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51分钟
播放:
9.69万
发布:
1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今天的嘉宾,我们很开心邀请了OpenAI研究员姚顺雨。
2025年4月,姚顺雨发布了一篇有名的博文《The Second Half》,宣告AI主线程的游戏已进入下半场。这之后,我们与他进行了一场播客对谈。
姚顺雨毕业于清华和普林斯顿大学,开始智能体的研究非常早。在博士期间他意识到语言可能是人类发明的最接近本质的工具,于是转向语言智能体研究,至今已6年。他有许多有代表性的工作。
我们的谈话从个体出发,共同探索由人、组织、AI、人与机器的交互,所抵达的这个世界智能的边界以及人类与机器的全景。
前不久,我刚刚创立了一家新的内容工作室「语言即世界工作室」,顺雨很意外地从另一个角度帮我回答了,我们工作室创立的初心。
为什么我们相信语言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奥秘?他的表达是:“语言是人为了实现泛化而发明出来的工具,这一点比其他东西更本质。”
(本次访谈发生在2025年5月,访谈为个人观点,与所供职公司无关。)
02:58 第一部分:人
* 感觉我前28年的人生,非常的乖
* 我一直有这个非共识:我想要去做Agent
* 第一年最大收获是,要用GPT,不要用BERT;第二个learning是任务或环境非常重要
* 我的研究有两个核心:一是怎么去做一些有价值、和现实世界更相关的任务和环境;二是怎么去做一些简单、但又通用的方法
17:50 第二部分:系统
* Agent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概念,任何能进行自我决策、与环境交互,并试图优化奖励的系统,都可以被称为Agent
* Agent演变的三波兴衰:大家可能更多注意到方法线,容易忽视任务线,但这两条线是相辅相成的
* Agent发展最关键的两个方向:一个是让它拥有自己的reward(奖励),能自己探索;另一个是Multi-Agent(多智能体),让它们之间能形成组织结构
* Code有点像人的手,它是AI最重要的affordance(环境给予行动者的可能性)
* 任务的设定
* 泛化的工具
* 奖励的机制
48:38 第三部分:吞噬的边界
* 创业公司最大机会是:能设计不同的interface(交互方式)
* 可能模型的能力会产生beyond ChatGPT(超越 ChatGPT)的交互方式,变成Super App
* 拥有一个Super App对于公司是双刃剑,当你有像ChatGPT这样的Super App,很自然你的研究就会围绕这个Super App
* Assistant、Her,或者像人一样的交互方式,显然是最重要的交互方式之一;不显然的是,我能不能基于不像人的交互方式?
* 这世界是个相互抄的关系,而不是一个单向抄的关系
* OpenAI可能会成为一个类似Google的公司,成为新世界里非常重要的一环,但这并不代表,这个世界就会被这样一个单极系统垄断
* 最终的智能边界,是由不同的交互方式决定的,而不是由一个single model(单一模型)决定
* 前年冬天,我读到冯诺依曼临终前写的一本书:The Computer and the Brain
* 环境永远是记忆层级中最外层的部分,这很哲学
* 模型公司的Chatbot系统会演化成一个很自然的Agent系统
01:05:01 第四部分:人类的全局
* 人与系统:Agent要不要像人?“是一个效用问题”
* OpenAI是一个bottom-up(自下而上)的公司
* 如果你没有一个different bet(不同的下注方向),很难超越前面的霸主
* 我导师是GPT‑1第二作者,他在OpenAI待了一年,他对这件事是有点怀疑的
* 如果你成为了伯克希尔的CEO,未来要拿出500亿美金allocate(分配)到AGI行业,你会怎么allocate这笔钱?
* 真正的危险,不是一个类似微信的东西打败了微信,而是一个不一样的东西打败了微信
* 恰好这个时代,做上限更高的事更好
【更多信息】
文字版同步上线
文字版请前往公众号:语言即世界language is worl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张小珺
1个月前 德国
188
这篇Agent含金量很高,太优雅了,我一度舍不得发😅😅
jasonL杰
1个月前 加拿大
133
把一个科研者当成一个CEO来问,太为难嘉宾了。问底层技术可以,嘉宾明显对产品认知还是比较浅的,上这样的采访太露短板了。😅
HD963717x
1个月前 河南
69
这期听的有点难受,嘉宾还是适合聊技术报告吧 ,很多问题偏问创业公司和ceo了
Joes东
1个月前 广东
69
真正的大佬来了,学习了他参与的课程:UC- Berkeley,CS 194/294-196 (LLM Agents) ,感谢🙏
凡先生
1个月前 广东
46
腾讯的朋友说他来混元了
ryan2333888
1个月前 广东
38
1:53:54 小珺疯狂钓鱼想套出openai里的规划来给国内创业者提供商机和启发😂
HD1024857j
1个月前 上海
36
听着难受,主持人的发问让人觉得不舒服
姥姥王
1个月前 四川
33
开天辟地尧舜禹!
金纹
1个月前 四川
29
两个人一起问嘉宾太像审问了,分下主次吧,提问的节奏间隙太短了。
红咕宁
1个月前 美国
26
ai领域有两个尧舜禹吧
LBeP
1个月前 广东
23
特别真实的一句话,一些非常重要的事,但是很奇怪一直没有人做。我现在也在做一件这样的事,从最初怀疑犹豫到现在越来越坚定。现实就是这么奇怪,很多人一直追热点,但就是不去做一些乍看很基础但其实很重要的事,几乎不存在竞争,让时间来证明价值吧。
咪咪王子
1个月前 北京
22
广密的提问总踩在能让研究者破防的边缘线上…
Elfsong
1个月前 新加坡
18
那个男主持人真是败笔…
NeoAcer
1个月前 上海
15
没理解为啥大家觉得这期很好,个人感觉这期信息密度有点低,口水话比较多,讲的也大多是已知的共识,好些地方总感觉刚有点干货又岔开话题了,不知道是不是出于 openai 保密的考虑
Cell细胞
1个月前 北京
13
02:55 泛化就是:从有限经验推到无限情形,用旧例解决新问题。 没有泛化,我们只能“记住这一次”;有了泛化,我们能“举一反三”。
HD421872d
1个月前 上海
13
1:11:42 男主持问的啥玩意
sosick
1个月前 上海
13
去腾讯了哈哈
steven_quacl
1个月前 北京
10
妈的,自然语言的信息密度实在太低太低了,但即便这样人类也可以从尝试将信息密度压到极致的康德、尼采、黑格尔的笔下窥探到那些更高维的context。理解和联想信号之外的那些事情真的是人类的孤独能力,这一点六百年前的笛卡尔就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 能把这些context喂给大模型我们就进入AGI了,但可能我们永远也做不到;或许可预见的是信息密度越来越大的新的信号传输媒介通过一次次的科技革命被发明,机器去分布式管理这些超出自然语言框架的context的能力也越来越牛逼。但只要计算机还是离散的,这个过程可能就只能无穷尽地发展下去,大模型无穷尽地接近人脑但无法对齐。或许这样的过程持续下去就是最好的,没有结果。
SuperPants24130
1个月前 广东
8
没有奇怪的中英混杂,听得真舒服啊。大佬就是大佬,说学术知识也会照顾听者体验
blmlee
1个月前 上海
6
bro的网易云的ip属地已经在广东了,这不是入职腾讯是啥呢🤗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