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初试进入最后倒计时。
新东方发布的《2023考研年度报告》预计,今年考研全国报名人数可能突破520万,相较于去年的457万人,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在考研人数持续增长的同时,一些如“考研是场信息战”“考研信息闭塞最为致命”的观点也让考研人卷到了极致。
从考研规划师、机构的一对一定制课程,到学长学姐的“上岸故事”,由“信息”衍生的考研产业链条愈发完备。同时,考生花钱买“氛围”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为了考上心仪的院校,有人花钱请人监督自己复习,有人办卡钻进付费自习室,或是直接入住寄宿制考研基地……焦虑之下,有考研党甚至认为自己没有“上岸”的原因是钱没花够。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考研几乎踩了所有雷”的@玄雀 和在“二战”中收获成长的@陈芝超,一起来探讨考研人的心路历程以及考研产业链上的百亿生意。
【本期主播】
丁珏汭,澎湃新闻湃客·财经栏目高级编辑
【本期嘉宾】
@玄雀,六战上岸考研人
@陈芝超,澎湃号“财经无忌”作者
【时间轴】
03:59考研在我心里成了执念
08:30信息焦虑变成了他的心结
17:25产业链提供的服务越来越细化
19:30能够赚到钱的,一定是小作坊的老板
23:00资本包装下,机构老师鱼龙混杂
25:14理科生还能批改文科生的考研作文
26:31“无痛背书”“90天快速上岸”
29:02拿成功的案例麻痹自己,不如多看失败的案例
31:19你看到的内容只是平台想让你看到的
33:08考研机构不仅“杀人”还“诛心”
35:49“断情绝爱”“当断则断”
42:42研究生只是你人生当中的一个阶段
45:47考研学生不是商品,是人
49:48遵循“社会时钟”,不应是考研的动机
51:42静待花期,把自我发展作为人生的第一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