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9分钟
播放:
716
发布:
1周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需求正在大幅增长,导致锂电产业链概念走强。截至周四收盘,A股锂电产业链概念大涨,其中近30股涨停,宁德时代A股单日上涨超7.5%,总市值超过1.9万亿元。
今年以来的情况是,不管是汽车动力电池还是电站的储能电池,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全部迎来了很大幅度的增长。
各大头部电池企业正在大量采购磷酸铁锂、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原材料,促使这些原材料的价格近期出现明显的大幅度增长。
消息面上,据工信部最新消息,电动化技术正从汽车向工程机械、船舶、航空器、机器人等领域全面渗透,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工信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善支持政策,加强各方协同,持续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瑞银证券最近表示,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推动下,未来5年储能行业将进入繁荣期,因为随着未来市场对于电力需求的飙升,对于储能的需求也将顺势水涨船高。该行指出,到2026年,全球储能需求可能同比增长40%。
上述这些信息是比较容易获得的,但如果追根溯源,不管是动力电池也好,储能电池也罢;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也好,还是应用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也罢,其实在这番热潮之下,也不应该忽视另一大至关重要的源头:电力。
逻辑很简单,上述所有这些赛道,全部都和电力有关。尤其是当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需要消耗大量电力,以及锂电池在其他制造业领域的多元应用前景,似乎都在暗示电动化所带来的巨大电力需求。
一种思维逻辑
锂电池产业链的红火,是否意味着电力需求的“繁荣周期”也将到来呢?这其实是我向读者抛出的一个问题,并不是要下定论。
不过,有些思维逻辑可以供各位展开思考。
首先,很多人认为当前世界正发生以人工智能主导的产业革命。如果假设这是一个共识,那么在此之下,如何满足电力的巨大增量需求将变得极为迫切。
当前美国的微软、OpenAI、谷歌、亚马逊、甲骨文、特斯拉等科技巨头,正计划投资大量资金来扩展AI计算能力。但真正令这些巨头感到头痛的其实并不是芯片的供应问题,而是电力紧缺的问题。
最近有媒体引用摩根士丹利的报告称,到2028年,由于AI数据中心消耗大量电力,美国可能面临高达20%的电力缺口。该行估计,如果不能迅速增加新的电力容量,潜在的电力缺口将达到13至44吉瓦(GW),相当于超过3300万美国家庭的用电量。这还只是美国一国的缺口。
在过去的几年里,人工智能已经从学术研究发展成为一个市值和风险投资规模达数万亿美元的产业。自2022年到2025年初,标普500指数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公司的市值增长了约12万亿美元。尽管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影响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其快速发展和巨大潜力使其成为企业战略、经济政策和地缘政治的核心。
人工智能正成为一种通用技术。不但可以生成文本和视频,加速医学或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发现,使制造机器人更加智能高效,还可以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驾驶出租车,并检测关键基础设施面临的威胁等等。无处不在。
然而,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和部署需要在大型且耗电量巨大的数据中心进行。国际能源署一篇报告曾指出,一个典型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10万户家庭的用电量,而目前正在建设的最大型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将是其20倍。
不要忽视电力
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到2024年末,数据中心约占全球电力消耗的1.5%,即415TWh。美国在2024年的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中占比最高 (45%),其次是中国 (25%) 和欧洲 (15%)。而自2017年以来,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的年增长率约为12%,是全球电力总消耗增速的四倍多。
在未来,数据中心的耗电需求还将继续猛进。
国际能源署认为,到2030年,全世界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预计将比2024年末增长一倍以上,达到约945TWh。这大致上略高于日本目前的电力总消耗量。人工智能依然会是这一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其他数字服务需求的增长也是重要因素。美国在预计的增长中所占份额最大,其次是中国。
此外,到2030年,全世界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消耗的新增电力约占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十分之一。这占比虽然整体上低于工业、家庭和办公室以及电动汽车的新增需求占比,但全球的分布并不均匀。
在更发达的经济体,数据中心新增电力需求的占比将达到20%以上。逻辑很简单,越是发达的经济体,人工智能产业就越发达,需求自然更高。
上述这些数据无疑在警示人们,由人工智能革命所产生的需求所致,全球电力行业急迫需要重回增长轨道。这无疑提供了这样一个疑问:那些提供电力所需能源、电网设施、输电系统、冷却技术和替代能源解决方案等产品或服务的公司,是否也将迎来一轮较大幅度的增长呢?
中国的优势
如果说人工智能算力、算法、大模型等领域,中美之间的谁更占优还很难完全解读。那么在电力、传统电力能源、新能源发电/储能领域,中国的优势是明显的。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指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
其中,水电4.36亿千瓦,同比增长3.1%;火电14.4亿千瓦,同比增长3.9%(其中煤电11.9亿千瓦,同比增长2.6%,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降至35.7%,同比降低4.2个百分点);核电6083万千瓦,同比增长6.9%;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4%。
截至2024年底,全国电网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247.7万千米,同比增长1.7%。全国电网35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82.1亿千伏安,同比增长6.7%。
上述这些数据显示,中国不管是在电力设备、新能源发电、储能,还是在电网“坚强程度”上都已经远超美国,稳居世界第一。这其实也是中国未来能保持人工智能领域更强竞争力的基石,是我国多年来的制造业优势、基础设施优势综合形成的“电力表象”。不过,由于中国是人口大国、制造业大国,并处于经济稳步增长阶段,我国也是世界用电量大国。用“全国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来形容当前的全国电力供需关系最为恰当。
面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增用电,我们国家其实还需克服国产芯片能效劣势、算法能效提升等等问题,也不应该盲目乐观。
只是在A股市场遨游时候,也别忘了这些和AI密切相关,但容易被贴上“老登”标签的电力相关行业。
尾声
在机会主义盛行的资本市场里,逻辑和思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当下锂电池产业链的红火作为引子,正是希望向读者传达逻辑思考的意义,并较详细地进行一番推论。希望对您的投资有所启迪。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