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133分钟
                                
                            
                                    播放:
                                
                                
                                    149                                
                            
                                    发布:
                                
                                
                                    6天前
                                
                            
                    主播...
                
                
            
                    简介...
                
                
                        📝 本期播客简介
本期《Dialectic》对话Mischief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Gabe Whaley。Mischief是一个难以定义的创意实体,它既是时尚品牌,又是行为艺术家,更是文化评论员和病毒式传播机器。他们以每两周发布一件新作品的惊人频率,在近六年时间里创造了无数文化奇观,比如标志性的大红靴、切割达米安·赫斯特版画,以及在耐克鞋里灌满圣水的“耶稣鞋”。Gabe深入探讨了Mischief的独特哲学:他们如何通过刻意模糊和“黑匣子”策略,将作品的最终意义交给观众;玩味“价值”观念,并反思互联网时代“未来消逝”和算法塑造“神明”的文化现象。对话还触及了Mischief的生存危机与自我革新,从高频次的“投放”模式转向更持久、更具匠心、甚至可能匿名的作品。Gabe展望了Mischief未来将如何专注于与小众群体建立深度连接,打造“真实世界”的体验,并分享了Mischief“没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以及在信息过载世界中保持创造力“不适区”的秘诀。
翻译克隆自:Gabe Whaley on Going Viral, Reinvention, and the long game of making MSCHF
👨⚕️ 本期嘉宾
Gabe Whaley,Mischief的首席执行官和联合创始人。Mischief是一个难以定义的创意实体,集初创公司、时尚品牌、行为艺术家、文化评论员和病毒式传播机器于一身。在近六年时间里,Mischief以每两周发布一件新作品的频率,创造了众多引发文化现象的作品,如大红靴、“耶稣鞋”等。
⏱️ 时间戳
Mischief的独特哲学:模糊、价值与“黑匣子”
00:05:48 模糊与价值:Mischief作品的核心张力
00:06:30 “黑匣子”策略:将作品意义交给观众
00:08:20 玩味价值:通过扭曲现实物品引发思考
00:10:34 互联网投机文化与虚无主义
00:11:52 “袜子女王”:用户如何将作品变为投机游戏
互联网文化与“未来消逝”
00:15:48 当下狂热与未来消逝:文化现象的解读
00:17:19 未来并非消逝,而是更难看清
00:18:25 互联网传播演变:从分享到虚荣
00:21:04 互联网激励机制的“内卷”效应
00:21:52 病毒式传播:从技能到数字游戏
00:22:45 算法塑造“神明”:内容创作者的崛起
00:25:12 病毒式传播时代的结束与新机遇
Mischief的创作心法与自我革新
00:27:30 信仰与艺术创作:不被大众拉低愿景
00:30:00 好的“混音”:跨领域借鉴与“文化现成品”
00:32:15 好想法的诞生:时间沉淀与独立思考
00:34:15 Mischief的生存危机:从高频“投放”到寻求持久兴奋点
00:36:20 为自己创作:作品意义的归宿在于观众
00:38:07 病毒式传播:作为传播手段而非目的
00:39:16 病毒式传播的持久力问题与奇观游戏的困境
00:40:52 自我革新:打破规则,从广度转向深度
00:41:57 创造“火种”:让观众接手并发展作品
00:43:55 不为社群创作:引导社群,而非迎合
00:45:23 “模糊”收藏品案例:用户自发创造叙事
00:47:14 大红靴:物品意义的转变与设计才华的掩盖
00:50:55 创作行为与工艺:兴奋感的真正来源
00:51:33 “运动员美学”:艺术家作为品牌的挑战
00:54:18 作品独立存在:Mischief的未来挑战
Mischief的未来方向与思考
00:57:08 告别高频投放:转向少量、持久、匿名的作品
00:57:35 “自我死亡”:重塑自我的勇气
00:57:35 互联网与现实融合:现实世界成为避风港
00:58:26 亚文化消逝:过度放大导致乐趣丧失
01:01:03 Mischief的未来:持久性、真实世界、工艺提升、秘密
01:02:14 “主题公园部门”构想与世界构建
01:03:06 韩国展览启发:真实连接胜过线上流量
01:06:47 摩擦力的价值:筛选与提升体验
01:08:57 Mischief的世界构建:不懈的文化产出
01:11:20 创作流程:内部共享语言与持续输入
01:13:57 纽约的优势:多样化输入与公共交通
01:15:33 Gabe的个人输入:涉足不同领域
01:17:13 决策:明确兴奋点,不被舒适困扰
01:17:38 两周投放模式的残酷与有效性
01:20:13 “无作者身份”:剔除个人ego,保护团队
01:23:26 Gabe的个人成长:为创意人士创造空间
01:25:39 艺术即商业:挖掘机会,赋能团队
01:26:11 韩国之行:重燃创造激情,治愈愤世嫉俗
01:28:00 Mischief与观众的信任:作品本身说话
01:29:24 回顾与反思:《Made by Mischief》的出版
01:30:44 开放“黑匣子”:分享经验,拥抱流动性
01:33:18 重新让作品说话:不再耍花招
01:33:39 舒适与可预测性:Mischief理念的对立面
01:34:23 保持原创性:不寻求舒适,拥抱不适区
01:36:00 “应用Mischief”:咨询业务与新素材来源
01:38:29 Mischief的集团化:创意企业集团模式
01:39:34 Sarah Andelman的启发:持续兴奋与回馈社群
01:41:27 艺术界合作:作品从短暂性走向永久收藏
01:43:36 长期视角:以十年为单位思考,长期游戏
01:47:06 Buzzfeed案例:正确策略与错误经济环境
01:49:10 Mischief不选择商业模式:保持选择权
Mischief的价值观与格言
01:50:21 对手的重要性:永远打某些东西,绝不向下打
01:50:54 想法不受执行限制:总有办法实现
01:51:35 死亡和诞生:作品要有退出策略
01:52:38 Mischief的死亡:有勇气面对,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01:53:53 创意作品拥有与全球公司同等的文化力量
01:55:41 不是恶作剧,不做噱头:幽默是接触观点的工具
01:56:58 一句话打动人,三句话打得更狠
01:57:48 多层次作品的挑战:简单才能大规模传播
01:58:07 艺术与广告的辩证:以上皆是
01:58:07 攻击高尔夫:毫无理由的猛烈抨击
01:59:45 使用“真实”基础设施:窃取真实性与权威性
02:00:17 买家也是表演的一部分
02:00:53 婴儿鞋案例:意想不到的受众
02:01:55 不创作虚构作品:在真实系统上行动
02:02:52 创作不眨眼、不使眼色的作品
02:03:23 Soylent案例:思辨艺术品变为商业产品
02:03:50 软银、WeWork的PPT是思辨小说
02:04:22 仿制品是市场的转发:真品和假货同厂生产
02:05:22 不要为自己发明限制
02:06:03 不做内容,平台外运作
02:07:41 做得烂一点:审美民粹主义的有效沟通
02:08:40 Mischief的实验:西西弗斯式的之字形前进
02:09:41 什么是神圣的?Gabe:不,没什么东西是神圣的
🌟 精彩内容
💡 Mischief的“黑匣子”哲学
Gabe解释了Mischief如何通过不透明的“黑匣子”策略,将作品的最终意义和叙事权交给观众,从而创造出超越原始构想的宏大奇观。这种做法不仅激发了观众的参与和讨论,也让Mischief得以在互联网上保持神秘感和影响力。
“神秘感留给人的想象空间,远比现实本身要大。”
“Mischief 很多最好的作品,以及我们一直渴望创作的作品,都是在探索如何把接力棒交给观众,让他们带着它跑,把它变成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
🚀 从病毒式传播到真实世界体验的转型
Gabe坦言,曾经作为Mischief核心优势的病毒式传播已失去光彩,其持久力也相当糟糕。Mischief正面临“生存危机”,计划从高频次的“投放”模式转向少量、更持久、更具匠心,甚至可能匿名的作品,专注于与小众群体建立深度连接,打造“真实世界”的体验,甚至暗示了“主题公园部门”的构想。
“病毒式传播已经失去了它的光彩……它不再那么有趣了。”
“当所有人都被困在只看眼前两英寸远的地方时,少数有自制力的人会着眼于十年后。我认为这才是现在的神奇机遇。”
“我们可能不会再一年推出四五十个新东西了,也许会做三个,最多五个。而且你甚至可能都不知道是我们做的。”
✨ “没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创作理念
Mischief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没什么东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不断寻找新的方式来表达这种不羁。Gabe强调,在信息过载的世界中,保持创造力的“不适区”至关重要,并分享了通过持续输入新见解、跨领域借鉴手法、以及不依赖数据做决策来维持原创性的方法。
“没什么东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舒适和可预测性与我们所做和所信的一切都背道而驰。”
“我们只是碰巧有一群人,他们说着同样的语言,而且能接触到资源,这很重要。”
📖 开放“黑匣子”:从朋克摇滚小子到分享经验
Mischief正经历一次“自我死亡”和重塑。曾经的“黑匣子”策略正在被放弃,Mischief开始更开放地分享其创作流程和经验,例如出版《Made by Mischief》一书,与学校合作,并参与社区活动。这种转变源于对创造力的热情,以及意识到作品本身的力量应超越神秘感和个人ego。
“黑匣子基本上就没了。门是敞开的,你给我们发个信息,如果内容不错,我们就回复。一切都是开放的。”
“我们不再是那些朋克摇滚小子了。我三十五岁了,对吧?我的首席运营官刚有了孩子。”
“不再耍花招了,对吧?是的,是的。不再玩游戏了。作品本身必须足够好。”
⏳ 长期视角与持续兴奋
Gabe反思了自己从短期思维转向以十年、二十年为单位思考的转变。他从像Sarah Andelman这样长期保持创造力兴奋的业界前辈身上获得启发,认识到艺术创作是一场长途跋涉。这种长期视角不仅带来了安全感和自由,也改变了Mischief选择关系和投资资源的方式,使其作品从短暂性走向永久收藏。
“我开始以十年、二十年为单位来思考。在此之前,我真的就是一年一年地想。”
“我真的被那些已经取得了比我大好几个数量级的成功,但仍然保持兴奋的人所激励。”
“它改变了你选择建立的关系类型。它改变了你现在投资时间和资源的方式。”
🌐 播客信息补充
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
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
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本期《Dialectic》对话Mischief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Gabe Whaley。Mischief是一个难以定义的创意实体,它既是时尚品牌,又是行为艺术家,更是文化评论员和病毒式传播机器。他们以每两周发布一件新作品的惊人频率,在近六年时间里创造了无数文化奇观,比如标志性的大红靴、切割达米安·赫斯特版画,以及在耐克鞋里灌满圣水的“耶稣鞋”。Gabe深入探讨了Mischief的独特哲学:他们如何通过刻意模糊和“黑匣子”策略,将作品的最终意义交给观众;玩味“价值”观念,并反思互联网时代“未来消逝”和算法塑造“神明”的文化现象。对话还触及了Mischief的生存危机与自我革新,从高频次的“投放”模式转向更持久、更具匠心、甚至可能匿名的作品。Gabe展望了Mischief未来将如何专注于与小众群体建立深度连接,打造“真实世界”的体验,并分享了Mischief“没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以及在信息过载世界中保持创造力“不适区”的秘诀。
翻译克隆自:Gabe Whaley on Going Viral, Reinvention, and the long game of making MSCHF
👨⚕️ 本期嘉宾
Gabe Whaley,Mischief的首席执行官和联合创始人。Mischief是一个难以定义的创意实体,集初创公司、时尚品牌、行为艺术家、文化评论员和病毒式传播机器于一身。在近六年时间里,Mischief以每两周发布一件新作品的频率,创造了众多引发文化现象的作品,如大红靴、“耶稣鞋”等。
⏱️ 时间戳
Mischief的独特哲学:模糊、价值与“黑匣子”
00:05:48 模糊与价值:Mischief作品的核心张力
00:06:30 “黑匣子”策略:将作品意义交给观众
00:08:20 玩味价值:通过扭曲现实物品引发思考
00:10:34 互联网投机文化与虚无主义
00:11:52 “袜子女王”:用户如何将作品变为投机游戏
互联网文化与“未来消逝”
00:15:48 当下狂热与未来消逝:文化现象的解读
00:17:19 未来并非消逝,而是更难看清
00:18:25 互联网传播演变:从分享到虚荣
00:21:04 互联网激励机制的“内卷”效应
00:21:52 病毒式传播:从技能到数字游戏
00:22:45 算法塑造“神明”:内容创作者的崛起
00:25:12 病毒式传播时代的结束与新机遇
Mischief的创作心法与自我革新
00:27:30 信仰与艺术创作:不被大众拉低愿景
00:30:00 好的“混音”:跨领域借鉴与“文化现成品”
00:32:15 好想法的诞生:时间沉淀与独立思考
00:34:15 Mischief的生存危机:从高频“投放”到寻求持久兴奋点
00:36:20 为自己创作:作品意义的归宿在于观众
00:38:07 病毒式传播:作为传播手段而非目的
00:39:16 病毒式传播的持久力问题与奇观游戏的困境
00:40:52 自我革新:打破规则,从广度转向深度
00:41:57 创造“火种”:让观众接手并发展作品
00:43:55 不为社群创作:引导社群,而非迎合
00:45:23 “模糊”收藏品案例:用户自发创造叙事
00:47:14 大红靴:物品意义的转变与设计才华的掩盖
00:50:55 创作行为与工艺:兴奋感的真正来源
00:51:33 “运动员美学”:艺术家作为品牌的挑战
00:54:18 作品独立存在:Mischief的未来挑战
Mischief的未来方向与思考
00:57:08 告别高频投放:转向少量、持久、匿名的作品
00:57:35 “自我死亡”:重塑自我的勇气
00:57:35 互联网与现实融合:现实世界成为避风港
00:58:26 亚文化消逝:过度放大导致乐趣丧失
01:01:03 Mischief的未来:持久性、真实世界、工艺提升、秘密
01:02:14 “主题公园部门”构想与世界构建
01:03:06 韩国展览启发:真实连接胜过线上流量
01:06:47 摩擦力的价值:筛选与提升体验
01:08:57 Mischief的世界构建:不懈的文化产出
01:11:20 创作流程:内部共享语言与持续输入
01:13:57 纽约的优势:多样化输入与公共交通
01:15:33 Gabe的个人输入:涉足不同领域
01:17:13 决策:明确兴奋点,不被舒适困扰
01:17:38 两周投放模式的残酷与有效性
01:20:13 “无作者身份”:剔除个人ego,保护团队
01:23:26 Gabe的个人成长:为创意人士创造空间
01:25:39 艺术即商业:挖掘机会,赋能团队
01:26:11 韩国之行:重燃创造激情,治愈愤世嫉俗
01:28:00 Mischief与观众的信任:作品本身说话
01:29:24 回顾与反思:《Made by Mischief》的出版
01:30:44 开放“黑匣子”:分享经验,拥抱流动性
01:33:18 重新让作品说话:不再耍花招
01:33:39 舒适与可预测性:Mischief理念的对立面
01:34:23 保持原创性:不寻求舒适,拥抱不适区
01:36:00 “应用Mischief”:咨询业务与新素材来源
01:38:29 Mischief的集团化:创意企业集团模式
01:39:34 Sarah Andelman的启发:持续兴奋与回馈社群
01:41:27 艺术界合作:作品从短暂性走向永久收藏
01:43:36 长期视角:以十年为单位思考,长期游戏
01:47:06 Buzzfeed案例:正确策略与错误经济环境
01:49:10 Mischief不选择商业模式:保持选择权
Mischief的价值观与格言
01:50:21 对手的重要性:永远打某些东西,绝不向下打
01:50:54 想法不受执行限制:总有办法实现
01:51:35 死亡和诞生:作品要有退出策略
01:52:38 Mischief的死亡:有勇气面对,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01:53:53 创意作品拥有与全球公司同等的文化力量
01:55:41 不是恶作剧,不做噱头:幽默是接触观点的工具
01:56:58 一句话打动人,三句话打得更狠
01:57:48 多层次作品的挑战:简单才能大规模传播
01:58:07 艺术与广告的辩证:以上皆是
01:58:07 攻击高尔夫:毫无理由的猛烈抨击
01:59:45 使用“真实”基础设施:窃取真实性与权威性
02:00:17 买家也是表演的一部分
02:00:53 婴儿鞋案例:意想不到的受众
02:01:55 不创作虚构作品:在真实系统上行动
02:02:52 创作不眨眼、不使眼色的作品
02:03:23 Soylent案例:思辨艺术品变为商业产品
02:03:50 软银、WeWork的PPT是思辨小说
02:04:22 仿制品是市场的转发:真品和假货同厂生产
02:05:22 不要为自己发明限制
02:06:03 不做内容,平台外运作
02:07:41 做得烂一点:审美民粹主义的有效沟通
02:08:40 Mischief的实验:西西弗斯式的之字形前进
02:09:41 什么是神圣的?Gabe:不,没什么东西是神圣的
🌟 精彩内容
💡 Mischief的“黑匣子”哲学
Gabe解释了Mischief如何通过不透明的“黑匣子”策略,将作品的最终意义和叙事权交给观众,从而创造出超越原始构想的宏大奇观。这种做法不仅激发了观众的参与和讨论,也让Mischief得以在互联网上保持神秘感和影响力。
“神秘感留给人的想象空间,远比现实本身要大。”
“Mischief 很多最好的作品,以及我们一直渴望创作的作品,都是在探索如何把接力棒交给观众,让他们带着它跑,把它变成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
🚀 从病毒式传播到真实世界体验的转型
Gabe坦言,曾经作为Mischief核心优势的病毒式传播已失去光彩,其持久力也相当糟糕。Mischief正面临“生存危机”,计划从高频次的“投放”模式转向少量、更持久、更具匠心,甚至可能匿名的作品,专注于与小众群体建立深度连接,打造“真实世界”的体验,甚至暗示了“主题公园部门”的构想。
“病毒式传播已经失去了它的光彩……它不再那么有趣了。”
“当所有人都被困在只看眼前两英寸远的地方时,少数有自制力的人会着眼于十年后。我认为这才是现在的神奇机遇。”
“我们可能不会再一年推出四五十个新东西了,也许会做三个,最多五个。而且你甚至可能都不知道是我们做的。”
✨ “没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创作理念
Mischief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没什么东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不断寻找新的方式来表达这种不羁。Gabe强调,在信息过载的世界中,保持创造力的“不适区”至关重要,并分享了通过持续输入新见解、跨领域借鉴手法、以及不依赖数据做决策来维持原创性的方法。
“没什么东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舒适和可预测性与我们所做和所信的一切都背道而驰。”
“我们只是碰巧有一群人,他们说着同样的语言,而且能接触到资源,这很重要。”
📖 开放“黑匣子”:从朋克摇滚小子到分享经验
Mischief正经历一次“自我死亡”和重塑。曾经的“黑匣子”策略正在被放弃,Mischief开始更开放地分享其创作流程和经验,例如出版《Made by Mischief》一书,与学校合作,并参与社区活动。这种转变源于对创造力的热情,以及意识到作品本身的力量应超越神秘感和个人ego。
“黑匣子基本上就没了。门是敞开的,你给我们发个信息,如果内容不错,我们就回复。一切都是开放的。”
“我们不再是那些朋克摇滚小子了。我三十五岁了,对吧?我的首席运营官刚有了孩子。”
“不再耍花招了,对吧?是的,是的。不再玩游戏了。作品本身必须足够好。”
⏳ 长期视角与持续兴奋
Gabe反思了自己从短期思维转向以十年、二十年为单位思考的转变。他从像Sarah Andelman这样长期保持创造力兴奋的业界前辈身上获得启发,认识到艺术创作是一场长途跋涉。这种长期视角不仅带来了安全感和自由,也改变了Mischief选择关系和投资资源的方式,使其作品从短暂性走向永久收藏。
“我开始以十年、二十年为单位来思考。在此之前,我真的就是一年一年地想。”
“我真的被那些已经取得了比我大好几个数量级的成功,但仍然保持兴奋的人所激励。”
“它改变了你选择建立的关系类型。它改变了你现在投资时间和资源的方式。”
🌐 播客信息补充
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
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
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Jerry好棒
                                                    
                                                    
                                                
                                                
                                                        6天前
                                                        
                                                        四川
                                                    
                                                
                    3
                
            
                                                飞飞飞飞飞飞飞飞飞…
                                            
                                        
                                                    
                                                        黑帽大师
                                                    
                                                    
                                                
                                                
                                                        5天前
                                                        
                                                        安徽
                                                    
                                                
                    0
                
            
                                                为啥会这么多飞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