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33分钟
播放:
196
发布:
1周前
主播...
简介...
🎧《我把“想太多”变“动一点”:和过度思考来和解》
📖 Shownotes
这期聊过度思考,不和它打架,只做三件事:看见 → 转化 → 维持。
* 三个“止损器”:
1)担忧预约:给担忧排班,集中处理;
2)5 分钟行动栈:先动 5 分钟,引擎就热了;
3)外化日记(三句式):事实 / 解释 / 下一步。
* “窗口期”怎么判断?窗口外先照顾身体,窗口内再做决定。
* 微停四步:停一下—呼一口—看一看—再开口。
* 一周轻挑战:Day1–2 担忧预约;Day3–4 5 分钟行动栈;Day5–6 外化日记;Day7 回看。
* 本期回钩:先动一下,问题才有边界。
适合在:通勤、午间小憩、夜晚收尾时段收听。给自己一杯水、一张纸,我们一起把“想太多”变“动一点”。🌙
收听推荐
本节目非常适合经常陷入反复思虑、感到想法很多却行动困难、被完美主义或拖延症困扰的听众。内容实操性强,建议边听边练习,将方法融入日常生活,逐步培养“先行动,后清晰”的习惯。
主要话题
* 00:00 - 00:05: 节目开场,引导听众准备纸笔,点明本期主题是化“想太多”为“动一点”,与过度思考和解放松。
* 00:05 - 00:10: 主播阿乐以自身拖延录播客和立Flag五个月才执行为例,引出“想太多”的普遍性,邀请听众共鸣。
* 00:10 - 00:15: 列举日常生活中“想太多”的具体表现,如下班后大脑不停“开会”、小任务拖成全天纠结等,引发听众自我觉察。
* 00:15 - 00:20: 详细分享自身从晚上十点二十拖延至凌晨零点四十分才开始录节目的经历,描述被想法“定住”的体验。
* 00:20 - 00:25: 提出应对“想太多”的三步框架:看见、转化、维持,并引入“15分钟时间盒”和“轻挑战”概念。
* 00:25 - 00:30: 以自身健身为例,说明“准备工具-轻装上阵-坚持执行”的“维持”阶段实践方法。
* 00:30 - 00:35: 从心理学角度定义“反刍思维”,并分析其三大成因:威胁优先、控制幻觉、边界缺席。
* 00:35 - 00:40: 区分深度思考(收敛、有产出)与过度思考(扩散、引内耗),引导听众选出最卡住的一件事进行聚焦。
* 00:40 - 00:45: 介绍第一个工具“定时起步外化”中的“定时”——设置“担忧时段”,将担忧视为挂急诊的病人进行“挂号”和“等待叫号”。
* 00:45 - 00:50: 详解“担忧时段”内的操作流程:写下担忧事实、个人解读,并区分可控与不可控部分以制定下一步。
* 00:50 - 00:55: 介绍“起步”工具——行动“冷启动”,将任务拆解为5分钟内可完成的第一步(如写PPT先打开软件写标题)。
* 00:55 - 01:00: 举例说明“回消息”、“开始运动”等场景如何应用“五分钟第一步”法则,强调“完成第一步”而非“完美”。
* 01:00 - 01:05: 介绍“外化”工具——“外化日记”三句式:记录客观事实、个人主观解读、确定最小下一步行动。
* 01:05 - 01:10: 引入“情绪容纳窗口”概念,讲解如何通过身体信号(呼吸、心跳等)判断自己处于窗口内(灵活)还是外(内耗)。
* 01:10 - 01:15: 提供从“窗口外”回到“窗口内”的具体方法:起身走动、喝水、整理环境等,强调“窗口外先不做决定”。
* 01:15 - 01:20: 指导改写三种常见的卡点式自我对话:“要做完”改为“先开始”;“得想清楚”改为“写已知”;“怕犯错”改为“先做60分版本”。
* 01:20 - 结尾: 总结四大重点(为担忧找容器、给行动装引擎、让脑补与事实分家、识别情绪窗口),并以核心金句收尾,致谢听众。
📖 Shownotes
这期聊过度思考,不和它打架,只做三件事:看见 → 转化 → 维持。
* 三个“止损器”:
1)担忧预约:给担忧排班,集中处理;
2)5 分钟行动栈:先动 5 分钟,引擎就热了;
3)外化日记(三句式):事实 / 解释 / 下一步。
* “窗口期”怎么判断?窗口外先照顾身体,窗口内再做决定。
* 微停四步:停一下—呼一口—看一看—再开口。
* 一周轻挑战:Day1–2 担忧预约;Day3–4 5 分钟行动栈;Day5–6 外化日记;Day7 回看。
* 本期回钩:先动一下,问题才有边界。
适合在:通勤、午间小憩、夜晚收尾时段收听。给自己一杯水、一张纸,我们一起把“想太多”变“动一点”。🌙
收听推荐
本节目非常适合经常陷入反复思虑、感到想法很多却行动困难、被完美主义或拖延症困扰的听众。内容实操性强,建议边听边练习,将方法融入日常生活,逐步培养“先行动,后清晰”的习惯。
主要话题
* 00:00 - 00:05: 节目开场,引导听众准备纸笔,点明本期主题是化“想太多”为“动一点”,与过度思考和解放松。
* 00:05 - 00:10: 主播阿乐以自身拖延录播客和立Flag五个月才执行为例,引出“想太多”的普遍性,邀请听众共鸣。
* 00:10 - 00:15: 列举日常生活中“想太多”的具体表现,如下班后大脑不停“开会”、小任务拖成全天纠结等,引发听众自我觉察。
* 00:15 - 00:20: 详细分享自身从晚上十点二十拖延至凌晨零点四十分才开始录节目的经历,描述被想法“定住”的体验。
* 00:20 - 00:25: 提出应对“想太多”的三步框架:看见、转化、维持,并引入“15分钟时间盒”和“轻挑战”概念。
* 00:25 - 00:30: 以自身健身为例,说明“准备工具-轻装上阵-坚持执行”的“维持”阶段实践方法。
* 00:30 - 00:35: 从心理学角度定义“反刍思维”,并分析其三大成因:威胁优先、控制幻觉、边界缺席。
* 00:35 - 00:40: 区分深度思考(收敛、有产出)与过度思考(扩散、引内耗),引导听众选出最卡住的一件事进行聚焦。
* 00:40 - 00:45: 介绍第一个工具“定时起步外化”中的“定时”——设置“担忧时段”,将担忧视为挂急诊的病人进行“挂号”和“等待叫号”。
* 00:45 - 00:50: 详解“担忧时段”内的操作流程:写下担忧事实、个人解读,并区分可控与不可控部分以制定下一步。
* 00:50 - 00:55: 介绍“起步”工具——行动“冷启动”,将任务拆解为5分钟内可完成的第一步(如写PPT先打开软件写标题)。
* 00:55 - 01:00: 举例说明“回消息”、“开始运动”等场景如何应用“五分钟第一步”法则,强调“完成第一步”而非“完美”。
* 01:00 - 01:05: 介绍“外化”工具——“外化日记”三句式:记录客观事实、个人主观解读、确定最小下一步行动。
* 01:05 - 01:10: 引入“情绪容纳窗口”概念,讲解如何通过身体信号(呼吸、心跳等)判断自己处于窗口内(灵活)还是外(内耗)。
* 01:10 - 01:15: 提供从“窗口外”回到“窗口内”的具体方法:起身走动、喝水、整理环境等,强调“窗口外先不做决定”。
* 01:15 - 01:20: 指导改写三种常见的卡点式自我对话:“要做完”改为“先开始”;“得想清楚”改为“写已知”;“怕犯错”改为“先做60分版本”。
* 01:20 - 结尾: 总结四大重点(为担忧找容器、给行动装引擎、让脑补与事实分家、识别情绪窗口),并以核心金句收尾,致谢听众。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JIANGSHUANG
1周前
辽宁
1
早上好
x_ii0B
1周前
湖北
1
为什么还没更新🫨
蓦然回首_6rkC
1周前
甘肃
1
阿乐,特别喜欢听你的节目,每次情绪出现问题时,耳朵里连续听一周你的播客,就会有所缓解,最近我些事把我困住了,我就是这样一个比较敏感的人,当别人说了我之后,我会心里一直想,心里告诉自己不要在意不要在意,但是又忍不住去想,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想太多,过多的去猜测别人的心里面会怎么想,我知道我不想成为这样的自己,但我总是忍不住,我该如何去调节
JIANGSHUANG
1周前
辽宁
1
早上好
x_ii0B
1周前
湖北
1
为什么还没更新🫨
蓦然回首_6rkC
1周前
甘肃
1
阿乐,特别喜欢听你的节目,每次情绪出现问题时,耳朵里连续听一周你的播客,就会有所缓解,最近我些事把我困住了,我就是这样一个比较敏感的人,当别人说了我之后,我会心里一直想,心里告诉自己不要在意不要在意,但是又忍不住去想,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想太多,过多的去猜测别人的心里面会怎么想,我知道我不想成为这样的自己,但我总是忍不住,我该如何去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