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张青,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负责人,多年从事宏观策略与金融工程研究,具备丰富的数量化策略研究与开发经验。
本期主持:陈俊岭(播客:深聊投资人)曾担任证券报资深记者、公募基金子营销策划总监、c联社基金副主编,中基协首任媒体监督员。
我和华宝证券的两次缘分,都在烈日炎炎的七月。
2024年7月,我在上海拜访公募基金,导航错了位置,下车后一看,路对面竟是华宝证券大厦。
一年后的7月,我来到华宝证券北京分公司,见到了来北京出差的研究创新部负责人张青。
围绕券商研究所、财富管理、公募ETF,以及市场关心的热点话题,我们录制了一期90多分钟的播客。
2012年,华宝证券研究所在业内首推金融产品年度报告,我们那天的播客,也围绕《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 生态跃迁》展开……

本期播客时间轴:
第一部分:求学与职场经历
00:30 2010年博士毕业进入券商研究所
2016年进入华宝证券研究所
01:10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
02:20 股指期货推出,去券商实习
03:30 一直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
05:00 公众号一半文章都是编程类
06:30 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第二部分:关于券商研究所
08:40 大券商卖方研究,佣金分仓是主要模式
10:20 华宝研究所兼具卖方服务与对内赋能
11:15 2012年推红宝书,坚持了14年
13:00 华宝想打造特色券商研究所
13:30 资管新规后,固收加催生资管专业研究需求
15:00 二十多人,聚焦金融产品的遴选和配置
16:50 定量配置,需要借助金融工程的力量
18:30 数据反应的是一个结果,调研是验证
第三部分:如何调研基金经理?
20:00 调研基金经理,生产研究报告的必选项
20:30 优秀基金经理的品质:知行合一
21:30 研究基金经理业绩背后的逻辑
23:40 调研基金经理,在“有矛盾的地方”提问
25:00 最不喜欢风格漂移的基金经理
27:00 基金经理画像的核心是“标签化”
29:00 为什么重视基金分类?
30:00 主动权益基金的“星巴克时刻”
第四部分:如何看待ETF大发展?
33:00 指数化贡献越来越大
35:00 如何理解“ETF千亿临界点”?
36:00 指数化1.0时代是工具化,2.0时代是买方投顾
36:50 不要赚产品本身的钱,要赚服务的钱
37:00 根据客户的需求,创设场景
第五部分:资管新规与低利率时代
40:00 资管行业要回归本源
41:00 资管新规去通道,标准化产品
44:00 你看到的是收益,别人看到的是本金
45:00 资产管理行业打破刚兑,正视收益和风险
46:00 公募基金爆发性增长背后
47:30 低利率时代如何应对?
48:00 FOF产品超预期,也在迭代
第六部分:对热点问题的回答
50:00 信托从业者想回财经媒体
52:00 金融行业依然是重要行业
53:00 不会用大模型的理财师,可能面临被替代
54:00 千人千面的财富管理,借助AI正照进现实
56:00 胖东来启发:货架要全,信息透明,全程客户陪伴
58:20 用财富管理视角解决资产管理问题
59:30 2025年红宝书增加案例部分,视角下沉
61:00 借鉴美国经验:万物皆可ETF
63:00 一个新的赛道:量化基本面投资
65:00 他山之石:直接指数化投资业务
第七部分:其他热点问题
69:00 公募规模新高与个人体感矛盾
71:30 ETF大发展,中腰部公募如何破局?
73:40 为何在资管行业热衷于做播客?
77:00 假如资管行业也开始“反内卷”
79:30 考公考编下,对年轻人的职业建议
80:30 基金降费率,对券商研究所影响?
84:00 低利时代的ETF营销,可否借鉴瓶装水?
87:00 卖方视角下的基金自媒体未来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