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24分钟
播放:
47
发布:
2周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宋词是怎么流行起来的,词圣李煜是怎样丢了江山和他的小周后;赵匡胤是自然死亡吗,怎样看待“烛影斧声”这个记载?赵光义巧借“金匮之盟”继位?


部分文稿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上集我们说到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建立了大宋王朝,因为嫌自己的床太小,也就是国土面积不大,而发动了侵略战争,当然,站在他的立场上,那就是统一战争或者说解放战争,说的都是一件事,这个我们都懂。


盘踞在今天四川地区的后蜀,在这场战争里也属于先牺牲的那一拨。它在公元965年被灭了国,国主孟昶被俘七天后就莫名其妙地归了天,皇后花蕊夫人也跟着换了主人,他们的骄奢淫逸我们前面说过了,这里要说一说他们主持创作的一本文集,在后世那是大大地有名,这就是由孟昶两口子监督,赵崇祚主编的《花间集》。这本文集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位文人创造的将近500首词,在后来敦煌的曲子词被发现之前,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人的词集,而这十八位文人也被称为词坛上的“花间派”。


那么,啥是词呢?所谓的词,其实就是歌词,开始的时候用来在宴会或者娱乐场所演唱,也叫曲子词。又因为这玩意儿是从诗的形势演化而来,也被称为诗余。它在形式上有两个大的特点,一是每一句的长短不一定一样,所以它还叫长短句;第二个特点是一般分为上下两段,专业名词叫上下片,也叫上下阕或者双调,如果一首词多于两段,它就叫长调;那些只有一段的,就是单调。所以后世说你太单调了,意思就是内容太少了,不够丰富。


我们都知道,唐诗,或者说近体诗,一般只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四种,字数长短都是固定死的,但词就完全不一样了,根据字数多少和句子结构,那种类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每一个种类都有自己固定的字数和格式,这就叫做词谱,按照这些词谱写词我们就叫作填词。


如果追根朔源,词应该算作是发源于南北朝,不过在隋唐的时候,文人士大夫对它是不屑一顾,一脸的嫌弃,认为那是歌女戏子的专属文艺。


但到了唐末五代,事情有了变化,很多贵族和文人开始喜爱上这个调调,比如前面说过的,英猛神武的后唐庄宗李存勖,这哥们就不仅仅喜欢唱戏,还喜欢填词,也喜欢创造词谱,著名的词牌《如梦令》就是他创造出来的,原词是“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风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能文能武能唱戏,还能填词,这个李存勖确实是个奇才,就是死得惨了点。


刚才说过,编撰出《花间集》的后蜀在五代时期词风最盛,但若是说在词坛上的地位,它还比不上南唐,因为十国之一的南唐出了一位词圣。


南唐的前身是由唐朝一个节度使杨行密创建的吴,又称南吴。可是杨行密死了之后,子孙不争气,让权臣徐温和徐知浩父子两人最终篡夺了江山。这位徐知浩在上位之后,马上宣布,俺本来姓李,是大唐天子李氏的正宗后裔,自此改名为李昪,国号也改为了唐,史称南唐。


你要是问,这个徐知浩难道为了稳固权力,连自己的祖宗都不要了?这个还真的很难说,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个孤儿,在江湖上流浪,后来遇到了杨行密和徐温,又拜了徐温为干爹,才算是走进了权贵之家,所以,他说自己姓啥,大家还真的没脾气,只能相信他。


李昪建立南唐之后,他的策略一直都是勾搭北方契丹族的大辽,来一起对付北方的中原政权,这在兵法上叫做远交近攻,无论是后周,还是大宋,都是它的敌人。最强大的时候,它占据了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苏北东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东部,这是相当大的一块地盘。当然,你要是说它勾结契丹,是和石敬瑭后晋一样的汉奸王朝,自然也对,不过我们今天以后来人和上帝视角来看这个问题,也许只能冷冷地说一句,军阀混战。


大宋王朝建立的第二年,公元961年6月,南唐迎来了它的新皇帝,也是最后一个皇帝,李煜。这哥们和他爹李璟一样,都对词这玩意儿有着特殊的爱好和无与伦比的天赋。据说他爹李璟当年一向以能写词,写好词闻名,可是有一次他和大臣们出去游玩,手下一个叫做冯延巳的家伙写出了一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顿时赢得了满堂喝彩。


李璟当时就不高兴了,啥意思啊,当着我这个词人皇帝写出这么美的句子,于是就冷冷地问,吹皱一池春水,和你冯老头子有啥关系?冯延巳当时就醒悟过来,马上拍马屁说,我的句子虽然好,但还是不如陛下写的。李璟拉长了脸问,不如我的哪一句啊?冯延巳当即回答,您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这一句古今无双,李璟这才转怒为喜,高兴起来,因为这两句也确实是他的得意之作。


李璟虽然吟诗作词,但还算有所作为,打不过后周,被迫放弃了皇帝称号是真的,不过对其他割据势力,他一直都保持着全胜的姿态。而且他统治期间,境内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你还记得当年三国时期荆州的那位刘表,我们就必须说,刘表和李璟在大乱世之下,能保住一块和平的世外桃源,也相当地不容易。


但李煜上台之后,就有点儿差劲儿了,《资治通鉴》上说,“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我找了一些史料,认为司马光老爷子评论的实在太准确了,李煜这个人首先有一切富二代和官二代的毛病,那就是生活奢华,喜欢声色犬马,同时他又是一个知识分子,还是一个具有惊人天赋的知识分子,所以喜欢佛教这类的玄学,也喜欢高谈阔论。


如果这哥们不是一位帝王,这一切都不是毛病,甚至还可能像纳兰性德,或者袁世凯的公子袁克文那样,在后世民间落下一个非常好的评价。不过很可惜,李煜是皇帝,他的不恤政事最终的下场就是国破家亡。



108-1 千古词圣李煜的词作


公元971年,继灭掉了后蜀之后,大宋又灭掉了南汉,李煜这时候害怕了,为了表示他不对抗大宋,他采用他爹的老办法,对宋称臣,将自己的称呼改为江南国主。两年之后,赵匡胤从北方来信,邀请他这位江南国主去汴梁城玩玩。李煜自然是不敢去的,猴子给个香蕉都能猜出来,去了肯定就回不来了。他就左推右挡,派了徐铉给北宋送去了大量钱财,可是他不去,也正好给了赵匡胤借口攻打南唐,当然,这就是那个戴帽子挨打,不戴帽子也挨打的笑话,想揍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宋太祖在起兵之前,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千古名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你李煜是对我很恭敬,但俺的床实在太小了,必须把你踹下去。


公元975年12月,大宋将领曹彬攻克南京城,李煜只好投降,推迟了两年,他还是要去汴梁居住,南唐随即灭亡。



被俘之后的李煜被封为违命侯,他媳妇儿小周后被封为郑国夫人,这两口子的故事还没完,我们一会儿再说,因为现在必须插播一条新闻,出事了,而且还是大事,这件大事就是李煜投降不久之后,赵匡胤死了。


虽然说人固有一死,但赵匡胤当时还不到50岁,作为一个自幼习武之人,身体更是杠杠滴。这样一来,我们就必须问一句,他是咋死的?而且他死之后,居然不是他儿子即位,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了大宋皇帝,无论如何,这件事我们必须说道说道。


我们先看看正史是怎么说的。《宋史》里就一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没了,九个汉字,一个标点,就让赵匡胤这辈子过去了,翻篇儿了。当然, 如果事情真的就是这样,我们就简单了,直接往下说故事,可是我在讲《佛门史话》的时候就说到过,俺们中国和其他文明不一样,他们是缺乏历史资料,而我们却是忒多了。


关于赵匡胤的死,首先就是北宋文莹大和尚写的《续湘山野录》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赵匡胤在这一年的某月某日遇到了一个道士,那叫一个仙风道骨。我们都知道,一般有钱有势的人遇到这种仙人,第一个问题就是俺还能活多久,道士就说了,如果今年十月二十这天晚上天气晴朗,你还能多活12年,否则的话,你就完犊子了。


结果是到了十月二十这天傍晚,大雪和冰雹一起砸了下来,赵匡胤马上就意识到,小道士是个神仙,现在大事不好了,就赶紧把弟弟赵光义叫到宫里,两人对坐饮酒,赵匡胤还把所有宫女和太监都赶出房去,房间内只留下他们哥俩。


这些下人们在外面远远地看着,就见烛光摇曳之下,赵光义不停地站起来,好像是在谦让着什么,文莹大和尚的原话是“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就好像他看见了一样。兄弟俩喝high了之后,赵匡胤走到院子里,用一把玉斧砍着地上的积雪,转头对着弟弟赵光义说“好做,好做”,然后回到寝宫睡觉,据说是鼾声如雷。


这里的“好做”两个字无论如何都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好好干,加油,我看好你,另一个就是你好手段啊,好手段,两种意思截然相反。当天晚上,果然如同那个小道士所预测的,赵匡胤睡着觉就死了过去。


以上就是赵匡胤之死的第一个版本,历史上称为“烛影斧声”,也就是烛影之下,兄弟俩饮酒,喝完之后,赵匡胤在用斧子砍雪之时发出声音,对弟弟说了两个字:好做。



108-2 烛影斧声


这事儿还有另一个版本,那就是司马光老爷子写的《涑水纪闻》,他不认为赵匡胤和他弟弟当天晚上一起喝酒了,相反,第一个知道赵匡胤死了的人,是他媳妇儿孝章皇后。本来吧,她想招呼赵匡胤的四儿子赵德芳进宫继承大统,可是太监王承恩却认为赵匡胤平时就一直说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原话是“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就去把赵光义叫进了皇宫。正当孝章皇后又气又吓的时候,赵光义对着自己嫂子说了一句:“共保富贵,无忧也!”然后施施然地当上了宋朝第二位皇帝。


我们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涑水纪闻》是司马光写的,但却不是在他的名著《资治通鉴》里,因为司马光老头儿是宋朝人,《资治通鉴》这样评论历史的书,他也只敢编到后周柴荣大皇帝死了为止,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告别《资治通鉴》了,特此声明。


……


我们前面说后蜀灭亡之后,美艳的花蕊夫人被赵匡胤收入房中,这事儿是史书上记载的,应该没有疑问。但他的弟弟太宗赵光义,也有一件关于女人的千古奇闻,这就要说回上面提到的南唐后主李煜和他老婆小周后了。


这俩口子被俘之后,一直住在开封,从明朝开始,就有了一个传说,这个传说是,有这样一副著名的美术作品,或者说18禁的春宫图,叫做《熙陵幸小周后图》,这里的熙陵指的是赵光义,因为他死了之后,被埋在了熙陵,所谓幸小周后,就是和李煜的老婆小周后上床,古代君主让某个女人陪寝,或者去某个大臣家里喝酒聊天,都用这个“幸”字,表示恩宠。


解释完了名字,你应该知道了,这副图画描绘的就是赵光义和小周后那个啥的情景,据说是赵光义特意让人在现场观摩,然后画下来的,相当的恶趣味。而且事情还不止如此,每次赵光义做完了之后,还恭恭敬敬地放这个小周后回去和李煜一起生活,意思就是老婆还是你的老婆,我只是用用而已。而小周后每次回去之后,都会对李煜破口大骂,这样一来,李煜是郁闷无比,气得吐血。


那么,我们就要问一句,这事儿是不是真的?


很可惜,我也不知道,但很大概率是假的。我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像有些专家说的那样,赵光义是多么多么英明神武,胸有大志,所以不可能干出这事儿,那都是扯淡,对于古代的这些枭雄来说,胸有大志和玩女人并不冲突,更何况是以美艳闻名的小周后。


我说它大概率是假的原因有三,第一,正史上没有任何记录,而这个传闻最早的出现是在明朝,那已经是几百年的岁月沧桑了,况且明朝是一个什么时代?那是一个写一本菜谱都要加两个黄段子的时代,出现这种男女绯闻毫不稀奇;第二,熙陵是赵光义死后埋骨的地方,他就是让人现场画春宫图,绝对不会在上面题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是他死之后,他儿子创造出来的;第三,根据正史,赵光义最喜欢的,就是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他玩弄小周后有可能,但不太可能当场让人观摩学习,然后完事了,再放人回去给李煜,这种事儿和史书上对赵光义的人设相当地冲突。


可是不管这种事的真相如何,南唐后主李煜投降之后的日子都不好过,可以说相当地憋屈,相当的郁闷,但他的憋屈和郁闷对中华文化,却是一件无比庆幸的事情,为啥这么说,我们下集再聊。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