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理人来信】
文/Midee Liu
当「养生」成为全民刚需,保健品行业却陷入信任泥潭。
本期节目深度对话食品行业资深从业者、《大食话》主播「月月」,带我们潜入3800亿规模的保健品行业腹地:从全球原料争夺战到跨境供应链暗流,从FDA监管差异到直播间「体感营销」套路,揭秘保健品从实验室到消费者口袋的魔幻旅程——
在膳食补充剂赛道,中国供应链如何掌控全球原料命脉?
贸易战关税加征下,「以色列技术+中国制造」的跨国配方暗藏哪些风险?
维生素软糖是「功能食品」还是「糖衣陷阱」?
中美监管差异造就了怎样的市场怪象?
直播间「7天美白」神话背后,是科技赋能还是营销狂欢?
当AI配方遇上科学玄学,我们究竟是否应该为健康焦虑买单?
……
在这场硬核干货与生动案例兼备的对话中,既聚焦了宏观政策、最新趋势与供应链影响,又深入探讨了产品策略、实战要点与消费者教育——相信无论你是创业者、从业者还是消费者,都能从中找到理解 「健康经济」 的新视角:保健品不是万能灵药,但科学的健康管理,永远是对自己的长线投资。


【 时间线】
00:01:41 资深食品人「月月」的职业选择:从乳业巨头到保健品细分赛道的转型
00:05:13 供应链暗战:贸易战关税如何改写「中国原料,世界制造」的游戏规则?
00:10:35 六倍消费差之谜:中国人吃海参补营养,美国人吞维生素片?
00:20:55 保健品监管真空带:中国蓝帽子 VS. 美国 FDA 的生存法则
00:35:36 卖方 VS. 买方:中国的健康科普到底是谁在做?
00:51:14 直播间「体感营销」陷阱:拉肚子 = 减肥?发热 = 燃脂?
01:00:04 小红书某营养组织观察:证书背后的知识付费流量密码
01:16:55 以 Nutrafol 品牌为例:美国膳食补充剂市场及品牌策略分析
01:20:59 保健品市场教育与发展趋势探讨:AI 配方 + 跨境套利的双重风险链
【主播介绍】
艾勇 AY (新浪微博: @艾勇 ),个人播客:「A-log | 艾勇的声音日志」)传送门
- 映天下 | DTC Lab 创始人
- CPA中文播客社区联合发起人
- 《播客时代:用声音打造影响力》作者

【嘉宾介绍】
月莞柔
「大食话」主播,10 年食品产品开发方向从业者,现在主要从事营养保健食品,热衷探索食物背后的商业和产业内幕,链接行业和消费者,打破食客和产品之间的信息差。

【本期术语&关键词】
- 膳食补充剂
指通过口服补充剂形式摄入的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植物提取物等),用于弥补日常饮食不足,属于食品范畴而非药品,在中国常称为保健品。
- 特医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针对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人群设计的配方食品,需经严格临床验证,如术后康复或代谢疾病专用食品。
- 功能食品
指除基本营养功能外,具有调节身体机能等额外健康功效的食品,如叶黄素软糖、护肝片等。
- 低GI(血糖生成指数)
衡量食物引起血糖升高速度的指标,低GI食物适合控糖人群。
- 药食同源
中医理论中认为某些食物兼具药物功效,如人参、枸杞,可用于保健。
- 体感营销
是体验营销的重要分支,核心是通过调动消费者的感官体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创造沉浸式互动场景,从而影响其情感、认知及购买行为的营销模式。
- 蓝帽子
中国对保健食品的官方认证标志,需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审批。
-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负责监管美国食品、药品、保健品的政府机构,文中提及美国对保健品的宽松监管模式。
- 自然疗法
强调利用自然手段促进健康的疗法,如植物药、饮食调理,文中提及美国相关保健品流派。
- 功能医学
以个体为中心,通过营养、生活方式等干预解决健康问题的医学分支。
- 食育
关于食物知识、饮食文化的教育,如日本中小学的食物认知课程。
【主播其他节目】
品牌营销 | DTC Lab | 未来品牌之路
播客商业 | CPA超频对话 | 播客商业观察
【Staff】
制作监制:Midee Liu
后期制作:Midee Liu
【Space】
「超声播」播客网络 Beyondpod Netwok | BPN 录音室 上海 | 北京 | 广州 | 武汉 | 厦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