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播客简介
本期克隆了 Acquird 播客 4年前 伯克希尔哈撒韦三部曲·第一部
本期节目是关于伯克希尔·哈撒韦系列的第一部分。作为全球市值前十中唯一的非科技公司,它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这一切的缔造者沃伦·巴菲特,却声称收购伯克希尔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投资错误,造成了高达两千亿美元的机会成本损失。本期节目将深入探讨这位“奥马哈的神谕”的早年岁月,揭示他如何从一个痴迷于数字的少年,成长为一代投资巨擘。我们将跟随他的脚步,回顾他一生中至少四次关键的认知迭代:从导师本·格雷厄姆的“捡烟蒂”策略,到在 GEICO 的投资中顿悟“浮存金”的魔力,再到从美国运通“色拉油丑闻”中认识到无形品牌的巨大价值。节目还将揭示他一怒之下买下伯克希尔这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的惊人故事,以及这个“错误”如何意外地催生了他最伟大的商业洞见。这不仅是巴菲特的个人成长史,更是一堂关于复利、人性和商业本质的大师课。
👨💼 本期主角
沃伦·巴菲特,被誉为“奥马哈的神谕”,历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他将一家濒临倒闭的新英格兰纺织厂——伯克希尔·哈撒韦,转变为一家庞大的控股公司帝国,旗下拥有 GEICO、金霸王、See's Candies 等众多知名企业,并持有苹果等公司的巨额股份。本期节目聚焦于他成为传奇之前的岁月,展现他作为一台“学习机器”是如何不断进化其投资哲学与商业思想的。
🌟 精彩内容
🚬 捡烟蒂投资法:宁要好价格的平庸公司
节目回溯了巴菲特早年深受其导师本·格雷厄姆影响的投资哲学。格雷厄姆的核心策略是寻找那些“死掉比活着更值钱”的公司,即公司的清算价值高于其市场价值。这种方法就像在街上捡起别人丢弃的、但或许还能免费抽上一口的“烟蒂”,追求绝对的安全边际,而非公司的成长性。
“查理·芒格后来说,他当时是在寻找‘好价格的平庸公司’,而不是‘好价格的伟大公司’。”
🦎 GEICO 的神启:发现“浮存金”的魔力
年轻的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时,在一个周六“闯入”GEICO 公司总部,与公司高管长谈四小时。这次经历让他顿悟了保险业的核心秘密——“浮存金”(Float)。他意识到,保险公司可以免费、无息地使用客户预付的保费进行投资,直到需要支付理赔为止。这笔巨大的、分散的、无抵押的资金,成为了他未来商业帝国最重要的基石。
“你是说,你有别人借给你的钱,而且是免费的,你可以用这些钱做点事,直到你需要用它为止?”
💳 色拉油丑闻:品牌是资产负债表上看不到的护城河
当美国运通因“色拉油丑闻”股价暴跌时,市场一片恐慌。巴菲特没有只看财报,而是亲自去街头巷尾做调研,发现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丝毫未减。他由此领悟到,强大的品牌是一种无形的、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量化的巨大资产,它构筑了企业最深的护城河。这是他超越格雷厄姆,开始理解“伟大公司”的关键一步。
“巴菲特真正认识到品牌所带来的防御性,也就是护城河,因为品牌不会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但它是一项巨大的资产。”
😡 史上最贵的错误:一怒之下买下伯克希尔
巴菲特投资生涯中最著名的决定,源于一次极不理性的情绪失控。因伯克希尔·哈撒韦的 CEO 在收购要约中以每股低了 12.5 美分的价格“欺骗”了他,巴菲特一怒之下决定买下整个公司并开除这位 CEO。他最终赢得了控制权,却也背上了一家毫无希望的纺织厂。
“所以我买了我的烟蒂,然后我试着去抽它...伯克希尔已经一口都不剩了。所以你嘴里只剩下一个湿乎乎的烟蒂。那就是一九六五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
🤦♂️ 错失英特尔:当“能力圈”成为认知牢笼
节目揭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巴菲特曾与英特尔联合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在同一所大学的董事会任职。他亲手批准了学院对英特尔的种子轮投资,但却因为“科技超出能力圈”的原则,让自己和他的合伙公司完美错过了这笔史上最伟大的投资之一。这深刻地展示了他著名的“能力圈”理论的另一面。
“我对半导体或集成电路的了解,和我对波兰甲虫交配习性的了解差不多。”
🌐 播客信息补充
翻译克隆自:Berkshire Hathaway Part I
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
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
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