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91分钟
播放:
6,833
发布:
2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近日根据同名电子游戏改编的美剧《最后生还者》正在热播,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无论是之前玩过游戏的玩家,还是第一次接触的全新观众,都给出了极为颇高的评价。电子游戏的影视化改编是近年好莱坞的一个重要发力点,大量的项目都被推上了制作日程,但效果一直都不理想。《最后生还者》的成功可能将为电子游戏的影视化改编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打通不同媒介之间那堵看不见的墙。


同时随着近年来游戏产业的高速发展,游戏产品的消费者正在飞速增加。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游戏具备着天然的代入感优势,也有着具有成瘾性的缺点。它能否成为真正的第九艺术,又是否会取代小说、电影成为终极的娱乐形式,也将会是之后被人们长久关注的议题。


本期节目我们借着《最后生还者》热播的契机,一起来谈论游戏这种媒介的特殊之处,游戏影视化改编的难点,以及娱乐作品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生还者》剧照



嘉宾:


雷电bluecube


前《游戏机实用技术》杂志社编辑,游戏电波主播


微博@雷电bluecube



王一通


普通玩家,《宇宙探索编辑部》编剧,主演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91:55


2:29 这次《最后生还者》的剧集取得如此高的评价,它作对了哪些方面?


剧集对于游戏的还原度非常出色,游戏本身的剧本足够扎实,通过影像扩充了游戏的细节。


在选角方面有一些不协调


21:24《最后生还者》在游戏史上的地位,为什么它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最后生还者》是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游戏,画面,故事,玩法都不可挑剔,并没有门槛。它是电影化叙事的最高峰。


31:35 作为不同的艺术媒介,游戏和电影之间有哪些区别,改编难度体现在哪些方面?


游戏游玩的部分与观看的部分存在着天然的割裂,游戏天然的沉浸感不能在影视化的过程中很好的还原。


游戏故事天然不是创作时的重点,影视化改编时无法抓住其精髓。


44:22 游戏与电影互相学习与借鉴的过程。


随着技术和存粹介质的发展,游戏都在逐步学习电影的技法。


游戏比电影多了游玩的维度,把游戏改编成电影是缘木求鱼。


63:00 游戏会不会取代取代电影,小说,成为终极的娱乐形式?


作为头部的单部娱乐产品,游戏在销售额上已经取代了电影。


娱乐产品总是向着更刺激也更服务消费者的方向发展。


74:47《最后生还者2》当年引起争议的原因


消费者和创作者都认为自己才是作品真正的掌控者,一旦对于作品的理解不同,必然会产生矛盾,这是不可调和的。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放大了这种矛盾。



涉及影视:


《最后生还者:第一幕》,2023


《头号玩家》,2018


《肖申克的救赎》,1994


《阿凡达2》,2022


《失控玩家》,2022


《地球最后的夜晚》,2018


《路边野餐》,2015


《毁灭战士》,2005


《马克思·佩恩》,2008


《古墓丽影》,2018


《神秘海域》,2022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2017



涉及游戏:


《最后生还者:第一幕》,2013


《最后生还者:第二幕》,2022


艾迪芬奇的记忆》,2017


《无声狂啸》,1995


《生命线》,2015


《合金装备4:爱国者之枪》,2008


《合金装备5:幻痛》,2015


《生化奇兵:无限》,2013


《生化危机》,1997


《生化危机4》,2003


《神秘海域》,2007


《最终幻想7》,1997


《半条命》,1997


《侠盗猎车5》,2013


《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2007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2022


《黑暗之魂》,2009


《毁灭战士》,1993


《重返德军总部》,1992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The Last of Us——GustavoSantaolalla


中插:The Last of Us Part II——Gustavo Santaolalla


结尾:The Path——GustavoSantaolalla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电车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