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27分钟
播放:
825
发布:
3天前
主播...
简介...
如果你有兴趣加入我们的育儿社群跟来自世界各地的父母交流经验,或参与42天告别焦虑育儿陪伴营计划,欢迎联系我们的小助理波妞微信:dearme_kiki
商业合作请标明来意微信:dearme_kiki 或邮件:[email protected]
本期内容
00:15 一位听友来信跟我们讲述孩子在与同伴社交被拒绝的经历,引发今天的主题: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以及如何应对社交中的冲突与挫败感
02:29 多数的父母面对孩子在社交中的挫败,会尝试开导孩子:没事,没关系,没什么大不了。但这往往会否认孩子的真实感受。
04:56 家长们第二种常见的做法是:“教”孩子如何社交,如何被他人接纳。而在孩子处在情绪受挫的当下,很难听进去这些建议。而“教”孩子社交的战术,如果不是建立在孩子感受的基础上,总是会有讨好别人的意味,让孩子更加焦虑被他人拒绝
07:06 社交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不是被他人接纳而获得自我价值,而是找到互相尊重的同频伙伴
09:25 处理孩子社交受挫的情绪怎么办?最简单的一步就是承认他们的感受。然后帮助孩子正确归因:被拒绝不是我不好,而是对方还没有准备好
11:06 另一个常见的社交问题是解决冲突:孩子争抢玩具,家长该怎么办?
12:38 面对孩子们的冲突,家长应该扮演信息传递者,而不是问题解决者
16:04 冲突不一定是负面的,可怕的,也可以是孩子们之间感情升温,锻炼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的契机
17:32 当今社会有很多不正确的社交观念:孩子要自信社牛,要有很多朋友,要最受欢迎,成为领导者,不怯场。而我们应当让孩子知道的是,友谊应当建立在平等尊重互相认可的基础上。
19:15 我们分享了自己之前在职场中作为i人的社交困境,以及通过把社交与自我价值之间关系剥离而获得自信自洽的内核
22:53 一些表面社牛,朋友圈子很广的人,在深度关系上是极度缺失的。比起培养社牛,更希望孩子能知道,任何深度关系都是建立在自我接纳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之下。尊重自己的感受,让自己感受到安全,比交多少个朋友更加重要
24:58 我们需要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认知:个人价值与朋友多少,圈子大小,是否被特定的人认可无关。
25:30 马斯洛的需求层及理论:社交需求建立是在安全需求之上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有害羞胆怯的表现时,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只有安全感被满足,才会有社交的能力
26:38 面对孩子社交胆怯,可以这样引导
关于42天告别焦虑陪伴营
这个夏天我们将用6周的时间带领大家一起学习科学的养育陪伴知识,以发展心理学,脑科学,父母效能训练的理论为基石拆解建立深度的亲子链接。在42天中,我们也为大家设计了每日正念觉察练习,与社群中的大家一起连接自己的内在小孩。群里也会定期线上线下答疑,跟一同参与的父母们学习交流。在Dear Me的安全空间里一起成长为松弛,有力量的父母
🎤本期主播
主播诗琰: 3岁男娃|CMU+MIT | 前华尔街投行+MBB咨询
主播Carolyn: 4岁+1岁 两个男娃|Cornell + MIT| 前四大咨询+硅谷大厂产品经理
👋互动方式
小红书:@Dear Me 不期而育
公众号:不期而育
听友群+v:dearme_kiki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于《不期而育》
《不期而育》是一档分享育儿理念,家庭成长,和自我觉醒的栏目。诞生于两位学霸妈妈诗琰和Carolyn每周的越洋电话,彼此倾听育儿过程中的烦恼,分享探求内心,自我成长的时刻。加入我们每周的闺蜜talk,聊聊带娃,家庭关系,育儿愈己的感悟。把这里当成我们的safe space,释放内心,聆听自我。感受来自好友的无条件接纳,获取最中肯的建议,彼此赋能,共同成长。跟我们一起,不予期待,松弛养育。
视觉设计:极个别同学
商业合作请标明来意微信:dearme_kiki 或邮件:[email protected]
本期内容
00:15 一位听友来信跟我们讲述孩子在与同伴社交被拒绝的经历,引发今天的主题: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以及如何应对社交中的冲突与挫败感
02:29 多数的父母面对孩子在社交中的挫败,会尝试开导孩子:没事,没关系,没什么大不了。但这往往会否认孩子的真实感受。
04:56 家长们第二种常见的做法是:“教”孩子如何社交,如何被他人接纳。而在孩子处在情绪受挫的当下,很难听进去这些建议。而“教”孩子社交的战术,如果不是建立在孩子感受的基础上,总是会有讨好别人的意味,让孩子更加焦虑被他人拒绝
07:06 社交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不是被他人接纳而获得自我价值,而是找到互相尊重的同频伙伴
09:25 处理孩子社交受挫的情绪怎么办?最简单的一步就是承认他们的感受。然后帮助孩子正确归因:被拒绝不是我不好,而是对方还没有准备好
11:06 另一个常见的社交问题是解决冲突:孩子争抢玩具,家长该怎么办?
12:38 面对孩子们的冲突,家长应该扮演信息传递者,而不是问题解决者
16:04 冲突不一定是负面的,可怕的,也可以是孩子们之间感情升温,锻炼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的契机
17:32 当今社会有很多不正确的社交观念:孩子要自信社牛,要有很多朋友,要最受欢迎,成为领导者,不怯场。而我们应当让孩子知道的是,友谊应当建立在平等尊重互相认可的基础上。
19:15 我们分享了自己之前在职场中作为i人的社交困境,以及通过把社交与自我价值之间关系剥离而获得自信自洽的内核
22:53 一些表面社牛,朋友圈子很广的人,在深度关系上是极度缺失的。比起培养社牛,更希望孩子能知道,任何深度关系都是建立在自我接纳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之下。尊重自己的感受,让自己感受到安全,比交多少个朋友更加重要
24:58 我们需要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认知:个人价值与朋友多少,圈子大小,是否被特定的人认可无关。
25:30 马斯洛的需求层及理论:社交需求建立是在安全需求之上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有害羞胆怯的表现时,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只有安全感被满足,才会有社交的能力
26:38 面对孩子社交胆怯,可以这样引导
关于42天告别焦虑陪伴营
这个夏天我们将用6周的时间带领大家一起学习科学的养育陪伴知识,以发展心理学,脑科学,父母效能训练的理论为基石拆解建立深度的亲子链接。在42天中,我们也为大家设计了每日正念觉察练习,与社群中的大家一起连接自己的内在小孩。群里也会定期线上线下答疑,跟一同参与的父母们学习交流。在Dear Me的安全空间里一起成长为松弛,有力量的父母
🎤本期主播
主播诗琰: 3岁男娃|CMU+MIT | 前华尔街投行+MBB咨询
主播Carolyn: 4岁+1岁 两个男娃|Cornell + MIT| 前四大咨询+硅谷大厂产品经理
👋互动方式
小红书:@Dear Me 不期而育
公众号:不期而育
听友群+v:dearme_kiki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于《不期而育》
《不期而育》是一档分享育儿理念,家庭成长,和自我觉醒的栏目。诞生于两位学霸妈妈诗琰和Carolyn每周的越洋电话,彼此倾听育儿过程中的烦恼,分享探求内心,自我成长的时刻。加入我们每周的闺蜜talk,聊聊带娃,家庭关系,育儿愈己的感悟。把这里当成我们的safe space,释放内心,聆听自我。感受来自好友的无条件接纳,获取最中肯的建议,彼此赋能,共同成长。跟我们一起,不予期待,松弛养育。
视觉设计:极个别同学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Laura111
3个月前
广东
3
反复听了并记下的话语:你不需要获得所有人的喜欢,也不需要跟所有人当朋友,朋友就是会来也会走,人的圈子就是会随着你的成长和格局不停地发生变化,而拒绝和朋友的离开,并不代表你不好或不受欢迎,你也不需要成为一个社牛才是所有人口中说的那种成功人士。
诗琰
3个月前
中国香港
0
感谢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