过智能传感器、计量设备等实时采集分布式资源(光伏板、充电桩、空调、工业负荷、储能系统等)的状态数据。
网络层:依托5G+工业互联网,负责将感知层采集的数据秒级传输至平台层。
平台层:是虚拟电厂的核心,通过AI算法与大数据分析实现资源的供需预测、优化调度、市场对接等功能。
应用层:直接面向用户与市场,提供包括电力市场交易、需求侧管理、能源交易服务等多样化的服务。
5. 虚拟电厂核心技术是什么?
聚合与协调优化技术:将多种柔性负荷整合为一个统一管理的虚拟实体,通过智能算法实现资源间的协同运行,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优化性。
AI调度算法:通过数学建模、AI与大数据等技术,学习预测负荷需求、发电效率,动态调整调度策略,响应速度比人工快 10 倍以上。
通信技术:构建5G、物联网以及工业以太网这类高速、稳定的通信网络,实现分布式资源与虚拟电厂平台间的实时数据传输。
6. 虚拟电厂对比传统电厂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虚拟电厂相较于传统电厂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功能等效性、成本经济性、资源灵活性、环境友好性四大维度。
其中最重要的是成本优势 —— 虚拟电厂无需建设大型发电设备(如火电机组、水电站),仅需部署智能传感器、通信网络和调度平台。其调节成本比传统电源低85%-90%,规避了千万千瓦级冗余装机建设。
7. 虚拟电厂核心赚钱逻辑是什么?
电力市场交易:捕捉电价波动,实现差价收益。
辅助服务市场收益:提供调频、调峰、备用等辅助服务,获取额外补偿。
需求响应:虚拟电厂与工商业及居民用户签订需求响应协议,通过电费折扣、直接补贴等方式引导用户在供电紧张时调整用电行为(如调高空调温度、调整生产班次),并分享电网需求响应奖励。
8. 不同参与者,怎么进行收益分配?
运营商:服务费为核心,占比10%-20%。
工商业用户:深圳工业园区通过虚拟电厂调整生产班次,将部分用电从高峰时段(1.2元/度)移至低谷时段(0.3元/度),年节省电费120万元,电费降幅15%。
居民用户:未来可卖余电,实现“自家发电能赚钱”。
9. 市场范围如何扩展?
跨省跨区域调度常态化:通过聚合分布式能源、可控负荷和储能设施等资源,实现跨省跨区域调度,实现更大范围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例如,2024年9月,山东烟台虚拟电厂与江苏苏州虚拟电厂合作,通过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平台,实现了5万千瓦负荷的跨省调节。
金融服务创新:虚拟电厂的聚合资源可作为金融资产,参与绿色债券、碳金融衍生品等交易。例如,运营商通过发行绿色债券融资扩大规模。
10. 未来虚拟电厂哪些会是核心参与主体?
车网互联(V2G)深度整合:新能源汽车作为典型性资源,可通过虚拟电厂聚合转化为灵活性资源,据测算,100 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容量可提供 500 万千瓦调节能力。
上下游企业延伸布局:能源产业链上游设备制造商、中游系统集成商、下游能源服务商通过技术整合进入虚拟电厂领域。例如港华能源依托"碳汭星云"平台整合光伏、储能、充电设施资源,实现能源数字化管理与虚拟电厂调度协同,体现产业链垂直整合趋势。
农业虚拟电厂:结合区域农业特点,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农业虚拟电厂。例如在粮食主产区聚合光伏灌溉、冷库储能、生物质发电等资源,形成区域级调节能力。
1. 国家层面对虚拟电厂的量化目标是什么?
2025年4月颁布的全国首个虚拟电厂领域专项政策文件《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到2027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突破2000万千瓦,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成熟规范,电力市场参与机制健全;2030年调节能力跃升至5000万千瓦以上,应用场景全面拓展,商业模式创新发展。
2. 有亮点可复制的地方政策有哪些?
广东省:作为市场主导模式的代表,允许虚拟电厂按规则参与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及需求响应。该模式适用于电力现货市场较为成熟、市场机制完善的地区。
山西省:山西建成“中长期+现货+零售市场+绿电绿证”五位一体、“省内+省间”协同运行的电力市场体系。率先允许虚拟电厂以独立主体身份参与电力市场,通过聚合需求侧资源参与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该模式适用于需求侧资源丰富、电力市场机制完善的地区。
云南省:采用补贴支撑模式,依靠补贴资金起步,打造城市级虚拟电厂平台。该模式适用于电力需求增长较快、但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地区。
3. 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虚拟电厂吗?
非常鼓励。2月20日,国家能源局表示今年我国将会加大力度鼓励支持更多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领域开发建设。
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明确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创新技术和模式,推动民营经济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
4. 虚拟电厂的四层骨架是什么?
感知层:通过智能传感器、计量设备等实时采集分布式资源(光伏板、充电桩、空调、工业负荷、储能系统等)的状态数据。
网络层:依托5G+工业互联网,负责将感知层采集的数据秒级传输至平台层。
平台层:是虚拟电厂的核心,通过AI算法与大数据分析实现资源的供需预测、优化调度、市场对接等功能。
应用层:直接面向用户与市场,提供包括电力市场交易、需求侧管理、能源交易服务等多样化的服务。
5. 虚拟电厂核心技术是什么?
聚合与协调优化技术:将多种柔性负荷整合为一个统一管理的虚拟实体,通过智能算法实现资源间的协同运行,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优化性。
AI调度算法:通过数学建模、AI与大数据等技术,学习预测负荷需求、发电效率,动态调整调度策略,响应速度比人工快 10 倍以上。
通信技术:构建5G、物联网以及工业以太网这类高速、稳定的通信网络,实现分布式资源与虚拟电厂平台间的实时数据传输。
6. 虚拟电厂对比传统电厂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虚拟电厂相较于传统电厂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功能等效性、成本经济性、资源灵活性、环境友好性四大维度。
其中最重要的是成本优势 —— 虚拟电厂无需建设大型发电设备(如火电机组、水电站),仅需部署智能传感器、通信网络和调度平台。其调节成本比传统电源低85%-90%,规避了千万千瓦级冗余装机建设。
7. 虚拟电厂核心赚钱逻辑是什么?
电力市场交易:捕捉电价波动,实现差价收益。
辅助服务市场收益:提供调频、调峰、备用等辅助服务,获取额外补偿。
需求响应:虚拟电厂与工商业及居民用户签订需求响应协议,通过电费折扣、直接补贴等方式引导用户在供电紧张时调整用电行为(如调高空调温度、调整生产班次),并分享电网需求响应奖励。
8. 不同参与者,怎么进行收益分配?
运营商:服务费为核心,占比10%-20%。
工商业用户:深圳工业园区通过虚拟电厂调整生产班次,将部分用电从高峰时段(1.2元/度)移至低谷时段(0.3元/度),年节省电费120万元,电费降幅15%。
居民用户:未来可卖余电,实现“自家发电能赚钱”。
9. 市场范围如何扩展?
跨省跨区域调度常态化:通过聚合分布式能源、可控负荷和储能设施等资源,实现跨省跨区域调度,实现更大范围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例如,2024年9月,山东烟台虚拟电厂与江苏苏州虚拟电厂合作,通过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平台,实现了5万千瓦负荷的跨省调节。
金融服务创新:虚拟电厂的聚合资源可作为金融资产,参与绿色债券、碳金融衍生品等交易。例如,运营商通过发行绿色债券融资扩大规模。
10. 未来虚拟电厂哪些会是核心参与主体?
车网互联(V2G)深度整合:新能源汽车作为典型性资源,可通过虚拟电厂聚合转化为灵活性资源,据测算,100 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容量可提供 500 万千瓦调节能力。
上下游企业延伸布局:能源产业链上游设备制造商、中游系统集成商、下游能源服务商通过技术整合进入虚拟电厂领域。例如港华能源依托"碳汭星云"平台整合光伏、储能、充电设施资源,实现能源数字化管理与虚拟电厂调度协同,体现产业链垂直整合趋势。
农业虚拟电厂:结合区域农业特点,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农业虚拟电厂。例如在粮食主产区聚合光伏灌溉、冷库储能、生物质发电等资源,形成区域级调节能力。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