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周羽之,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哲学与音乐学双学士,深圳“聆芸音乐工作室”主理人,致力于音乐教学、人文通识教育及黑胶文化普及。
【内容介绍】
作为新艺术代表人物,捷克画家阿尔丰斯.穆夏的艺术世界,是由装饰性的花环、飞扬的长发、繁复华丽的植物图案、丰富的自然主义元素,及充满寓意的象征主义画面组成。他所处的年代,正是科学大发展导致的二次工业革命,城市化出现、全球殖民扩张,欧洲处于战前的”美好年代“,茨威格笔下“群星璀璨时”的“昨日世界“。 同时,也是欧洲各个民族意识觉醒,要求独立自主的年代。在这样的时代风潮下,艺术家的创作,灵感的汲取,也会回到他们自身的民族文化之中。
本期播客,我们结合当前深圳南山博物馆展出的《阿尔丰斯.穆夏——新艺术运动与1900巴黎世界博览会》,聊聊穆夏的生平、新艺术的特点、捷克民族乐派音乐家的作品,以及时代浪潮对艺术风格的巨大影响。
【时间轴】
02:46 穆夏的作品风格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07:09 穆夏的生平及所处的时代
15:49 什么是典型的“新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出现的时代背景
21:34 穆夏的“斯拉夫”民族主义情绪
27:34 捷克“民族乐派”三位作曲家及其作品:斯美塔那、德沃夏克、雅纳切克
59:50 音乐风格与时代思潮的关系
【相关资料】

阿尔丰斯.穆夏(Alphonse Mucha)1860-1939
”穆夏(Mucha)念作Mour'ha, 发音时,请用力颤动小舌,他正在占据巴黎。“———1897年法国《弄臣周刊》对他的报道。

穆夏为名演员莎拉.伯恩哈特主演的戏剧创作的海报,第一幅即为其成名作《吉斯蒙达》

“我们的根在林木之幽,泉水之侧,苔藓之上。”作为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的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艺术(Art Nouveau)运动是席卷欧洲和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涉及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比如建筑、家居、绘画、文学、戏剧、音乐和舞蹈。

穆夏晚年返回捷克,创作出带有强烈民族主义情绪的《斯拉夫史诗 Slav Epic》系列油画作品。

斯美塔那 (Bedřich Smetana) 1824-1884, 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Má vlast》为其代表作。他是第一位有意识地、系统性地在其音乐作品中运用捷克民间音乐元素并选取捷克民族题材的捷克作曲家。

德沃夏克(Antonín Dvořák)1841-1904 ,第一位获得世界声誉的捷克作曲家。他将大量波西米亚民间元素和古典主义的严谨格式、浪漫主义的丰富情感完美结合,创作出既有浓郁捷克风味,又被全世界听众理解和热爱的音乐。

雅纳切克(Leoš Janáček)1854-1928,常年采集故乡摩拉维亚的民歌,并观察民间语言和自然声响,其作品融入了大量的当地民俗音乐元素,并以现代作曲方式进行诠释。

深圳南山博物馆正在热展的《穆夏:新艺术运动与1900巴黎世界博览会》
【音乐】(按照出现顺序,点击链接聆听)
01 Smetana:Má vlast, No.2: Vltava(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第二乐章 伏尔塔瓦河)
02 Dvořák:Slavonic Dances, Op.72,No.2 in E Minor(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作品72,第二首)
03 Smetana: Má vlast,No.1:Vysehrad(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第一乐章 高堡)
04 Dvořák:Rusalka Song to moon(德沃夏克:水仙女,月亮颂)
05 Janáček:In the mist: I Andante(雅尼切克:在雾中,第一乐章)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无边古典乐(关注获取更多线下演出、沙龙及交流信息)
内容联系:[email protected]
节目制作:洪滟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