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74分钟
播放:
934
发布:
4个月前
简介...
|本期内容|
应评论区的要求,我们这期来聊一下刚刚上市的小鹏G7。
在小米YU7一周后上市的小鹏G7,同样瞄准了特斯拉Model Y,那么何小鹏要如何出牌?这款车的产品力如何?未来销量预期又是什么?关于这些疑问,我们在节目里聊了自己的看法。
再打一波小广告~
我们的同名节目也会在微博、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同步发布,欢迎关注和评论。
也欢迎关注@老干部张局爱开车及驾仕派联合创始人@杰克驾势说的全网平台个人号。
|时间戳和内容总结|
04:27 小鹏G7营销战略复盘
小鹏G7的营销战略分为四步:首先,通过提出七字头之争的概念,蹭小米YU7的热度,提升自身关注度。其次,单独发布AR-HUD追光全景抬头显示,利用与华为共同研发的亮点提前进行前置传播,增强行业存在感。第三,提前进行芯片传播,强调算力天花板的形象,提升科技旗舰档次。最后,在上市当天,通过频繁提及Model Y,绑定竞品,强调自身性价比优势。这些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效传达了产品力,吸引了中产家庭的关注。
08:15 小鹏G7上市营销策略分析
小鹏G7的上市营销策略借鉴了小米的模式,通过技术发布会和上市发布会两阶段展开,重点强调了与华为合作的AR-HUD追光全景影像技术,并在配置和算力上与特斯拉Model Y进行对比。此外,小鹏在颜值营销方面表现出色,吸引了众多颜值博主参与,提升了品牌形象。
11:26 小鹏汽车通过颜值博主营销策略破圈
对话围绕小鹏汽车在产品发布会中运用颜值博主进行营销策略展开讨论。通过大量邀请小红书等平台的博主,小鹏成功在社交媒体上破圈,提高了产品的曝光度和吸引力。此外,对话还提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强调了情绪价值的重要性,认为产品开发需兼顾科技、艺术和情绪。小鹏汽车在产品细节上强调人性化配置,如后排小桌板、磁吸纸巾盒和柔光化妆镜等,以提升用户体验,但在品牌情绪价值的表达上,与小米相比仍有差距。
14:51 小鹏G7与特斯拉Model Y产品力对比分析
本次讨论集中于小鹏G7与特斯拉Model Y的产品力对比。小鹏G7被视作特斯拉Model Y的平替版本,但其在价格、续航、空间及算力等方面均略胜一筹,尤其是其顶配版搭载的三颗图灵AI芯片,算力高达2250 tops,远超Model Y,形成显著的技术优势。尽管如此,小鹏G7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能否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与同级别竞争车型如阿维塔07和极氪7X相比,小鹏G7通过强化自身产品力和价格优势,旨在与特斯拉Model Y形成有力的竞争关系。
23:28 小鹏G7与竞品的座舱设计及产品力比较
参与者讨论了小鹏G7的座舱设计和用料,认为其相比竞品在某些细节上表现出色,尤其是麂皮顶棚和全系标配的配置让人印象深刻。他们还提到,尽管各品牌在用料和设计上相似,因为使用同样的供应商,但自研技术成为了区分产品力的关键。此外,讨论也涉及到了消费者对品牌和车型选择的冲动性以及品牌如何通过营销策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问题。
28:04 小鹏G7产品力与市场竞争力分析
对话围绕小鹏G7的产品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行了深入讨论,强调了在当前新能源SUV市场中,产品力需具备独特优势以吸引消费者。通过与小米YU7、乐道L60等品牌的对比,指出小鹏G7在智能化方面的亮点,以及在同级市场中的定位和挑战。同时,讨论了定价策略对销量表现的影响,认为定价是决定其市场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33:09 小鹏G7定价策略与特斯拉Model Y竞争分析
在小米预期发布后,小鹏G7的定价策略被讨论,认为其预售价虚高以抬升产品形象,实际瞄准特斯拉Model Y。小鹏G7通过赠送辅助驾驶软件等策略,吸引与Model Y竞争的用户,尤其是针对Model Y的潜在降价和配置调整。小鹏G7的定价逻辑在于全面对标Model Y,同时在智能驾驶、车机系统和空间等方面提供竞争优势,通过不同配置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尤其是在20万元价格段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38:21 小鹏G7定价策略与产品竞争力分析
小鹏G7通过巧妙的定价策略,在20到22万价格区间内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其核心优势在于高算力的自研图灵AI芯片,以及自研的自动驾驶技术,这些技术在交付时即可使用。小鹏通过使用两颗或三颗图灵AI芯片,不仅提升了车辆的自动驾驶能力,还增强了智能座舱的本地AI性能。此外,小鹏G7的硬件升级策略也给消费者留下了对未来技术升级的想象空间,进一步增强了品牌的科技形象和市场吸引力。
44:35 小鹏汽车的极致聚焦产品策略与AI芯片逻辑解析
讨论了小鹏汽车采用的极致聚焦产品策略,强调其配置一致性,仅在芯片和电池方面有所区分。进一步分析了小鹏使用三颗图灵AI芯片的逻辑,其中两颗用于自动驾驶,一颗用于座舱。详细解释了芯片在视觉语言行为大模型(VOA)和视觉学习模型(VLM)中的分工,以及如何通过深度学习和云端更新来提升自动驾驶能力。最后,指出AI加速芯片在座舱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本地AI模型的运行能力,还能够反哺自动驾驶功能。
51:56 小鹏汽车G7的定价策略与算力差异化竞争
小鹏汽车在G7这款SUV的定价策略上采用了先高后低的预期管理方式,同时简化了配置表,避免了过去车型的错误。G7强调算力作为L4自动驾驶的基础,通过自研芯片实现了算力的显著提升,旨在树立无人驾驶领先者的品牌形象。小鹏此举可能引领行业趋势,即将算力作为区分L3和L4自动驾驶级别的新标准,为小鹏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开辟新的赛道。
58:19 小鹏G7销量预测与技术优势分析
对话围绕小鹏汽车近期产品G7的销量预测展开,同时深入讨论了小鹏在软硬件一体化、算力需求及自研芯片方面的技术优势。参与者指出,虽然小鹏在算力和自研芯片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但G7面对的竞争市场异常激烈。因此,对于G7的销量,预测较为保守,认为稳定在5000台以上,乐观估计可突破1万台,强调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达到这样的销量已经是非常成功的。
01:03:00 小鹏G7能否复制P7爆款之路
小鹏G7被看作是小鹏在SUV领域最有潜力成为爆款的产品,基于小鹏在轿车领域的成功经验,特别是P7和M03的市场表现,预期G7在前期销量破万问题不大。尽管面临小米预期的竞争压力,但小米YU7交付延迟给予G7初期市场空间。稳定期销量预期在8000至1万辆之间,这在纯电SUV市场中已属难得。观点认为,8000辆销量是小鹏G7的一个下限要求,能够稳定在这个数据上,对于小鹏来说已经非常不错。
01:07:38 小鹏G7与G6、G9市场表现及预期分析
对话围绕小鹏汽车G7、G6和G9三款车型的市场表现、用户定位及预期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指出,如果小鹏G7的订单量能提升至8000到1万台之间,对G6的影响较小,因为两者定位不同,可以共同扩大小鹏的用户群。而G9面临较大压力,因其与G7的价差较大,且旗舰车型的自动驾驶能力未达预期。预计明年G9通过升级AI芯片和增加三排座位等改进后,将提升其在25到30万元市场区间的竞争力。此外,对话强调了月销过万并非易事,小鹏G7若能达到这一目标,将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能实现月销过万的车型并不多,尤其是新能源车型。讨论者鼓励理性看待销量预期,认为除了头部企业,第二梯队能实现这一成绩已属难得。
应评论区的要求,我们这期来聊一下刚刚上市的小鹏G7。
在小米YU7一周后上市的小鹏G7,同样瞄准了特斯拉Model Y,那么何小鹏要如何出牌?这款车的产品力如何?未来销量预期又是什么?关于这些疑问,我们在节目里聊了自己的看法。
再打一波小广告~
我们的同名节目也会在微博、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同步发布,欢迎关注和评论。
也欢迎关注@老干部张局爱开车及驾仕派联合创始人@杰克驾势说的全网平台个人号。
|时间戳和内容总结|
04:27 小鹏G7营销战略复盘
小鹏G7的营销战略分为四步:首先,通过提出七字头之争的概念,蹭小米YU7的热度,提升自身关注度。其次,单独发布AR-HUD追光全景抬头显示,利用与华为共同研发的亮点提前进行前置传播,增强行业存在感。第三,提前进行芯片传播,强调算力天花板的形象,提升科技旗舰档次。最后,在上市当天,通过频繁提及Model Y,绑定竞品,强调自身性价比优势。这些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效传达了产品力,吸引了中产家庭的关注。
08:15 小鹏G7上市营销策略分析
小鹏G7的上市营销策略借鉴了小米的模式,通过技术发布会和上市发布会两阶段展开,重点强调了与华为合作的AR-HUD追光全景影像技术,并在配置和算力上与特斯拉Model Y进行对比。此外,小鹏在颜值营销方面表现出色,吸引了众多颜值博主参与,提升了品牌形象。
11:26 小鹏汽车通过颜值博主营销策略破圈
对话围绕小鹏汽车在产品发布会中运用颜值博主进行营销策略展开讨论。通过大量邀请小红书等平台的博主,小鹏成功在社交媒体上破圈,提高了产品的曝光度和吸引力。此外,对话还提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强调了情绪价值的重要性,认为产品开发需兼顾科技、艺术和情绪。小鹏汽车在产品细节上强调人性化配置,如后排小桌板、磁吸纸巾盒和柔光化妆镜等,以提升用户体验,但在品牌情绪价值的表达上,与小米相比仍有差距。
14:51 小鹏G7与特斯拉Model Y产品力对比分析
本次讨论集中于小鹏G7与特斯拉Model Y的产品力对比。小鹏G7被视作特斯拉Model Y的平替版本,但其在价格、续航、空间及算力等方面均略胜一筹,尤其是其顶配版搭载的三颗图灵AI芯片,算力高达2250 tops,远超Model Y,形成显著的技术优势。尽管如此,小鹏G7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能否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与同级别竞争车型如阿维塔07和极氪7X相比,小鹏G7通过强化自身产品力和价格优势,旨在与特斯拉Model Y形成有力的竞争关系。
23:28 小鹏G7与竞品的座舱设计及产品力比较
参与者讨论了小鹏G7的座舱设计和用料,认为其相比竞品在某些细节上表现出色,尤其是麂皮顶棚和全系标配的配置让人印象深刻。他们还提到,尽管各品牌在用料和设计上相似,因为使用同样的供应商,但自研技术成为了区分产品力的关键。此外,讨论也涉及到了消费者对品牌和车型选择的冲动性以及品牌如何通过营销策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问题。
28:04 小鹏G7产品力与市场竞争力分析
对话围绕小鹏G7的产品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行了深入讨论,强调了在当前新能源SUV市场中,产品力需具备独特优势以吸引消费者。通过与小米YU7、乐道L60等品牌的对比,指出小鹏G7在智能化方面的亮点,以及在同级市场中的定位和挑战。同时,讨论了定价策略对销量表现的影响,认为定价是决定其市场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33:09 小鹏G7定价策略与特斯拉Model Y竞争分析
在小米预期发布后,小鹏G7的定价策略被讨论,认为其预售价虚高以抬升产品形象,实际瞄准特斯拉Model Y。小鹏G7通过赠送辅助驾驶软件等策略,吸引与Model Y竞争的用户,尤其是针对Model Y的潜在降价和配置调整。小鹏G7的定价逻辑在于全面对标Model Y,同时在智能驾驶、车机系统和空间等方面提供竞争优势,通过不同配置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尤其是在20万元价格段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38:21 小鹏G7定价策略与产品竞争力分析
小鹏G7通过巧妙的定价策略,在20到22万价格区间内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其核心优势在于高算力的自研图灵AI芯片,以及自研的自动驾驶技术,这些技术在交付时即可使用。小鹏通过使用两颗或三颗图灵AI芯片,不仅提升了车辆的自动驾驶能力,还增强了智能座舱的本地AI性能。此外,小鹏G7的硬件升级策略也给消费者留下了对未来技术升级的想象空间,进一步增强了品牌的科技形象和市场吸引力。
44:35 小鹏汽车的极致聚焦产品策略与AI芯片逻辑解析
讨论了小鹏汽车采用的极致聚焦产品策略,强调其配置一致性,仅在芯片和电池方面有所区分。进一步分析了小鹏使用三颗图灵AI芯片的逻辑,其中两颗用于自动驾驶,一颗用于座舱。详细解释了芯片在视觉语言行为大模型(VOA)和视觉学习模型(VLM)中的分工,以及如何通过深度学习和云端更新来提升自动驾驶能力。最后,指出AI加速芯片在座舱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本地AI模型的运行能力,还能够反哺自动驾驶功能。
51:56 小鹏汽车G7的定价策略与算力差异化竞争
小鹏汽车在G7这款SUV的定价策略上采用了先高后低的预期管理方式,同时简化了配置表,避免了过去车型的错误。G7强调算力作为L4自动驾驶的基础,通过自研芯片实现了算力的显著提升,旨在树立无人驾驶领先者的品牌形象。小鹏此举可能引领行业趋势,即将算力作为区分L3和L4自动驾驶级别的新标准,为小鹏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开辟新的赛道。
58:19 小鹏G7销量预测与技术优势分析
对话围绕小鹏汽车近期产品G7的销量预测展开,同时深入讨论了小鹏在软硬件一体化、算力需求及自研芯片方面的技术优势。参与者指出,虽然小鹏在算力和自研芯片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但G7面对的竞争市场异常激烈。因此,对于G7的销量,预测较为保守,认为稳定在5000台以上,乐观估计可突破1万台,强调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达到这样的销量已经是非常成功的。
01:03:00 小鹏G7能否复制P7爆款之路
小鹏G7被看作是小鹏在SUV领域最有潜力成为爆款的产品,基于小鹏在轿车领域的成功经验,特别是P7和M03的市场表现,预期G7在前期销量破万问题不大。尽管面临小米预期的竞争压力,但小米YU7交付延迟给予G7初期市场空间。稳定期销量预期在8000至1万辆之间,这在纯电SUV市场中已属难得。观点认为,8000辆销量是小鹏G7的一个下限要求,能够稳定在这个数据上,对于小鹏来说已经非常不错。
01:07:38 小鹏G7与G6、G9市场表现及预期分析
对话围绕小鹏汽车G7、G6和G9三款车型的市场表现、用户定位及预期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指出,如果小鹏G7的订单量能提升至8000到1万台之间,对G6的影响较小,因为两者定位不同,可以共同扩大小鹏的用户群。而G9面临较大压力,因其与G7的价差较大,且旗舰车型的自动驾驶能力未达预期。预计明年G9通过升级AI芯片和增加三排座位等改进后,将提升其在25到30万元市场区间的竞争力。此外,对话强调了月销过万并非易事,小鹏G7若能达到这一目标,将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能实现月销过万的车型并不多,尤其是新能源车型。讨论者鼓励理性看待销量预期,认为除了头部企业,第二梯队能实现这一成绩已属难得。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朱超_w9cW
4个月前
北京
0
感觉这集充值得好明显😂
湘江无边回头是岸
4个月前
湖南
0
驾仕说 主播 还是有不少基本商业常识的,比“开门造车”里的小仙女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