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141分钟
播放:
3,975
发布:
2天前
简介...
时光探宝人
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特聘专家,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冀开运
—时间轴—
00:00 波斯文明:新月与蔷薇的象征意义
对话探讨了波斯文明中‘新月’与‘蔷薇’的象征意义,新月代表伊斯兰文明的身份与文化,蔷薇象征波斯文明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展现了波斯文明在沙漠中的顽强与乐观。
04:02 伊朗高原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态的影响
伊朗高原作为欧亚大陆交通要道,其地理位置决定了伊朗文明的交往性,频繁的文明交流深刻塑造了伊朗文明的形态。从雅利安人的迁移到亚历山大的征服,再到阿拉伯穆斯林的伊斯兰化,以及蒙古和突厥语系王朝的影响,伊朗文明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留了自身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格局、政治格局、语言格局和宗教格局。
13:43 伊朗高原地理与文明发展关系探析
探讨了伊朗高原的地理位置对其文明发展的影响,包括英国和俄国的殖民影响、伊朗文明的传承性以及游牧文明在其文明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伊朗作为连接西亚、中亚和南亚的交通枢纽,其封闭性和开放性并存的地理特征,使得波斯文明得以延续。此外,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促进了游牧文明的发展,即使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游牧文化仍深刻影响着伊朗的社会生活。
22:42 伊朗高原地理环境与宗教文化发展关系探究
对话探讨了伊朗高原的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其宗教文化的发展,指出沙漠半沙漠气候促使人们思考终极力量,从而孕育出索尼亚斯教,对后来的一神教产生深远影响。伊朗文明通过信仰转变,特别是选择什叶派,强化了内部团结和国家统一。地理环境与文明发展形成互动,伊朗人民在适应自然的同时,也通过发明和创新突破自然局限,展现了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与突破。
28:59 伊朗文明定都迁都的历史与政治考量
对话深入探讨了伊朗文明中定都迁都的历史及其政治考量,从埃兰文明的苏萨到古波斯帝国的四都制,再到后世的迁都,这些决策均体现了对国家统一与治理的战略性思考。伊朗的定都迁都历史,与中华文明的首都变迁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文明在国家构建与维护统一过程中的独特智慧。
35:05 伊朗高原历史上首都变迁与文化复兴
对话探讨了从塞琉古王朝到伊尔汗王朝时期,伊朗高原上各王朝首都的选择及其背后的战略考量。强调了首都通常位于交通要道和绿洲城市,如巴格达、伊斯法罕等,这些城市不仅支撑了帝国的行政与军事需求,还促进了波斯文化的复兴与发展。特别是在阿拉伯帝国后期,波斯文化通过新波斯语和文学的兴起得到了显著的复兴,绿洲城市成为了文化繁荣的中心。
42:10 伊朗首都变迁与文明传承
对话探讨了伊朗历史上32个首都的频繁变迁,强调首都选址常在交通便利、财富集中的地点。伊斯法罕等城市作为帝国中心,见证了伊朗文明的传承与国家统一。近代以来,因外敌入侵,首都逐渐向伊朗高原内部退缩,德黑兰等绿洲城市成为防御重心,同时这些城市也成为了伊朗人心目中的文化圣地,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5:59 伊朗高原:文明交融的中介者角色
对话深入探讨了伊朗高原作为文明交融中介者的历史逻辑。从琐罗亚斯德教、景教、摩尼教的传播,到伊斯兰教与中华文明的融合,以及藏传佛教的影响,伊朗高原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通过历史文献和事实,揭示了伊朗高原如何成为欧亚路桥,促进了宗教、文化和物种的传播,展现了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独特地位。
53:15 藏族迁葬习俗与古波斯拜火教的联系
藏族迁葬习俗源于古波斯萨珊帝国的拜火教,该教认为尸体污染环境,故将尸体置于山顶让鸟类啄食。今日伊朗雅兹德仍有类似习俗。藏传佛教迁葬逻辑与拜火教相似,皆认为灵魂不灭,肉体可消。伊朗高原在文明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传播中药动植物,还将希腊雕刻艺术与佛教结合,形成犍陀罗艺术,影响中国佛教造像。伊朗文明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促进了其在世界历史中的中介作用,如维吾尔族字母的形成。
59:31 波斯文明的韧性与同化力: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融合
波斯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同化能力,即使面对外来征服者,如塞尔柱帝国、伊尔汗王朝及土库曼人建立的王朝,波斯文明仍能保持其底色并吸收融合外来文化。这些征服者因人数少、文化制度落后,不得不依赖波斯人的行政管理、文学艺术和税收体系,最终导致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融合,波斯文明成为主导。这一过程体现了波斯文明的包容性与先进性,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中文明交融的原理。
01:11:45 波斯文明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与选择性吸收
讨论了波斯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如何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选择性吸收外来文化,如伊斯兰文明、希腊文明等,形成了独特的文明形态。强调了波斯文明的包容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吸收原则,以及与中华文明在文化融合方面的相似性。同时指出,将伊朗历史简单类比为中国满汉关系是不准确的,伊朗文明的发展是多元并存且以波斯文明为主导的过程。
01:19:28 伊朗多民族统一国家与中华民族的相似性探讨
对话深入探讨了伊朗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特性,与中华民族的相似之处,包括共同的语言文化、历史上的非主体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国家、以及面对外部侵略时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伊朗各民族虽有方言和饮食习惯的差异,但在国家认同、法律和教育等方面高度统一,特别是在面对外来侵略时展现出的团结一致。此外,伊朗的少数民族在公开场合普遍使用波斯语,体现了多民族统一国家内部的和谐共处。
01:23:33 伊朗近500年边疆治理与中央地方互动
探讨了近500年来伊朗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政策,包括军事控制、联姻、人质制度、任命边疆少数民族为官、行政区划分而治之等方法,以及中央与地方的互动模式。指出伊朗的治理制度相对中华文明较为粗糙,但总体上保持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稳定。强调了伊朗中央与边疆、农业区与游牧区之间的密切互动,以及通过财富、税收、官员任命等方式实现的控制与分权。
01:32:58 伊朗为何选择什叶派伊斯兰教
对话探讨了伊朗从琐罗亚斯德教转向伊斯兰教,尤其是什叶派的原因。651年,萨珊帝国被阿拉伯穆斯林击败后,伊朗人改信伊斯兰教,因其提倡人人平等,且更简单朴素。然而,波斯人仍感被阿拉伯统治者歧视,因此更倾向于支持什叶派,认为只有先知穆罕默德的直系后代才有资格领导穆斯林社团,这与波斯人传统的王室血统观念相契合,从而在伊朗高原上逐渐形成了对什叶派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01:46:54 什叶派与伊朗民族的融合历程
对话讲述了1501年至1736年间,撒保维王朝如何通过236年的官方化运动,将伊朗高原大部分居民转化为什叶派信徒。这一过程包括改写家族历史以增强统治合法性,强制改变军队信仰,以及通过教育和宗教活动推广什叶派信仰。最终,什叶派与伊朗民族深度绑定,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与政治认同。
01:52:12 什叶派与伊朗民族认同的融合历程
对话探讨了什叶派在伊朗高原上经过236年的宣传教育,如何与伊朗民族认同、民族主义及波斯历史文化文学高度融合,成为伊朗爱国主义的核心。这一过程不仅强化了伊朗与周边穆斯林国家的界限,也促进了伊朗多民族统一主权国家的形成,同时展现了宗教与世俗权力在历史进程中的复杂互动。
01:56:39 伊朗什叶派文化与爱国主义的深度融合
对话探讨了伊朗什叶派文化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深度融合,以及这种融合如何通过宗教节日和习俗塑造伊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强调了500年来什叶派信仰对伊朗社会的深刻影响,以及在全球化时代下,宗教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挑战。
02:04:14 伊朗文化与旅游深度解析
对话围绕伊朗的什叶派宗教与民族认同、波斯文明的反抗精神及伊朗丰富的旅游资源展开。强调了伊朗在民族主义与宗教信仰上的紧密联系,以及旅游时的安全建议、风俗习惯遵守和经济实惠的旅游成本,为计划前往伊朗的游客提供了详尽的指导。
02:14:10 伊朗旅游攻略与文化体验分享
对话围绕伊朗旅游展开,介绍了中国游客可通过旅行社或自由行方式前往,特别提到了德黑兰的青年旅社住宿性价比高,以及伊朗的华人餐厅和当地特色美食。推荐参观德黑兰博物馆、伊斯法罕王宫等文化遗址,并建议携带小礼物增进与当地人的交流。强调伊朗对中国游客免签政策,旅游成本相对较低,且安全形势良好。同时,分享了学习基础波斯语对旅行的帮助,以及伊朗作为文明古国的文化魅力和与中华文明的相似性。
本期节目配套书籍推荐:
本期节目的相关资料,依旧会发在听友群里,想进群的朋友+v mmcg1011 联系进群
豆瓣: 《门道》在豆瓣播客 欢迎大家给出豆瓣评分
小红书:门道小藏
即刻 :小藏 门道儿
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
粉丝群:+微信 mmcg1011
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门道‘》音频刚刚也入驻了微博,欢迎来敲门)
—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
总策划:王卫刚
制作人:李汨汨
学术总顾问:沈旸
音频制作:陆正国 梁跃
视觉设计:赵月茹
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特聘专家,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冀开运
—时间轴—
00:00 波斯文明:新月与蔷薇的象征意义
对话探讨了波斯文明中‘新月’与‘蔷薇’的象征意义,新月代表伊斯兰文明的身份与文化,蔷薇象征波斯文明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展现了波斯文明在沙漠中的顽强与乐观。
04:02 伊朗高原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态的影响
伊朗高原作为欧亚大陆交通要道,其地理位置决定了伊朗文明的交往性,频繁的文明交流深刻塑造了伊朗文明的形态。从雅利安人的迁移到亚历山大的征服,再到阿拉伯穆斯林的伊斯兰化,以及蒙古和突厥语系王朝的影响,伊朗文明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留了自身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格局、政治格局、语言格局和宗教格局。
13:43 伊朗高原地理与文明发展关系探析
探讨了伊朗高原的地理位置对其文明发展的影响,包括英国和俄国的殖民影响、伊朗文明的传承性以及游牧文明在其文明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伊朗作为连接西亚、中亚和南亚的交通枢纽,其封闭性和开放性并存的地理特征,使得波斯文明得以延续。此外,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促进了游牧文明的发展,即使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游牧文化仍深刻影响着伊朗的社会生活。
22:42 伊朗高原地理环境与宗教文化发展关系探究
对话探讨了伊朗高原的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其宗教文化的发展,指出沙漠半沙漠气候促使人们思考终极力量,从而孕育出索尼亚斯教,对后来的一神教产生深远影响。伊朗文明通过信仰转变,特别是选择什叶派,强化了内部团结和国家统一。地理环境与文明发展形成互动,伊朗人民在适应自然的同时,也通过发明和创新突破自然局限,展现了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与突破。
28:59 伊朗文明定都迁都的历史与政治考量
对话深入探讨了伊朗文明中定都迁都的历史及其政治考量,从埃兰文明的苏萨到古波斯帝国的四都制,再到后世的迁都,这些决策均体现了对国家统一与治理的战略性思考。伊朗的定都迁都历史,与中华文明的首都变迁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文明在国家构建与维护统一过程中的独特智慧。
35:05 伊朗高原历史上首都变迁与文化复兴
对话探讨了从塞琉古王朝到伊尔汗王朝时期,伊朗高原上各王朝首都的选择及其背后的战略考量。强调了首都通常位于交通要道和绿洲城市,如巴格达、伊斯法罕等,这些城市不仅支撑了帝国的行政与军事需求,还促进了波斯文化的复兴与发展。特别是在阿拉伯帝国后期,波斯文化通过新波斯语和文学的兴起得到了显著的复兴,绿洲城市成为了文化繁荣的中心。
42:10 伊朗首都变迁与文明传承
对话探讨了伊朗历史上32个首都的频繁变迁,强调首都选址常在交通便利、财富集中的地点。伊斯法罕等城市作为帝国中心,见证了伊朗文明的传承与国家统一。近代以来,因外敌入侵,首都逐渐向伊朗高原内部退缩,德黑兰等绿洲城市成为防御重心,同时这些城市也成为了伊朗人心目中的文化圣地,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5:59 伊朗高原:文明交融的中介者角色
对话深入探讨了伊朗高原作为文明交融中介者的历史逻辑。从琐罗亚斯德教、景教、摩尼教的传播,到伊斯兰教与中华文明的融合,以及藏传佛教的影响,伊朗高原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通过历史文献和事实,揭示了伊朗高原如何成为欧亚路桥,促进了宗教、文化和物种的传播,展现了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独特地位。
53:15 藏族迁葬习俗与古波斯拜火教的联系
藏族迁葬习俗源于古波斯萨珊帝国的拜火教,该教认为尸体污染环境,故将尸体置于山顶让鸟类啄食。今日伊朗雅兹德仍有类似习俗。藏传佛教迁葬逻辑与拜火教相似,皆认为灵魂不灭,肉体可消。伊朗高原在文明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传播中药动植物,还将希腊雕刻艺术与佛教结合,形成犍陀罗艺术,影响中国佛教造像。伊朗文明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促进了其在世界历史中的中介作用,如维吾尔族字母的形成。
59:31 波斯文明的韧性与同化力: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融合
波斯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同化能力,即使面对外来征服者,如塞尔柱帝国、伊尔汗王朝及土库曼人建立的王朝,波斯文明仍能保持其底色并吸收融合外来文化。这些征服者因人数少、文化制度落后,不得不依赖波斯人的行政管理、文学艺术和税收体系,最终导致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融合,波斯文明成为主导。这一过程体现了波斯文明的包容性与先进性,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中文明交融的原理。
01:11:45 波斯文明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与选择性吸收
讨论了波斯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如何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选择性吸收外来文化,如伊斯兰文明、希腊文明等,形成了独特的文明形态。强调了波斯文明的包容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吸收原则,以及与中华文明在文化融合方面的相似性。同时指出,将伊朗历史简单类比为中国满汉关系是不准确的,伊朗文明的发展是多元并存且以波斯文明为主导的过程。
01:19:28 伊朗多民族统一国家与中华民族的相似性探讨
对话深入探讨了伊朗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特性,与中华民族的相似之处,包括共同的语言文化、历史上的非主体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国家、以及面对外部侵略时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伊朗各民族虽有方言和饮食习惯的差异,但在国家认同、法律和教育等方面高度统一,特别是在面对外来侵略时展现出的团结一致。此外,伊朗的少数民族在公开场合普遍使用波斯语,体现了多民族统一国家内部的和谐共处。
01:23:33 伊朗近500年边疆治理与中央地方互动
探讨了近500年来伊朗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政策,包括军事控制、联姻、人质制度、任命边疆少数民族为官、行政区划分而治之等方法,以及中央与地方的互动模式。指出伊朗的治理制度相对中华文明较为粗糙,但总体上保持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稳定。强调了伊朗中央与边疆、农业区与游牧区之间的密切互动,以及通过财富、税收、官员任命等方式实现的控制与分权。
01:32:58 伊朗为何选择什叶派伊斯兰教
对话探讨了伊朗从琐罗亚斯德教转向伊斯兰教,尤其是什叶派的原因。651年,萨珊帝国被阿拉伯穆斯林击败后,伊朗人改信伊斯兰教,因其提倡人人平等,且更简单朴素。然而,波斯人仍感被阿拉伯统治者歧视,因此更倾向于支持什叶派,认为只有先知穆罕默德的直系后代才有资格领导穆斯林社团,这与波斯人传统的王室血统观念相契合,从而在伊朗高原上逐渐形成了对什叶派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01:46:54 什叶派与伊朗民族的融合历程
对话讲述了1501年至1736年间,撒保维王朝如何通过236年的官方化运动,将伊朗高原大部分居民转化为什叶派信徒。这一过程包括改写家族历史以增强统治合法性,强制改变军队信仰,以及通过教育和宗教活动推广什叶派信仰。最终,什叶派与伊朗民族深度绑定,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与政治认同。
01:52:12 什叶派与伊朗民族认同的融合历程
对话探讨了什叶派在伊朗高原上经过236年的宣传教育,如何与伊朗民族认同、民族主义及波斯历史文化文学高度融合,成为伊朗爱国主义的核心。这一过程不仅强化了伊朗与周边穆斯林国家的界限,也促进了伊朗多民族统一主权国家的形成,同时展现了宗教与世俗权力在历史进程中的复杂互动。
01:56:39 伊朗什叶派文化与爱国主义的深度融合
对话探讨了伊朗什叶派文化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深度融合,以及这种融合如何通过宗教节日和习俗塑造伊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强调了500年来什叶派信仰对伊朗社会的深刻影响,以及在全球化时代下,宗教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挑战。
02:04:14 伊朗文化与旅游深度解析
对话围绕伊朗的什叶派宗教与民族认同、波斯文明的反抗精神及伊朗丰富的旅游资源展开。强调了伊朗在民族主义与宗教信仰上的紧密联系,以及旅游时的安全建议、风俗习惯遵守和经济实惠的旅游成本,为计划前往伊朗的游客提供了详尽的指导。
02:14:10 伊朗旅游攻略与文化体验分享
对话围绕伊朗旅游展开,介绍了中国游客可通过旅行社或自由行方式前往,特别提到了德黑兰的青年旅社住宿性价比高,以及伊朗的华人餐厅和当地特色美食。推荐参观德黑兰博物馆、伊斯法罕王宫等文化遗址,并建议携带小礼物增进与当地人的交流。强调伊朗对中国游客免签政策,旅游成本相对较低,且安全形势良好。同时,分享了学习基础波斯语对旅行的帮助,以及伊朗作为文明古国的文化魅力和与中华文明的相似性。
本期节目配套书籍推荐:
本期节目的相关资料,依旧会发在听友群里,想进群的朋友+v mmcg1011 联系进群
豆瓣: 《门道》在豆瓣播客 欢迎大家给出豆瓣评分
小红书:门道小藏
即刻 :小藏 门道儿
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
粉丝群:+微信 mmcg1011
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门道‘》音频刚刚也入驻了微博,欢迎来敲门)
—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
总策划:王卫刚
制作人:李汨汨
学术总顾问:沈旸
音频制作:陆正国 梁跃
视觉设计:赵月茹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无聊的猪
2周前
江苏
5
11:25 不太明白,蒙古人征服波斯,怎么就把中华文化带到波斯了?
走音Ing
2周前
广东
4
这位专家的论断有谄媚的味道。和中华文明捆绑起来,歌颂波斯是为了彰显中华的纯血
走音Ing
2周前
广东
2
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实在无法听完
林溪夕
2周前
山西
2
🛋🛋🛋
知鱼先生
2周前
湖北
2
34:55 这跟咱们的四时捺钵一毛一样啊!游牧民族果然有相通性。
Darcyz
1周前
北京
1
西安碑林有一块大秦景教中国流行碑 说明了远道而来的最初
努力学习but三分钟热度
4天前
福建
1
2:18:21 建议真的非常详细而且接地气!教授非常平易近人!
未月明
2周前
浙江
1
33:19 跟辽差不多
未月明
2周前
浙江
1
1:37:30 拜火教也是种性制 不愧是雅利安人 跟印度的种性制有关系吗
劲草南风
1周前
上海
1
冀老师太有趣了,被一个个问题问的热血澎湃,那种热爱真的快要溢出来了!
元气满满呀
2周前
北京
1
第二
RyanLiu
2周前
山东
1
第一次这么靠前
12312981
2周前
日本
1
开听!
阿航哥
1周前
广东
1
主观,卖弄,没有交流的课比较干涩。
文明现场场长
1周前
浙江
1
42:11 宝藏姐姐好像是想打断探宝人了……
霸王吮指原味麦旋风
2周前
江苏
1
暑假刚看了南博的特展新月与蔷薇,来复习一下
夏天之山
1周前
北京
0
教授讲的不太好,完全是上课的讲法,太干了,不适合播客。而且结论下的很武断,缺乏支撑。
HD60011i
1周前
四川
0
很干,很爽,酣畅淋漓
大风歌大棚菜
5天前
湖南
0
00:01 谢谢。
不爱吃面爱吃卤煮
1周前
海南
0
来了
財迷南瓜
2周前
甘肃
0
文明的交织,碰撞,不在于表面征服而在于㡳层的角逐!
未月明
2周前
浙江
0
👍
未月明
2周前
浙江
0
09:39 今天还有琐罗亚斯德教啊
鼠山骑虾
1周前
北京
0
突然有一个想法,或者是疑问,就是现在的这个剪辑软件有没有智能到自动剪掉这些口屁,比如这个那个这样的一些口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