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82分钟
播放:
2.79万
发布:
4周前
主播...
简介...
这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理想汽车高级副总裁、SVP——范皓宇。
皓宇的经历非常丰富:从工业设计起家,到手机、游戏、自媒体,再到今天的智能汽车。二十多年来,他跨越多个行业,亲历了中国过去二十年发展的黄金年代,也始终保持着一份理想主义和浪漫气质。
这期播客我们定下了一个很纯粹的目标——不聊理想的具体业务,而是纯聊产品、人生。我们从皓宇因为热爱文艺而选择来到北京聊起,在对话中,我们穿梭了二十多年的时空。
我们聊到他做了 25 年产品后的一些核心洞察:比如,在看似纷杂的经历中,他不变的底层能力和主线是什么?如何理解复杂的用户需求?以及,怎样做出一个「既要、又要、也要」的产品?
除此之外,我们还探讨了一些更有哲学意味的话题,包括如何面对数据与个人品味的冲突、 「有趣」与「实用」之间的矛盾该如何取舍,以及,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之间的辩证关系等等。
节目中,皓宇提到,许知远曾说他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但我反而觉得不然——他身上既有脚踏实地的实用主义,也有热爱文艺、想改变世界的理想主义。正因如此,他才需要超出常人的意志力,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去实现那个「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目标。
和皓宇两个多小时的对话里,我最受感染的,是他身上那种乐观与笃定。希望这期节目,也能让你感受到他那种黄金时代留下的精气神,并从中获得一点乐观与信念的力量。
【人类博物馆】
导游:曲凯,42章经创始人
42 号珍藏:范皓宇,理想汽车高级副总裁、SVP
【时光机】
Part 1 浅忆黄金年代
* 2:10 一个文艺青年的自白:为什么总有人向往和留恋北京?
* 5:32 为什么最早一批互联网创业者如此理想主义、充满精气神?
* 9:10 创业的黄金年代是怎样被造就的?
* 9:19 原因一:中国在过去二十年经历了三重变迁
* 10:32 原因二:人的流动
Part 2 二十五年的产品和用户观察
* 13:56 分享:自己最满意的一次产品设计
* 14:38 做游戏、做自媒体、做产品…看似纷杂的经历背后,共通的底层能力是什么?
* 18:20 为什么做产品不能一味依赖数据反馈?
* 21:07 如何平衡产品的「有趣」与「有用」?
* 21:46 Maker、User、Designer 的三角关系
* 22:24 工业化如何分离了 Maker 和 User?
* 22:39 以苹果为代表的产品又怎样分离了 Designer 和 Maker?
* 22:48 AI 出现后,这三者的关系还会怎样变化?
* 26:15 如何理解用户、做好大众产品?
* 27:20 一二线城市与下沉市场的用户需求有什么不同?
* 32:26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用户不变与变化的需求分别是什么?
* 36:06 大众的审美和品味,其实一直在提升
* 37:14 注入鸡血!在中国做产品,是一件幸福且充满希望的事
Part 3 产品哲学
* 39:42 品味的本质
* 42:03 当数据反馈与品味发生冲突时,该怎么办?
* 45:46 在不确定与逆境中,如何坚定地持续创造?
* 47:47 实用主义是理想主义的前提?
* 48:31 做产品怎么实现「既要又要」?
* 52:35 做软硬件产品的异同
* 53:43 如何找到真实的用户需求?
* 56:22 产品人与用户之间的三种关系:神、仆、友
* 59:54 最想分享的产品哲学:衡量好产品的「四个声音」
* 01:03:18 在 AI 时代,Maker、User、Designer 之外还会诞生一个新角色?
* 1:06:22 「有趣」可以被设计吗?为什么?
* 1:09:16 做产品一定不能只讲逻辑?
* 01:16:16 如果「有趣」与「有用」必须二选一,该如何取舍?
* 1:17:47 为什么 AI 会逼迫组织发生端到端的自我革命?
【The gang that made this happen】
* 制作人:陈皮
* 剪辑:陈皮
* 片头:Mondo Bongo - Joe Strummer & The Mescaleros
* 片尾:New Boy - 朴树
皓宇的经历非常丰富:从工业设计起家,到手机、游戏、自媒体,再到今天的智能汽车。二十多年来,他跨越多个行业,亲历了中国过去二十年发展的黄金年代,也始终保持着一份理想主义和浪漫气质。
这期播客我们定下了一个很纯粹的目标——不聊理想的具体业务,而是纯聊产品、人生。我们从皓宇因为热爱文艺而选择来到北京聊起,在对话中,我们穿梭了二十多年的时空。
我们聊到他做了 25 年产品后的一些核心洞察:比如,在看似纷杂的经历中,他不变的底层能力和主线是什么?如何理解复杂的用户需求?以及,怎样做出一个「既要、又要、也要」的产品?
除此之外,我们还探讨了一些更有哲学意味的话题,包括如何面对数据与个人品味的冲突、 「有趣」与「实用」之间的矛盾该如何取舍,以及,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之间的辩证关系等等。
节目中,皓宇提到,许知远曾说他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但我反而觉得不然——他身上既有脚踏实地的实用主义,也有热爱文艺、想改变世界的理想主义。正因如此,他才需要超出常人的意志力,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去实现那个「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目标。
和皓宇两个多小时的对话里,我最受感染的,是他身上那种乐观与笃定。希望这期节目,也能让你感受到他那种黄金时代留下的精气神,并从中获得一点乐观与信念的力量。
【人类博物馆】
导游:曲凯,42章经创始人
42 号珍藏:范皓宇,理想汽车高级副总裁、SVP
【时光机】
Part 1 浅忆黄金年代
* 2:10 一个文艺青年的自白:为什么总有人向往和留恋北京?
* 5:32 为什么最早一批互联网创业者如此理想主义、充满精气神?
* 9:10 创业的黄金年代是怎样被造就的?
* 9:19 原因一:中国在过去二十年经历了三重变迁
* 10:32 原因二:人的流动
Part 2 二十五年的产品和用户观察
* 13:56 分享:自己最满意的一次产品设计
* 14:38 做游戏、做自媒体、做产品…看似纷杂的经历背后,共通的底层能力是什么?
* 18:20 为什么做产品不能一味依赖数据反馈?
* 21:07 如何平衡产品的「有趣」与「有用」?
* 21:46 Maker、User、Designer 的三角关系
* 22:24 工业化如何分离了 Maker 和 User?
* 22:39 以苹果为代表的产品又怎样分离了 Designer 和 Maker?
* 22:48 AI 出现后,这三者的关系还会怎样变化?
* 26:15 如何理解用户、做好大众产品?
* 27:20 一二线城市与下沉市场的用户需求有什么不同?
* 32:26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用户不变与变化的需求分别是什么?
* 36:06 大众的审美和品味,其实一直在提升
* 37:14 注入鸡血!在中国做产品,是一件幸福且充满希望的事
Part 3 产品哲学
* 39:42 品味的本质
* 42:03 当数据反馈与品味发生冲突时,该怎么办?
* 45:46 在不确定与逆境中,如何坚定地持续创造?
* 47:47 实用主义是理想主义的前提?
* 48:31 做产品怎么实现「既要又要」?
* 52:35 做软硬件产品的异同
* 53:43 如何找到真实的用户需求?
* 56:22 产品人与用户之间的三种关系:神、仆、友
* 59:54 最想分享的产品哲学:衡量好产品的「四个声音」
* 01:03:18 在 AI 时代,Maker、User、Designer 之外还会诞生一个新角色?
* 1:06:22 「有趣」可以被设计吗?为什么?
* 1:09:16 做产品一定不能只讲逻辑?
* 01:16:16 如果「有趣」与「有用」必须二选一,该如何取舍?
* 1:17:47 为什么 AI 会逼迫组织发生端到端的自我革命?
【The gang that made this happen】
* 制作人:陈皮
* 剪辑:陈皮
* 片头:Mondo Bongo - Joe Strummer & The Mescaleros
* 片尾:New Boy - 朴树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陈皮皮屁
3周前
北京
62
听完真的会觉得心潮澎湃。常常羡慕赶上了入世黄金十年&移动互联网第一波的那些人们,他们总能让我感受到什么才叫“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就算环境不一样了,偶尔听到这种节目、被注入些鸡血,好像也不错。
TAIPING
3周前
未知
46
诶,嗯,哎呦喂,操
dogpass
3周前
北京
28
1:21:02 作为一个产品人,我想说听完,卧槽完后,眼角都要湿润了。everyday new boy
陈皮皮屁
3周前
北京
26
这是我今年做过的众多播客中,剪辑时出现“会心一笑”频率最高的一期(之一叠甲)。我喜欢的黄金年代的余晖、文艺青年的理想和浪漫、有趣不沉闷、有阅历有见地有洞察、谦逊…这期里都有。
我总是偏爱那些让我有共鸣的事物。当我听到“我特别喜欢北京;我肯定文艺过,会去 798 和乐队文青玩;《乐夏》;许知远;以赛亚伯林”等等这些关键词的时候,就知道我没办法对这期节目保持客观理性了。
但在发布前,我是忐忑的。
我担心内容比较宏大、虚,甚至有些乐观积极到不接地气。但发布后,却很开心地看到,很多人都很喜欢这期节目(甚至这期发布之后,42章经迅速突破了10w订阅的最后一公里哈哈)。
节目里范皓宇老师提到过,很多人一直在努力的,就是能让自己的用户获得那一点点惊喜的感受。
对我来说,如果用户的反馈能让我感到惊喜,好像也是一种很宝贵的状态。那一一种“原来不是只有我”的被认可和理解的快意。
最后感谢大家喜欢这期节目 & 对42章经的支持哇૮ ///▽/// ა
好五倍
3周前
浙江
20
有幸跟皓宇面对面交流过,他是我见过最富个人魅力的产品人
堡垒与花
3周前
广东
19
能感受到理想汽车团队都是理想主义和实干的结合,有热情。
小岛你要去哪里
3周前
四川
17
全部听完发现好的产品经理需要乐观自信的心态和超强的勤奋探索以及特别能忽悠和煽动(没有说煽动和忽悠不好的意思)🤓
RamezesDong
3周前
北京
10
1:21:03 品味很重要,要有自己的品味。在投资和输入内容时,品味为先,第二是信息密度
杨文
3周前
广东
10
maker,user,designer ,这几个类比太棒了! 在 Brian Chesky 分享中有所不同,但是这个拆分在国内太常见了。
六个蛋筒
3周前
上海
9
43:37 十分赞同,在互联网工作感受下来,数据是可以通过定义口径来进行人工干预的,有时候数据是服务于呈现的,而不是真的有利于目标用户,所以产品和设计还是需要强化自己的经验常识和直觉
陈鲨鱼
3周前
广东
8
推荐皮埃尔·布迪厄的一本书《区判》
HD321660z
3周前
河南
7
非常喜欢,有时间会再听一次。喜欢嘉宾的真诚,不随意的总结规律和方法论,而是描述事实,观察,自己的感受。受益颇多
metaQ
3周前
浙江
6
16:41 原教旨主义产品:观察-理解-元素不断压缩-意外的效果
霍普金
3周前
陕西
4
AI 时代设计为每个个体服务,这个我深有体会,这段时间备考,要背单词背书,但是发现主流单词软件都不太符合我自己的记背逻辑,就想着用ai写代码自己做个前端,没想到现在的ai IDE 这么好用,我一个一点代码都不懂的人也能自己开发小程序,给朋友们看了看都很震惊完成度怎么这么高。ai真的是极大扩展个人的能力边界,以后每个人都能做自己的产品,用户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角色。
Enzo恩佑
3周前
上海
4
一直这么高密度输出,头脑高速运转,不累吗😂
Reece11
3周前
广东
4
1:12:07 我觉得这个场景下描述的有趣其实是观察这个世界的人这个讲述者本身是个有趣的人是非常爱生活的人,所以才会看见这些平凡日常的瞬间觉得美好和有趣
秋田nz
3周前
广东
3
听完这期播客,让我感觉 做产品也没有那么孤独。其实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产品人,大家虽然素未谋面,但能相互理解,大家一直在各自领域前行,像是不同的航道前行的同一群兵
L_UOzM
3周前
上海
3
82年的,在北京的经验,太多的共鸣!但从声音来听像是90后,仍是少年,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隔着屏幕依然能给到听众一种乐观向上的力量
Muiseday
3周前
陕西
3
感觉学哲学的人是产品经理圣体…这一期不仅能听到布尔迪厄的区隔理论,还能听到朗西埃的无知的大师
BonnieWeng
3周前
美国
3
物质这个事儿我嗯回头再聊
郦橙锦妖Vanessa
3周前
上海
2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8ca7c572c82c9dccad79f79 哇跟我最近一期播客的结尾选的是同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