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96分钟
播放:
5,293
发布:
3个月前
简介...
🎙️主播:董艺婷(真话是我的态度,减法是我的选择。公众号:Beagle小猎犬号)
🎙️常驻嘉宾:郭超(CFA,18年多领域投研交易,专注资产配置与固收策略研究)
🪑特邀嘉宾:橘子🍊
✨关于本期节目
大家好,欢迎来到每周五的慧客堂。在我们之前的节目里,我们聊过不少私募基金投资中可能遇到的“黑幕”和怪现象,指路Vol.37 基金7种雷:胆大包天+烧脑,剧本都不敢这么写!理论讲得再多,都不如一个真实的故事来得深刻。所以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特别的朋友——橘子。她是一位非常年轻的高净投资人,在家人的支持下,作为家族在二级市场投资的“开拓者”,亲身实践了多种私募策略,也交了不少学费。
我们希望通过橘子坦诚的分享,和大家一起复盘普通投资人,哪怕是高净值人群,在投资路上究竟会掉进哪些坑,以及这些代价高昂的经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成长和启发。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橘子踩过的几个非常典型的“大坑”:
明星股票FOF基金:在2020年市场高点,被一个“明星天团”式的基金经理阵容所吸引。本以为买的是风险分散,后来才发现,看似风格各异的大佬们,核心持仓却高度趋同,最终的业绩和市场大盘强相关,没能躲过市场的下跌。
网红宏观对冲基金:在股市低迷时,这个产品因其出色的逆势业绩而显得格外耀眼,橘子也将其视为对冲风险的“新武器 。但深入分析后发现,该产品的投资逻辑,本质上是在完美复刻上一个“房地产大周期”的思路。当宏观经济的底层范式已经切换,旧地图自然找不到新大陆,导致产品至今仍在水下。
“挂羊头卖狗肉”的CTA策略:同样是出于分散风险的初衷,买入了一款CTA产品。后来才了解到,这家以股票策略起家的量化公司,其CTA产品可能大量交易金融期货,风险实质上与股市高度相关,并没有起到真正的分散效果。
朋友踩坑的“孤儿产品”:这是一个大公司旗下被遗忘的角落。朋友因为销售人情关系买入,产品波动不大,但持续稳定地亏损。直到主动询问,才得知基金经理早已离职,产品规模萎缩,无人上心,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僵尸基金,这是一种非常隐蔽的风险。
这期节目对我们听众的意义和帮助是什么?我们聊这些“踩坑”故事,不是为了贩卖焦虑,而是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少交“学费”。通过橘子的心路历程,你会发现:投资最大的“坑”,是信息获取的路径。多数人投资失败,根源在于不知道一个产品是经过怎样的商业流程才被推到自己面前的。当销售方的KPI和你的长期利益不一致时,你听到的“客观信息”往往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我们给所有普通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要把“去哪买产品”和“去哪寻求建议”这两件事分开。
关于专业投资人和普通投资者的区别,我们在节目中也分享了一个我的好朋友,也是自己做了几十年投资的专业投资人买产品的视角:普通人买产品,关心的是“能赚多少钱”;而专业的投资人会先问:“我承担的到底是什么风险?”。只有理解了风险的来源,你才能在市场波动时保持从容,做出理性的判断。
跳出资产类别,理解“大周期”的变迁。 我们常常以为分散就是多买几个不同策略的产品,但市场的打击往往来自更高的维度。当整个经济大周期的规律发生改变时,过去所有有效的策略都可能同时失效。作为投资人,我们需要对宏观环境有基本的认知。
投资是需要不断学习和迭代的修行。橘子最宝贵的成长,是在一次次亏损后,从只看收益,到把风险和回撤放在首位;从盲目相信,到主动通过多渠道对比研究;从归咎于运气,到反思自己的投资框架。第一次的尝试往往是用来学习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抓住第二次、第三次的机会。
希望橘子的故事能像一面镜子,让你看到自己投资路上的影子。投资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修行,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努力让每一次决策都比上一次更理性。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踩过的坑和学到的教训。
🎯时间轴
01:48 投资之路的开始:要从老爸赞助、“带资”入职、新手历练期说起...
05:56 踩坑复盘(1):明星光环下的股票FOF
11:56 看似分散,实则只是穿着不同鞋子的双胞胎
15:49 专业的投资人VS普通投资者,看产品的视角有何不同
20:02 踩坑复盘(二):错判周期的宏观对冲基金
23:53 大F眼中宏观对冲基金的配置价值
39:48 自我革命的大佬有几人
43:29 踩坑复盘(三):“名不副实”的CTA
45:49 历险感悟:现在买产品之前会关注哪些信息?
48:05 从投资模型到商业模型:这些产品为何会出现在你眼前
51:34 踩坑复盘(四):朋友买过的市场中性“孤儿基金”
1:01:51 交作业时间:经历了这么多坑,橘子同学有哪些成长?
1:13:56 小白投资,从何做起?
1:27:49 卖东西和真正能给你帮助和建议的人并不是同一拨人!
1:32:31 学会了A股的策略逻辑,是否放之四海皆准?
🔍我们是谁
慧客堂是由「至明科技」推出的一档关于如何经营幸福与财富的播客节目。
我是慧客堂的主播董艺婷,在这里,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里,我们将与您一起讨论如何在经营财富的同时提升自我,实现财富增长与幸福体验的和谐统一。
如果你是一名金融从业人员,听完我们的节目也许会心一笑、也许全身通畅;
如果你是一名买方投顾从业者,听完后也许能淡然面对工作考验、也许能获得更多客户、或者把他们服务得更好;
如果你是一个拥有基金资产(哪怕只有一千元市值)的基金投资者,那么帮助你听到真话、少走弯路、晚上睡得好一些、甚至成为家庭财富的好管家,将是我的使命。
📮联系我们
你可以添加我们节目详情中的官方微信,加入慧聚云端听友群;
也可以在公众号Beagle小猎犬号上找到我们的连载文章《财富管理NEXT:大F主理人》;
如果你有关于金融生态、基金投资、财富管理的任何需求和困惑,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
如何经营幸福与财富,将是我们永远的议题,也是我们始终前进的方向🏃♀️
🎙️常驻嘉宾:郭超(CFA,18年多领域投研交易,专注资产配置与固收策略研究)
🪑特邀嘉宾:橘子🍊
✨关于本期节目
大家好,欢迎来到每周五的慧客堂。在我们之前的节目里,我们聊过不少私募基金投资中可能遇到的“黑幕”和怪现象,指路Vol.37 基金7种雷:胆大包天+烧脑,剧本都不敢这么写!理论讲得再多,都不如一个真实的故事来得深刻。所以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特别的朋友——橘子。她是一位非常年轻的高净投资人,在家人的支持下,作为家族在二级市场投资的“开拓者”,亲身实践了多种私募策略,也交了不少学费。
我们希望通过橘子坦诚的分享,和大家一起复盘普通投资人,哪怕是高净值人群,在投资路上究竟会掉进哪些坑,以及这些代价高昂的经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成长和启发。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橘子踩过的几个非常典型的“大坑”:
明星股票FOF基金:在2020年市场高点,被一个“明星天团”式的基金经理阵容所吸引。本以为买的是风险分散,后来才发现,看似风格各异的大佬们,核心持仓却高度趋同,最终的业绩和市场大盘强相关,没能躲过市场的下跌。
网红宏观对冲基金:在股市低迷时,这个产品因其出色的逆势业绩而显得格外耀眼,橘子也将其视为对冲风险的“新武器 。但深入分析后发现,该产品的投资逻辑,本质上是在完美复刻上一个“房地产大周期”的思路。当宏观经济的底层范式已经切换,旧地图自然找不到新大陆,导致产品至今仍在水下。
“挂羊头卖狗肉”的CTA策略:同样是出于分散风险的初衷,买入了一款CTA产品。后来才了解到,这家以股票策略起家的量化公司,其CTA产品可能大量交易金融期货,风险实质上与股市高度相关,并没有起到真正的分散效果。
朋友踩坑的“孤儿产品”:这是一个大公司旗下被遗忘的角落。朋友因为销售人情关系买入,产品波动不大,但持续稳定地亏损。直到主动询问,才得知基金经理早已离职,产品规模萎缩,无人上心,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僵尸基金,这是一种非常隐蔽的风险。
这期节目对我们听众的意义和帮助是什么?我们聊这些“踩坑”故事,不是为了贩卖焦虑,而是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少交“学费”。通过橘子的心路历程,你会发现:投资最大的“坑”,是信息获取的路径。多数人投资失败,根源在于不知道一个产品是经过怎样的商业流程才被推到自己面前的。当销售方的KPI和你的长期利益不一致时,你听到的“客观信息”往往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我们给所有普通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要把“去哪买产品”和“去哪寻求建议”这两件事分开。
关于专业投资人和普通投资者的区别,我们在节目中也分享了一个我的好朋友,也是自己做了几十年投资的专业投资人买产品的视角:普通人买产品,关心的是“能赚多少钱”;而专业的投资人会先问:“我承担的到底是什么风险?”。只有理解了风险的来源,你才能在市场波动时保持从容,做出理性的判断。
跳出资产类别,理解“大周期”的变迁。 我们常常以为分散就是多买几个不同策略的产品,但市场的打击往往来自更高的维度。当整个经济大周期的规律发生改变时,过去所有有效的策略都可能同时失效。作为投资人,我们需要对宏观环境有基本的认知。
投资是需要不断学习和迭代的修行。橘子最宝贵的成长,是在一次次亏损后,从只看收益,到把风险和回撤放在首位;从盲目相信,到主动通过多渠道对比研究;从归咎于运气,到反思自己的投资框架。第一次的尝试往往是用来学习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抓住第二次、第三次的机会。
希望橘子的故事能像一面镜子,让你看到自己投资路上的影子。投资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修行,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努力让每一次决策都比上一次更理性。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踩过的坑和学到的教训。
🎯时间轴
01:48 投资之路的开始:要从老爸赞助、“带资”入职、新手历练期说起...
05:56 踩坑复盘(1):明星光环下的股票FOF
11:56 看似分散,实则只是穿着不同鞋子的双胞胎
15:49 专业的投资人VS普通投资者,看产品的视角有何不同
20:02 踩坑复盘(二):错判周期的宏观对冲基金
23:53 大F眼中宏观对冲基金的配置价值
39:48 自我革命的大佬有几人
43:29 踩坑复盘(三):“名不副实”的CTA
45:49 历险感悟:现在买产品之前会关注哪些信息?
48:05 从投资模型到商业模型:这些产品为何会出现在你眼前
51:34 踩坑复盘(四):朋友买过的市场中性“孤儿基金”
1:01:51 交作业时间:经历了这么多坑,橘子同学有哪些成长?
1:13:56 小白投资,从何做起?
1:27:49 卖东西和真正能给你帮助和建议的人并不是同一拨人!
1:32:31 学会了A股的策略逻辑,是否放之四海皆准?
🔍我们是谁
慧客堂是由「至明科技」推出的一档关于如何经营幸福与财富的播客节目。
我是慧客堂的主播董艺婷,在这里,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里,我们将与您一起讨论如何在经营财富的同时提升自我,实现财富增长与幸福体验的和谐统一。
如果你是一名金融从业人员,听完我们的节目也许会心一笑、也许全身通畅;
如果你是一名买方投顾从业者,听完后也许能淡然面对工作考验、也许能获得更多客户、或者把他们服务得更好;
如果你是一个拥有基金资产(哪怕只有一千元市值)的基金投资者,那么帮助你听到真话、少走弯路、晚上睡得好一些、甚至成为家庭财富的好管家,将是我的使命。
📮联系我们
你可以添加我们节目详情中的官方微信,加入慧聚云端听友群;
也可以在公众号Beagle小猎犬号上找到我们的连载文章《财富管理NEXT:大F主理人》;
如果你有关于金融生态、基金投资、财富管理的任何需求和困惑,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
如何经营幸福与财富,将是我们永远的议题,也是我们始终前进的方向🏃♀️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翻脸大王
3个月前
江苏
11
董老师好有智慧,男主持也没爹味很温柔,嘉宾也性格好好 完美
沱茶
3个月前
重庆
11
17:34 普通投资者关注收益,专业投资者关心收益背后的风险👍好比凡人修果不修因,菩萨修因不修果
躺赚的阳总
3个月前
广东
3
28:48 这点我非常认同,当时她对地产的思路完全在旧时代里,当时我也不看好。也很困惑
Ericontrol
3个月前
上海
3
从看资产收益,到追明星管理人,再到关注底层风险,早交学费早成长
arrix
3个月前
北京
3
今天终于听完,对新手投资人非常有借鉴意义,感谢橘子的坦诚分享~
建立认知体系和投资框架是最高优先级。
产品路径:你是怎么接触到该产品的?不同路径给到的信息可能相差很大。
投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去哪里找匹配的产品,了解产品在做什么,尤其风险是什么。像VC一样看公司,而不是像消费者一样买东西。
投后:你的工作才真正开始,才有一手信息真正了解产品在做什么。是否偏离?市场有变化,在组合中它应该怎么调整,行动。
私募信息不公开,路演说得都差不多,时间长干货少。普通人获取有用信息困难。除了真金白银交学费外,很庆幸我们还有慧客堂的指引和陪伴!
沱茶
3个月前
重庆
2
1:27:54 不要向理发师问你该不该理发
黄立
3个月前
上海
2
59:49 听友也是各种情况都有的,所以做投资者教育可能适应范围要很广。要么像孟岩那种就专注于零基础的投资者。但普通人往往被周围环境影响,又回去找超额(实际是交学费),然后有一部分又沉淀回基本的投资框架。要么就是又觉得都是骗子短暂离开市场,等待下一次交学费(一次又一次)
山下郭
3个月前
四川
2
56:12 看到小红书有人发自己是硕果仅存的持有人🐶
DVVV
3个月前
上海
2
哇深夜推送⌚️
不明真相的群众_kDh5
3个月前
山东
2
买资产也好,获取建议也好都要看靠不靠谱 核心还是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认知 再者也好看信息的提供方的水平以及要看他的行为是否和你是一条船上的 就比如说别人给我销售私募或者提供私募建议,我会首先确认这个人自己买不买这个产品或者说提供私募配置建议的人是否在配置私募赚到了钱或者说有一个相对优秀的收益然后再谈其他什么适应性的问题 如果所谓的专家都是玩嘴的 那所谓的建议和销售本质也都是一种套路
阿zhuzhu
3个月前
上海
1
李蓓
同花顺
3个月前
广东
1
听完,嘉宾其实也有思考,其实比平常人更好
bilibulu
2个月前
广东
0
期待投前清单
民工乙
1个月前
广东
0
说到宏观对冲 bx 还按旧周期来判断,那么就是不能用过去的数据推测未来?那如何看 LP《估值周期与人性》深度复盘过去 20 年 大 a 历史数据的方法论呢?
白羽飞飞的小宇宙
3个月前
北京
0
1:28:00 有的产品直销有门槛,所以去找渠道了
阿尔法Tao
3个月前
上海
0
花那么多时间学习怎么买私募,不如花同样多的时间学习自己投资,毕竟自己也在金融行业做。
牛奶可乐_nyse
3个月前
上海
0
超哥,这期真的好会撩(聊),非常加分
天赐-神经
3个月前
山东
0
24:24 那也是“我”自己不了解就冲进去了
Hugh的小宇宙
3个月前
北京
0
董老师的旗舰全天候产品认购门槛多少起呀,很有兴趣聊了一下呢
哈哈哈哥哥
3个月前
北京
0
1:15:54 确实,市场上客观的、非销售性质的观点很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