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2分钟
播放:
759
发布:
3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尼采的超人哲学,为何被一匹马彻底击溃?


你引以为傲的善良,会不会只是不敢与嫉妒?


如果强者和弱者都是陷阱,我们究竟该站在哪里?




——简介——


本期节目将侦破一桩思想史上的完美谋杀案:哲学家尼采为何会在都灵街头,因一匹被虐打的马而精神崩溃?


我们将深入尼采“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的核心,用他自己的理论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善良”背后,可能隐藏的“怨恨”与虚伪


随后,我们将揭晓那把来自过去的“凶器”——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一个关于“杀马”的噩梦。


通过一个无法辩驳的时间线索,我们将揭示,这并非一场谋杀,而是一份提前二十年就已写好的“死亡诊断书”。


最终,当“强者”与“弱者”的道德观双双崩塌后,我们将从东方智慧中,为您献上一剂名为“金刚慈悲”的解药,帮助我们在人性的废墟之上,找到真正的、完整的自我。


——时间戳——


03:14 一个死去的灵魂,如何完成一场完美的精神谋杀?


11:42 你发光,不是为了照亮谁,仅仅因为你是太阳。


15:21 既然我无法在现实中打败你,那我就在道德上宣判你的死刑。


21:27 你的善良,是丰盈还是恐惧?你的愤怒,是正义还是嫉妒?


26:07 在梦里,他就是那个抱着马头痛哭的、无能为力的小男孩。


31:36 这不是谋杀案,这是一份提前了二十年的死亡诊断书。


35:47 当你意识到你就是那匹马,你还能去做那个挥舞鞭子的人吗?


39:32 用尼采本人的手术刀,解剖尼采。


44:28 你不需要做选择,因为你同时是狼、羊、与人。


50:16 一种带着雷霆之力的温柔,一种怀着菩萨心肠的坚决。


——关键词与核心概念——


道德谱系 (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ity): 弗里德里希·尼采于1887年出版的哲学著作。该书通过谱系学的方法,探寻现代道德观念(特别是“善”与“恶”)的历史起源与心理动机,提出了“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的对立,并将“怨恨”(Ressentiment)视为“奴隶道德”产生的核心心理机制。


主人道德 (Master Morality): 源于尼采《道德谱系》的概念,指古代贵族或强者的价值体系。其特点是主动的、自我肯定的,强者首先从自身出发,将自己的品质(如力量、高贵、勇敢)定义为“善”,并视那些不具备这些品质的人或行为为次要的“坏”(bad),这是一种价值的创造。


奴隶道德 (Slave Morality): 源于尼采《道德谱系》的概念,指被压迫者或弱者的价值体系。其特点是被动的、反应性的,它首先将强者的品质和行为否定为“恶”(evil),然后才将与之相反的、有助于弱者生存的品质(如谦卑、同情、忍耐)定义为“善”。其根源是无法在现实中复仇而产生的“怨恨”心理。


怨恨 (Ressentiment): 尼采提出的一个核心心理学概念,特指一种由无力感和压抑感催生的精神状态。弱者由于无法直接反抗强者,其内心的嫉妒、仇恨和报复欲不断发酵,最终在精神层面完成对强者价值体系的颠覆与重估,是一种“想象中的复仇”。


都灵之马 (The Turin Horse): 指1889年1月3日发生在意大利都灵的标志性事件。尼采在卡洛·阿尔贝托广场看到一个马夫正在残酷地鞭打一匹马,他冲上前去抱住马的脖子痛哭,随后便精神崩溃。此事件被广泛视为尼采哲学活动的终结和他陷入长达11年疯癫状态的开端。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出自佛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其深层义理在于阐述大乘佛教的“空”(Śūnyatā)观。它意指,在终极实相中,能度化众生的“我”(主体)与被度化的“众生”(客体)皆无自性、并非实在。因此,“度尽众生”这一行为的完成,恰恰是建立在体悟到“我”与“众生”的分别相本不可得的基础之上,是对主客二元对立的根本超越。


——BGM——


极乐迪斯科配乐


Red Rock Riviera-British Sea Power


Whirling-In-Rags, 8 AM - Sea Power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