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60分钟
播放:
3.42万
发布:
2天前
简介...
hi hi大家好,本期是【屠龙大实话】系列第36期,今天我们探讨的问题是:关于年轻人的职场类型与上升路径。
本期节目是小宇宙职场季IP「大人学前班」系列企划。
这是小宇宙编辑部专为初入职场的你准备的一组适应课,我们一起补习职场技能。完成心理预演,慢慢走入那个叫社会的地方。
本季企划由富国基金赞助播出。投资有方,心里不慌。听有富同享,与财富同行。欢迎大家关注富国基金的播客【有富同享】
我们聊了很多新人进入职场最容易踩的坑,也分享了我在科研院所、企业、合资公司等不同场域的亲身经历:
为什么说“职场不是一个场”?不同的企业、科研院所、民营企业、家族企业都有各自的生存逻辑;
最危险的人往往是“位置远高于能力”的人——职场新人如何判断身边谁是伙伴,谁可能是潜在风险?
在大公司,90%的活做到60分就行,关键是抓住那10%的命门。摸鱼没问题,但千万别摸到鳄鱼;
P型、PM型、M型三类领导路径:专家型、业务落地型、统筹型——你未来想成为哪种类型?
职场打工人是选择躺平、精致生活、还是全力拼搏?不同选择背后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职场人际关系:如果你从小人缘好,性格也很好,进公司却总被领导折磨,多半是遇上了“没有前途的变态”,应该果断走人;
借由这期播客,我们想告诉大家:职场不是一个统一的“场”,不同场域有不同规则,不能把别人的经验生搬硬套到自己身上。
年轻人要学会看清场域、看清人,明确自己未来的职场路径。
不要被琐碎困住,不要半吊子钻研到抑郁,想清楚自己最终要通关成什么样的人,再倒推当下该怎么做。
感谢各位的收听和支持,希望这些分享能帮大家在职场里少踩一些坑、少走一些弯路。
欢迎大家在小宇宙App搜索“大人学前班”收听本次企划的更多内容。再次感谢富国基金赞助播出,欢迎大家关注富国基金的播客【有富同享】。
【本期时间轴:】
01:29 为什么“职场”这个词本身有误区?职场不是一个统一的场
03:23 如何判断职场里的伙伴与敌人?——最危险的人是“位置远高于能力”的人
05:14 职场新人保命符:当自己的HR,识别高危险人群
07:17 企二代上位的真正原因:为什么家族企业更信自己人?
10:41 皇太子伴读的命运:企二代身边人的风险
11:31 能力远高于位置的人,往往才是未来的可靠伙伴
13:42 职场摸鱼也要讲策略:千万别摸到鳄鱼
15:37 职场新人头三个月要搞清楚的三件事: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人、最危险的人
16:39 科研圈的合作逻辑:为什么找对合作方比闭门苦干更重要?
19:03 学术里的“屎上雕花”与“匠人精神”
22:48 学术圈与匠人精神:创新才是关键
24:47 什么是“职业开店”?工资差不多,靠情怀和感情取胜
28:58 上半场总结:科研避免过度垂直、在大企业一定要会看人,梳理最重要的人和最重要的事
30:33 下半场开始:不同场域下的不同角色定位
32:18 P型、PM型、M型三类领导的差别与选择
36:06 PM型领导是什么?懂业务又会统筹的领导模式
38:03 从科研到工业化:从0到1与从1到100的不同挑战
42:14 Demo成功 ≠ 工业化成功:一次展示的有趣故事
45:16 为什么说H型人才重要:懂生产又懂销售,更容易成为大领导
48:03 职场新人如何判断自己更适合哪种上升路径?
50:35 为什么过去外企和体制内养出了很多小说家?
52:30 全心全意 vs半心半意:半门心思钻研的人最容易抑郁
54:19 如何处理好职场人际关系?
56:52 为什么不建议让大家看甄嬛传,当做职场范本呢?
背景音乐:Hero-Family Of The Year
欢迎大家关注主播账号:
微博:@屠龙的胭脂井 @思维螺旋 @百科成长课 @屠龙星球(就是主播鸡仔)
小红书:@屠龙的胭脂井 @屠龙的口袋 @屠龙职场进化论 @屠龙两性脑科学
公众号:屠龙手段 百科成长课
其他【屠龙大实话】发布平台
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FM | 苹果Podcast,全网同名。
本期节目是小宇宙职场季IP「大人学前班」系列企划。
这是小宇宙编辑部专为初入职场的你准备的一组适应课,我们一起补习职场技能。完成心理预演,慢慢走入那个叫社会的地方。
本季企划由富国基金赞助播出。投资有方,心里不慌。听有富同享,与财富同行。欢迎大家关注富国基金的播客【有富同享】
我们聊了很多新人进入职场最容易踩的坑,也分享了我在科研院所、企业、合资公司等不同场域的亲身经历:
为什么说“职场不是一个场”?不同的企业、科研院所、民营企业、家族企业都有各自的生存逻辑;
最危险的人往往是“位置远高于能力”的人——职场新人如何判断身边谁是伙伴,谁可能是潜在风险?
在大公司,90%的活做到60分就行,关键是抓住那10%的命门。摸鱼没问题,但千万别摸到鳄鱼;
P型、PM型、M型三类领导路径:专家型、业务落地型、统筹型——你未来想成为哪种类型?
职场打工人是选择躺平、精致生活、还是全力拼搏?不同选择背后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职场人际关系:如果你从小人缘好,性格也很好,进公司却总被领导折磨,多半是遇上了“没有前途的变态”,应该果断走人;
借由这期播客,我们想告诉大家:职场不是一个统一的“场”,不同场域有不同规则,不能把别人的经验生搬硬套到自己身上。
年轻人要学会看清场域、看清人,明确自己未来的职场路径。
不要被琐碎困住,不要半吊子钻研到抑郁,想清楚自己最终要通关成什么样的人,再倒推当下该怎么做。
感谢各位的收听和支持,希望这些分享能帮大家在职场里少踩一些坑、少走一些弯路。
欢迎大家在小宇宙App搜索“大人学前班”收听本次企划的更多内容。再次感谢富国基金赞助播出,欢迎大家关注富国基金的播客【有富同享】。
【本期时间轴:】
01:29 为什么“职场”这个词本身有误区?职场不是一个统一的场
03:23 如何判断职场里的伙伴与敌人?——最危险的人是“位置远高于能力”的人
05:14 职场新人保命符:当自己的HR,识别高危险人群
07:17 企二代上位的真正原因:为什么家族企业更信自己人?
10:41 皇太子伴读的命运:企二代身边人的风险
11:31 能力远高于位置的人,往往才是未来的可靠伙伴
13:42 职场摸鱼也要讲策略:千万别摸到鳄鱼
15:37 职场新人头三个月要搞清楚的三件事: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人、最危险的人
16:39 科研圈的合作逻辑:为什么找对合作方比闭门苦干更重要?
19:03 学术里的“屎上雕花”与“匠人精神”
22:48 学术圈与匠人精神:创新才是关键
24:47 什么是“职业开店”?工资差不多,靠情怀和感情取胜
28:58 上半场总结:科研避免过度垂直、在大企业一定要会看人,梳理最重要的人和最重要的事
30:33 下半场开始:不同场域下的不同角色定位
32:18 P型、PM型、M型三类领导的差别与选择
36:06 PM型领导是什么?懂业务又会统筹的领导模式
38:03 从科研到工业化:从0到1与从1到100的不同挑战
42:14 Demo成功 ≠ 工业化成功:一次展示的有趣故事
45:16 为什么说H型人才重要:懂生产又懂销售,更容易成为大领导
48:03 职场新人如何判断自己更适合哪种上升路径?
50:35 为什么过去外企和体制内养出了很多小说家?
52:30 全心全意 vs半心半意:半门心思钻研的人最容易抑郁
54:19 如何处理好职场人际关系?
56:52 为什么不建议让大家看甄嬛传,当做职场范本呢?
背景音乐:Hero-Family Of The Year
欢迎大家关注主播账号:
微博:@屠龙的胭脂井 @思维螺旋 @百科成长课 @屠龙星球(就是主播鸡仔)
小红书:@屠龙的胭脂井 @屠龙的口袋 @屠龙职场进化论 @屠龙两性脑科学
公众号:屠龙手段 百科成长课
其他【屠龙大实话】发布平台
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FM | 苹果Podcast,全网同名。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元气满满向日葵66
1个月前
山西
28
工作十余年,对前半节讲远离“能力与岗位不匹配”(德不配位的领导)深有同感,确实,看到了很多领导硬拿人力堆成就,一将功成万骨枯。同时也看到好领导对新手小白的帮助。后半节讲三种领导型确实是对我在职业生涯中的困惑提供了很好的帮助,40岁的时候我们要成什么样的人呢?目标明确之后就是路径问题了。非常感谢屠龙姐姐和屠龙团队,常看常新,总有收获。
芋泥咩咩鱼
1个月前
江西
24
16:22 头三个月摸清楚
1.谁能力极低,位置极高?远离。
2.这个部门最重要的10%的事是什么?关键不摸鱼,其它可摸鱼。
3.谁不可得罪?(领导?搞好关系?)
如烧
1个月前
北京
24
课代表来啦!
职场里,警惕位置远远大于自己能力的人(把很多人的功绩记在自己头上的)
匠人精神只有在生产力不先的年代才值得尊敬
P型/专家型领导:团队所有人都是同一个专业;专业越强越厉害
通常解决从0-1问题
M型领导:例如很多公司的CEO;要知道输入和输出
通常解决从1-100问题,要考虑成本、考虑用户需求
PM型领导:大多数同专业,小部分不懂
领导升级路径:P-PM-M
半门心思做事业很容易出抑郁症…竞争太激烈,不上不下
屠龙名句笑死…“你一个小孩扪心自问,小学中学大学,老师同学都喜欢你,你不是个刺头。如果你进了职场,一个大哥或者大姐老折磨你,那你只能走,因为ta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变态。”
“你是紫禁城外包推粪车的,你研究贵妃娘娘怎么跟皇后斗。如果你在你在推粪车的过程中遇见的那个管理老太监对你实在态度太差,你就换一个外包团队就行啦!”
讲了很多历史和职场的逸事~引人入胜,值得一听!
Vaivaivai
1个月前
北京
23
“推粪车”这个比喻实在太绝了哈哈哈哈哈!
内耗时就掂量一下自己的工作是不是“推粪车”,瞬间浑身通畅~
希望我们都离“粪”和“粪车”远点,努力进化,踏入人生高地~
屠龙的95后小鸡仔
1个月前
北京
19
评论区摸三位有缘人,送屠龙周边,29号晚八点抽😈
安娜_Xr2n
1个月前
美国
10
帕累托原则(80/20法则)在职场中的应用意味着80%的成果通常由20%的关键努力产生。
1. 识别部门或岗位的20%核心任务
应用: 专注于对部门目标、KPI或公司战略影响最大的任务。这些任务通常直接关联绩效评价、晋升机会或团队成功。其他80%的次要任务(如行政工作、例行报告)可以通过简化、自动化或委派来“优化”时间投入。
如何做:
• 观察与询问: 入职头三周,通过观察团队会议、查阅部门目标或直接问上级,明确哪些任务对成果影响最大。例如,问:“我们部门最重要的指标或项目是什么?”
• 分析KPI: 找到与绩效直接挂钩的指标(如销售额、项目交付率、客户满意度)。
• 聚焦高影响力工作: 优先投入时间和精力,确保这些任务高质量完成。
实例:
• 小张在市场部发现,20%的核心任务是策划季度营销活动(直接影响销售额)。她集中精力优化活动方案,销售额提升15%,三个月内被提拔。而同事分散精力在日常文案和数据整理(80%次要任务),绩效平平。
•
2. 优化人际关系的20%关键人物
应用: 职场中,80%的资源、机会或支持来自20%的关键人物(如直属领导、跨部门负责人、资深同事)。与其广撒网,不如精准投资时间建立与这些人的关系。
如何做:
• 识别关键人物: 观察谁掌控资源(预算、项目分配)、谁有决策权、谁是团队“意见领袖”。
• 建立信任: 通过专业表现(高质量完成任务)、主动沟通(请教问题、分享进展)或小动作(帮忙解决小问题)拉近关系。
• 避免无效社交: 减少与低影响力或负面人物(如能力低但位置高的人)的互动,节省精力。
实例:
• 小王在咨询公司发现,20%的关键人物是资深顾问(控制客户分配)。她通过请教专业问题建立关系,获得优质客户资源,业绩翻倍。而另一新人花时间讨好行政人员(低影响力),项目机会寥寥。
• 小陈在销售部发现财务主管(控制报销)是关键人物。他主动协助整理数据,搞好关系,报销审批快人一步,而忽视主管的同事被卡预算,影响出差效率。
3. 时间管理的20%高效投入
应用: 80%的工作成果来自20%的高效时间投入。识别高价值任务后,优化时间分配,避免在低回报任务上过度投入。
如何做:
• 时间分块: 将80%的时间用于高影响力任务(如核心项目),20%处理例行事务。
• 工具赋能: 使用自动化工具(如Excel宏、项目管理软件)处理重复性工作。
• 学会说“不”: 婉拒不必要的会议或低优先级任务,聚焦核心目标。
小赵在物流公司发现,优化配送路线(20%)比整理库存报表(80%)更重要。他用软件分析路线,节省20%配送成本,得到晋升,而同事忙于报表,贡献被忽视。
4. 避开20%的职场陷阱
应用: 80%的职场麻烦可能来自20%的“雷区”,如得罪关键人物、卷入办公室政治或过度依赖低能高位者。识别并远离这些风险,能让你事半功倍。
如何做:
• 观察政治生态: 入职头三周,留意团队中的派系、矛盾或“红线人物”。
• 保持中立: 避免站队或参与八卦,专注于专业表现。
• 远离低能高位者: 这些人可能因缺乏能力而敏感,靠近他们易被拖累或当“替罪羊”。
实例:
• 小杨入职后发现,部门总监能力弱但靠关系上位(20%雷区)。她选择远离,专注与技术主管合作,避开总监失误导致的项目失败。而另一新人亲近总监,被卷入失败项目,绩效受损。
• 资源有限: 时间、精力、关系网有限,集中投入到高回报领域能最大化成果。
• 放大效应: 20%的核心任务或人物往往是晋升、加薪或职业安全的杠杆点。
• 规避风险: 聚焦关键领域能减少无谓内耗,避开80%的低效或麻烦。
头三个月具体行动建议:
1 第一周:观察与记录
◦ 记录部门会议重点、KPI指标、关键人物的行为模式。
◦ 主动问上级:“我们部门的优先级任务是什么?”
2 第二周:验证与聚焦
◦ 确认20%核心任务(如项目、指标),投入80%精力。
◦ 识别20%关键人物,建立初步联系(如请教问题)。
3 第三周到第三月:执行与优化
◦ 高质量完成核心任务,用工具或委派处理次要任务。
◦ 定期与关键人物沟通,展示成果,巩固关系。
◦ 远离低能高位者,避免站队或八卦。
注意事项:
• 灵活调整: 不同公司、部门的20%核心任务和关键人物不同,需持续观察。
• 专业为本: 人际关系需以专业表现为支撑,否则易被视为“溜须拍马”。
• 数据驱动: 如果可能,用数据分析确认哪些任务或人物影响最大(如销售额、项目进度)。
通过帕累托原则,你可以在职场中快速找到“杠杆点”,用最少投入换最大回报,特别是在头三个月建立稳固的职业基础。
快乐课代表
1个月前
四川
9
讲得好好!职场很多年的人也有很多收获!不能摸鱼听,要静下来好好听!
南有仓仓
1个月前
北京
9
感谢屠龙老师!这期很实用,要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有更多思考,当自己的hr。比如观察其他人和岗位的匹配程度,以及要分清楚哪一个是部门最重要的工作,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最重要的工作上。初入职场确实会遇到很多很多杂事,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做到六十分就可以了这一点确实很有启发。
屠龙的95后小鸡仔
1个月前
北京
9
曾经为哪些“工作小事”焦虑过,现在看来觉得不过如此?刚工作时你最怕什么场面?现在还怕吗?第一天上班时最担心的是什么?后来呢?如果要给刚工作的自己一条建议,会是什么?
本期节目由富国基金赞助播出,投资有方,心里不慌。听有富同享,与财富同行。也欢迎想要学习投资理财知识的大家关注富国基金的播客: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85e568f8d5a9c9c2e59bc59 。
cccold
1个月前
广东
8
00:15 哇 大人学前班 太好了!
HD520301e
1个月前
河南
7
56:53 离开没有前途的变态。向下琢磨人的没有前途的变态哈哈哈
61碎碎念
1个月前
广东
6
说的太对了,从根本的三要素:重要的问题,重要的人和危险的人来分析,我觉得就已经拆解了很多工作中复杂的问题,获益匪浅。
Mr_why
1个月前
广西
5
53:51 原来我就是那个半门心思的人。。难怪这几年如此痛苦😂😂😂
阿年年_n
1个月前
上海
5
午休听完了,我宣布我ld就是最危险的人!
哟小太阳
1个月前
内蒙古
5
💡给我的启发和思考:1.在家族企业怎么找到自己的位置2.了解发达国家的新零售怎么弄,借鉴一下3.p型pm型m型,找到适合自己的长期发展的职业计划4.当自己的hr,从能力与位置是否匹配来判断一个人。
坑坑坑坑坑哧
1个月前
重庆
5
这个课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今年刚步入职场,现在的职业需要不断的轮换项目组,感觉项目经理和项目都不太好相处,磨合不好对自己很折磨,技能也没有成长。
悄悄_sblf
1个月前
江苏
4
59:53 哈哈哈哈哈哈外包心态太有用了
四只眼睛养胃版
1个月前
湖南
3
48:58 今天去一个公司试岗 部门培训的老师跟我统一的学校 是校友 好巧 他在公司待了七八年了
搬砖打工人
1个月前
北京
3
太干货了!职场待了3年太能体会其框架拆解之清晰,提出的建议也切中要害。自己记一些笔记
职场里要识别的:
危险的人、对大部分都有害的人:所在位置远高于个人能力的人(除了企二代)
可结交的伙伴: 能力高于目前地位的人,能力极强的老实人
还要识别公司、部门、团队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事,即使只有10%分配到你头上也不能出错,摸鱼不能摸到鳄鱼
科研上:
学术上越研究越窄不是匠人精神,是屎上雕花,创新才是关键
科研与工业化
科研,从0到1。“一次成功,成功一次”,一次必须要成功,也只需要成功一次。(比如两弹一星)
工业化,从1到100。批量生产、良品率、工业化都要保障
领导的分类
P型/专家型领导:和手下的人专业一致,专业能力越强才能服众
要重视出版、专利、文章,专业要被人看见
负责0-1
M型:三军统帅,手下很多人专业不同,但要懂如何调遣专业能力强的人
PM型:手下的人干的事大多数懂
精进专业的过程中要看别人的需求,我的专业能否能转化成产品落地
负责1-100
如果应届生一路过来80%师生都喜欢你,但是进入职场还是有人刁难你,建议离开,因为他就是个没有前途的变态
安娜_Xr2n
1个月前
美国
3
GTD(Getting Things Done)方法在职场时间管理的应用
GTD(Getting Things Done)是由David Allen提出的一种高效时间管理方法,通过“捕获、澄清、组织、反思、执行”五个步骤,帮助你系统化管理任务,减轻心理压力,特别是在职场头三个月快速适应并展现效率。结合帕累托原则(80/20法则)和艾森豪威尔矩阵(你的前述问题背景),以下是GTD在职场中的具体应用,包含步骤解析、职场实例和头三个月操作建议。
GTD方法核心五个步骤
1 捕获(Capture):收集所有任务、想法、待办事项,放入一个“收件箱”(物理或数字),清空大脑负担。
2 澄清(Clarify):逐一处理收件箱中的事项,判断是否可执行,若是,明确下一步行动。
3 组织(Organize):将任务分类到清单(如“待办”“等待”“将来某天”),并按优先级或场景安排。
4 反思(Reflect):定期回顾清单(如每日/每周),确保任务与目标一致,调整优先级。
5 执行(Engage):根据时间、精力、优先级选择下一步行动,高效完成。
职场核心:GTD通过系统化管理任务,帮助你聚焦帕累托原则中的20%高价值任务(艾森豪威尔矩阵Q1/Q2),避免被80%低效任务(Q3/Q4)分散精力。
GTD在职场中的应用(结合帕累托原则与艾森豪威尔矩阵)
1. 捕获(Capture):清空大脑,收集所有任务
职场应用:
• 收集一切:新员工常面临信息过载(如项目、邮件、临时请求)。用笔记本、APP(如Todoist、Notion)记录所有任务、想法、领导指令,减轻心理压力。
• 结合帕累托:捕获阶段不判断优先级,但为后续识别20%核心任务(如部门KPI)打基础。
• 结合艾森豪威尔:收集的任务后续可按重要性/紧急性分到Q1-Q4。
实例:
• 小张入职市场部,每天用Notion记录领导交代的任务(如“准备提案”“回复客户邮件”)、临时请求和个人想法(如“学习数据分析”)。这让她避免遗漏,确保后续分类时抓住重点(Q1:提案,Q2:学习)。
头三个月建议:
• 随身携带工具(纸笔或APP),记录会议笔记、上级要求、同事反馈。
• 每天睡前花5分钟清空大脑,记下所有未完成事项。
2. 澄清(Clarify):明确任务,决定下一步
职场应用:
• 判断可执行性:逐一处理收件箱任务,问:“这是我能做的吗?下一步是什么?”若不可执行,归档或删除。
• 结合帕累托:澄清时,识别20%高价值任务(如核心项目、KPI相关),确保优先处理。
• 结合艾森豪威尔:将任务按重要性/紧急性分配到Q1(紧急重要,如客户提案)、Q2(重要不紧急,如技能提升)、Q3(不重要但紧急,如琐碎邮件)、Q4(不重要不紧急,如闲聊)。
实例:
• 小李在IT部门收到任务“修复bug”“整理文档”。澄清后,bug修复是Q1(高价值,紧急),需立即行动;文档整理是Q3(低价值),可简化处理。她明确下一步:bug修复的下一步是“检查代码”,文档是“用模板”。这让她聚焦20%核心任务,三个月内因高效修复bug获晋升。
头三个月建议:
• 每天花10分钟处理收件箱,问:“这个任务对部门目标重要吗?下一步是什么?”
• 若任务不明确,向领导确认(如“这个项目的优先级是什么?”)。
3. 组织(Organize):分类清单,优化管理
职场应用:
• 建立清单:将任务分到“待办(Next Actions)”“等待(Waiting For)”“将来某天(Someday/Maybe)”“项目(Projects)”。
• 场景分类:按场景(如“办公室”“开会”“家”)或优先级(如Q1/Q2)组织,方便执行。
• 结合帕累托:将20%核心任务(如部门关键项目)放入“待办”或“项目”,确保优先级最高。
• 结合艾森豪威尔:Q1任务放“立即待办”,Q2任务放“项目”或“每周计划”,Q3/Q4尽量委派或删除。
Ray镭
1个月前
上海
1
05:54 企业
1️⃣有害之人:能力远远不配位置 ;远离
值得交往的人:反例
2️⃣关注,在大小环境里,思考关键问题。别摸鱼摸到鳄鱼。其余活,60分
3️⃣ 在大小环境里的关键人;
家族企业想要长久发展,与职业经理人短期套现的目的冲突;
跟着企二代,要小心,做错事我一定被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