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嘉宾是我的大学好朋友Emma。她从一个在一所常青藤大学里读经济学专业的别人家孩子,到大学毕业之后不顾家长强烈反对、在没有科班背景的前提下一步步成为纪录片导演。月薪只有5500,拍摄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堵村口拦村民只为能拍到短短几分钟的插秧画面。这背后是怎样酸甜苦辣的故事?
最打动我的是当Emma清楚地看到自己底层的目的,即使路径模糊,即使到处都是现实的坎儿,她那股对创作持续的动力和热情挡也挡不住。
而除了内在的动力,我也很好奇Emma是怎么具体把这份热爱付诸落地到现实中的。她提到的几个思路是不管想要进入什么路径模糊的新行业都很实用的:
1. 给自己一个试错的底线:给自己一个充分探索的时间期限,到了时间期限再重新审视理想与面包的取舍,和接下来方向的调整
2. 在底线之上,200%all-in认真投入到想要的探索中:直接跳入深水,而不是骑墙犹豫,以未来理想中工作的标准要求现在的自己
3. 现在能干什么具体的就先干起来:在探索一条模糊的、没有固定路径的事业时,能干什么就先干起来。即使不是科班出身,没有专业培训,也有很多在自己当下的认知范围内可以马上操作起来的行动。放下情绪内耗,投入到每天具体的行动中,想方设法把最小闭环在现实中测试起来,快速获得反馈。
因为这样实实在在的积累,和对于自己远超于同行的要求,对自己可以成功进入新行业的信心和底气油然而生。
时间轴:
02:49 大学时怎么从好孩子学的数学+经济变去学艺术史了?
09:16 就不干艺术领域的“靠谱”工作
10:34 怎么应对父母强烈的反对?
13:57 梦想破灭?刚当导演助理一个月就想走了
16:05 不是艺术创作科班出身,怎么主业搞创作?
19:35 怎么进入职业路径模糊的创作领域?
24:56 第一份导演工作月薪5500,如何应对金钱焦虑?
30:30 从零基础做导演,到给自己交卷,知道自己专业技能稳了
31:41 如何应对各种害怕?给自己设一个底线思维
33:57 纪录片导演典型的一天
38:25 堵着全村人的路我也要拍摄成
44:26 最难的那个时刻:梦寐以求放弃一切来做的事对一些人是很普通的
49:12 为什么从纪录片导演转型做教育创作?
54:15 创作的最高光时刻:真正打动了观众
59:35 对还没进入创作行业的自己有什么建议?
从小就是「别人家孩子」的你,名校毕业进入金融、法律、互联网大厂、咨询、或大型外企的精英行业,却日复一日做着「屎上雕花」的工作。你开始怀疑精英路径全职工作这个游戏的规则。
你对有情怀、真实与人产生深度链接、更有意义的工作感兴趣,比如教练、教育、公益、内容创作等。而这些行业没有标准路径,你不知道从何开始,往哪里走,一个人闷头读书、找方法,也上了不少课,但总是难以行动或者没有灵感。一个人探索抹黑前进感到很累,但难以把感兴趣的职业方向实实在在落地变成现实、跑通闭环。
如果你想要安全地创造忠于内心、同时照顾现实需求的人生和事业,我将在4月23日-24日(周三-四)分享2节限时免费的私房课《如何在光鲜主业以外,快速落地有影响力的新事业》, 不用裸辞降薪,不再只想不做,不后悔留遗憾。在安全旷野里,理想和面包,既要又要。
加主播Mandy微信zz68zhen, 留言【播客】,即可报名成功,精彩在另一头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