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55分钟
播放:
207
发布:
5个月前
主播...
简介...
我们站着看了快三个小时,因为在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连5镑的站票都能离舞台最近。演员从你身边穿过,雨滴和飞机从头顶掠过,观众一边喝酒一边看戏,像回到了17世纪。
在这个能感受到“戏剧属于所有人”的剧场里,我们看的是一部男人写的、女人疯了、神死了的《The Crucible》。为什么发疯的总是女人?为什么一出关于巫术审判的剧,看起来像个三角恋爽文?
这一期,我们从剧院聊到剧本,集体歇斯底里、群众狂热、权力操控,当然还有艾比盖尔的“疯”、伊丽莎白的“忍”,以及一个中年男人的道德自我救赎。如果你也曾在舞台上看到现实,如果你也曾对经典剧本感到“哪里怪怪的”,这期一定要听下去!
【主播】
Zoe:戏剧博士在读,喜欢剧场的民主性
铎铎:电影市场打工人,初次打卡莎士比亚环球
【时间轴】
00:19 剧作背景与历史影射
- 从《熔炉》《萨勒姆的女巫》到《激情年代》,三种中文译名背后的意味与时代语境。
- 亚瑟·米勒(Arthur Miller)如何用戏剧影射麦卡锡主义?中国观众为何能感同身受?
05:26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Shakespeare's Globe)初体验
- 站票看戏到底是折磨还是惊喜?
- 剧场历史与文化民主: 1599年建成的剧场如何保留了“戏剧属于所有人”的理想?
16:04 《The Crucible》剧情梳理
- 从女孩跳舞到“恶魔附体”,第一幕与第二幕的情节张力。
- 审判、翻供、牺牲与拒绝认罪,第三幕与第四幕的高潮与终局。
30:44 为什么“发疯”的总是年轻女性?
- 从史实到戏剧的改编:约翰与艾比盖尔的关系是否合理?
- 通过三角恋推动剧情,抽象主题如何转化为真实共情
- “性别互换”想象实验
- 从戏剧到现实的重演 ——恐惧如何被操控为权力工具?
- 人性进步了吗?戏剧能否照见我们仍在重复的悲剧?
【关注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在英国看戏的经历,或发送到我们的邮箱:
如果这期节目触动了你,请订阅、转发或在各大平台留下你的想法。每一次互动都是我们继续探索的动力,让我们一起在创作的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声音。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