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2024 年中国外贸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进出口总值达到 43.85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5%,再创历史新高。然而,具体到各个城市,外贸表现却参差不齐,外贸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洗牌。

从总量上看,万亿外贸大市有七座,城市排名出现显著变化。深圳超越上海,重新夺回外贸第一城的宝座。2024 年,深圳出口额高达 2.8 万亿元,远超上海,进口额也快速增长,增速甚至高于出口,整体外贸规模达到 4.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6.4%。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上海进出口仅增长 1.3%,进口还有所下降。深圳外贸能在大基数上保持高增长,得益于其产业特色与经济结构。深圳的机电产品出口占据主导地位,占总出口额约七成,且增速可观。其中,传统电子产品以及 “新三样” 产品出口均保持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此外,深圳发达的民营经济和繁荣的跨境电商,也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
同在大湾区的佛山,却面临着外贸困境。2024 年,佛山进出口同比下降 16.2%,在 TOP20 外贸城市中增速垫底。其出口下滑尤为严重,机电产品、家具、陶瓷、塑料制品等优势产业出口均大幅下降。作为外向型城市,佛山经济受到较大冲击,GDP 增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佛山外贸失速,主要是因为出口过度依赖传统产业,在全球经济放缓、外部需求不振的情况下,传统产业出口承压。不过,佛山已意识到问题所在,将稳定外贸外资作为 2025 年经济工作重点,并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目标。
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外贸表现则大多良好。在深圳、惠州、江门、中山、珠海等城市的带动下,广东全省外贸增速达到 9.8%,展现出大湾区外贸的强劲活力。
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外贸表现分化。江苏、浙江、安徽的外贸增速均在 7% 左右,上海相对较低,仅为 1.3%。在城市层面,金华、南通、宁波增速超过 10%。其中,金华排名上升两位,挺进前十;宁波表现更为突出,超过东莞成为外贸第五城。宁波的港口优势显著,宁波舟山港吞吐量世界第一,为进出口提供了便利条件。其进口的主要产品包括原油、铜材、铝材等大宗商品,出口方面,机电产品和纺织纱线等产品表现良好。随着外贸的增长,宁波的经济排名也在上升,GDP 首次超过天津。而南京的外贸则面临压力,2024 年进出口下降 3.6%,主要问题在于进口下降明显。南京已提出要扩大有效需求,巩固经济回升态势,但在长三角外贸强市的竞争中,仍面临不小挑战。
中西部地区,成都的外贸表现格外亮眼。2024 年,成都进出口 8373 亿元,同比增长 12.1%,增速超过众多沿海城市。成都的外贸增长主要依靠进口,进口增速在进出口总额前五十城中位居榜首。从四川整体数据来看,机电产品是进口主力,这与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密切相关。成都虽地处内陆,但通过铁路和航空运输,提升了进出口能力,成都空港进出口值位列全国第三。除成都外,西安和武汉的外贸增速也较为可观,分别达到 14.5% 和 11.8%。而郑州、重庆、长沙等城市,虽增速相对较低,但相较于 2023 年已有明显改善。
2024 年中国城市外贸格局的变化,反映出各城市产业结构和发展思路的差异。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国内需求有待进一步提升的背景下,稳外贸外资成为各城市的重要任务。从各大城市 “两会” 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重庆提出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着力稳外贸外资;长沙表示要加强外贸主体培育,发展跨境电商。未来,各城市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提升开放水平,以应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在新的外贸格局中找准定位,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