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26分钟
播放:
150
发布:
1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早上起床,打开微信读书偶然翻到的,很有意思,就看到之后想读一读,然后下面第一条评论吸引了我,它写日本人写书就是很简单的内容凑成了一本书。





40分钟全书读完,推荐看一看


我想那这本书应该不复杂,我就读下去,然后五点到五点40分左右,在床上读完了,的确,我首先以为这个是一本菜谱书籍,里面会有很多道汤,没想到其实就一道汤,四个食材。其实这样反而简单,其实我们不需要特别复杂的东西。然后他又反复讲了很多这些食材的要素和原理,我觉得值得推荐大家读一读,你大概也是半个小时就可以读完,然后读完你就可以去购买这四个食材来做一做,反倒是比你读一本厚厚的食谱要更有帮助。


我之所以被它吸引,一方面最近看了很多饮食方面的书籍嘛,所以微信给我推送了,所以精准性上,我也更容易去点开这本书。


初春推荐蔬菜汤


我周三的时候自己在小红书上刷到一道女巫汤,我觉得很不错,我就自己做了一下,确实不错,我简单说下大概的食材,和这个哈佛蔬菜汤很像,但是食材有些区别。


洋葱,卷心菜,西葫芦,番茄,木耳,白蘑菇,西芹。然后加了一些盐、醋、番茄酱,口感很好。所以我觉得在初春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这种蔬菜汤的方式,既不会像冷餐一样让人觉得还很冷,但又很健康。


回归到这本书


编著和做法


由哈佛医师高桥弘等编著的。书中仅推荐了一道食谱的食材是哪四样呢:洋葱,胡萝卜,卷心菜,南瓜。把卷心菜、洋葱、带皮胡萝卜、带皮南瓜,各一百克,切成小块,加一升水,煮沸后用小火煮20分钟。需要关注的几点:不要只喝汤,胡萝卜是脂溶性。





提升免疫力的植化素,具有强化黏膜的免疫屏障功能,并活化可攻击癌细胞的NK细胞、T细胞与巨噬细胞,抑制发炎与过敏等作用。


植化素是蔬菜、水果中含有的天然功能成分。不仅能提高免疫力,还具有抗氧化、排毒、预防癌症、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脑梗死和心肌梗死、减肥和抗衰老等作用。植化素能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疾病的侵扰,有着诸多有益健康的功效。


学习的营养学是围绕五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糖类和膳食纤维)、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展开的。后来,膳食纤维被称为第六营养素


植化素虽然不属于五大营养素之一,但它们可以促进活性氧的无毒化,活性氧正是五大营养素等转化为能量时产生的代谢废物




“养命蔬菜汤”还能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有抑制过敏和炎症的作用。洋葱中的槲皮素能抑制IgE抗体的生成,抑制过敏反应。而抑制细胞因子与前列腺素等控制生物反应的生理活性物质的生成,则能抑制炎症。另外,胡萝卜与南瓜中的β-胡萝卜素与α-生育酚能共同作用,抑制过敏反应的成因IgE抗体的生成,从而预防过敏反应。卷心菜、南瓜与胡萝卜中的膳食纤维是肠道菌群的食物,能激活肠道免疫力,不仅能预防传染病,还能激活调节免疫的调节性T淋巴细胞,避免过度的免疫反应。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只吃八分饱”“不能挑食,什么都要吃”。这些教诲太过寻常,人们根本不会把它们放在心上。其实,从提升免疫力的角度来看,这两句教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过量进食与营养不均衡的饮食习惯都会造成免疫力低下。要激活免疫细胞,就必须均衡地摄取优质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是生成击退病原体的免疫细胞以及各种抗体的原材料。各种营养素通过共同作用,维持着人体的免疫力。因此,注意营养均衡,不挑食,积极摄取蔬菜、水果、豆类以及未经精加工的全谷物等食物非常重要。


细胞战斗——工作细胞


免疫细胞的战斗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吞噬病原体、产生消灭病原体的抗体,以及破坏感染病原体的细胞。





第一种是将侵入身体的病原体一口吞掉的战斗方法。在免疫细胞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会采用这种战斗方式。巨噬细胞的“巨噬”二字有两层意思在里面——巨大与吞噬。就如其名所示,是个不断吞噬病原体的“大胃王”。一旦异物侵入我们的身体,巨噬细胞会率先发现它们,将它们吞噬后在自己体内消化。因为发现稍有异常便直接吞噬,它也被称为“吞噬细胞”。巨噬细胞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将异物侵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并将它们召集起来。率先响应巨噬细胞召集令的是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约占45%~70%。与什么都能吞噬的巨噬细胞不同,中性粒细胞主要吞噬的是细菌与霉菌。中性粒细胞在吞噬病原菌饱餐一顿之后便会死亡。大家在膝盖擦伤就快痊愈前,会看到创口化脓。这些脓其实是与细菌奋勇战斗的中性粒细胞的最后身影。


树突状细胞也是能大口吃掉病原体的免疫细胞。但它最重要的职责不在于吞噬病原体、消灭敌人,而是将异物吞入体内,调查异物的特点并将信息传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当巨噬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在前线奋力捕食敌人时,树突状细胞会少量吞噬一些敌人,然后开始详细分析调查敌人的各种信息。之后,它们会移动到有着大量淋巴细胞的淋巴结中,将通过吞噬以外方式击退敌人所需的情报告诉正在等待上战场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会凭借这些情报,探讨战斗方法,然后奔赴战场。


其次是通过制造武器来对抗病原体和抗原的方法。这种武器名叫“抗体”,在免疫细胞中只有B淋巴细胞能够合成。B淋巴细胞如上文所述,通过树突状细胞获得了病原体的信息。它们会根据这些信息生产武器——抗体,抗体与病原体结合,使之被歼灭。另外,B淋巴细胞还会在侵入的病原体上做好标记,在产生抗体使之被歼灭后,巨噬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也能立刻分辨出这些侵入身体的异物,快速完成捕食。


最后一种战斗方式是找出感染病毒等病原体的细胞,将这些细胞破坏掉。病毒会侵入细胞,在其中站稳脚跟不断增殖,从而感染更多的细胞。如果对这些感染的细胞放任不管,就有可能会恶化成致命的疾病。对此,免疫细胞会找出沦为病毒据点的感染细胞,破坏掉这些身体的组成部分,以防止感染扩散。负责这一工作的是杀伤性T淋巴细胞与NK细胞等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发挥各自的特长,通过“吞噬”“产生抗体”和“破坏”等作战方法,相互协作,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病原体的侵扰。


吞噬敌人的免疫细胞因其天生具有这一能力,所以又被称为“自然免疫”。想要尽早消灭有害的异物,将其吞噬是最快速、最直接的方法。与此相对的,针对不同的敌人制造武器(抗体),或找出并破坏感染细胞的作战方式,因需要根据敌人的特性而展开,又被称为“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指感染病原体后才能得到的免疫能力,当自然免疫在前线冲锋陷阵时,获得性免疫会通过战斗获得的信息,做好万全的准备后再去前线支援队友。为什么免疫细胞会有这些分工呢?这是因为有些情况单靠自然免疫是无法应对的。比如,病毒入侵细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病毒本身并无增殖的能力。为此,它们必须侵入其他生物的细胞,借助细胞的功能来增殖。具有这种特点的病毒侵入细胞后,自然免疫的吞噬细胞就无法再分辨病毒,这时就轮到获得性免疫大显身手了。自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构成两道防线,保护着我们的身体。


人体的构成真是精巧而纤细。我们不仅会对物理刺激做出反应,对精神性的以及极为个人的心理变化也会做出反应。精神压力就是这种反应的典型。精神方面一旦有压力,免疫力就会被削弱;没有精神压力,免疫力就能健全地发挥作用。“心态”就是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力。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