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8分钟
播放:
461
发布:
2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大家好,这里是睡了么💤 第26期:
—— 聊聊寄宿生活里的成长、孤独与连接
当我们背上行囊走进学校宿舍,意味着他们第一次要在 “不叫家” 的地方开始学习和生存 。便开始了既要自己拧干滴水的衣服、在半小时内搞定洗澡吃饭,也要面对集体生活里的摩擦、分离和焦虑,还要在陌生环境里找到可以依靠的朋友。这一条升级打怪的任务清单,也是一场走出安全区的冒险。
本期我们邀请到寄宿学校的资深心理老师又又,在真实案例与理性分析中,一起找寻寄宿生活里的核心答案:真正的生存,从来不是被迫适应,而是在规则里守住自我,在距离中保持连接。
shownotes:
07:48 孩子第一次住校是开心还是担心
12:24 寄宿常见困难
17:03 低龄寄宿是否失去童年乐趣?
23:37 寄宿中的委屈如何排解?
35:37 小学vs初中寄宿差异
37:41 各年级矛盾焦点
47:02 家长支持的核心:
连接感:让孩子知道有人始终亮着一盏灯,他才能勇敢走远。
49:01 无论是否寄宿,亲子间的在场才是关键。
54:39 寄宿(历经的)轮回 vs 强迫性重复
📌 互动邀请
你有过寄宿经历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或困惑!也可通过邮箱/公众号联系我们,期待与你聊聊“叛逆”与“成长”~
嘉宾介绍:
又又
西南大学,运动训练及应用心理学双学位
国家二级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一级教师
糖心理*KY两年制心理咨询师培训项目
《张沛超-从“厌学休学”到“自伤自杀”,谈青少年心理问题》培训;
《李松蔚-用系统工作:给学校心理老师的系统式思维工作坊》培训;
持续接受个人体验及督导
睡了么💤【Staff】
主播|@姜姜 @S
嘉宾| @又又
文案|姜姜
剪辑|S
【互动方式】
微信服务号:睡了么zZz
邮箱:[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哄哄_r1uc
1个月前 河南
1
我从小学开始寄宿直到大学毕业。没觉得失去童年,过程中没觉得委屈,反而看到更文明社会的新鲜。以及根深蒂固地培养了我某些集体主义,助人精神。前两天我顺手帮上坡的三轮车老奶奶推车,我对象居然说,没必要吧,她有自己的子女,她又没说需要帮助。这就是两种文化教育出来的反应。 我弟从小学中段开始寄宿,从骂人,变成了会好好说话解决。总之就是环境变了,他就为了适应环境而变好了。 但是我到了中年,有一个感觉越来越清晰,就是,我不是父母养大的,我是自己长大的。一方面在说我没有归属感,孤独,另一方面在说这个客观现实,我不能人生不寄宿再经历一遍,所以我确实不知道如果当时不寄宿,后来的我会更好还是更糟。我猜不寄宿,我可能也会有一些其他的困境和遗憾。 成年后我跟父母矛盾非常大。我很多年无法理解这种矛盾,后来觉得,因为没在一起常年生活,相互不了解吧。听到这一期,又又的分享,一个成人近距离看到的寄宿生活,对我有帮助。
伤心的人会听播客
4周前 浙江
0
37:08 回听,在社会和制度背景下的对寄养对孩子影响的讨论令我心塞,小孩子受到的影响是多方位的不确定的🥲
伤心的人会听播客
2个月前 浙江
0
好棒 少有人做的播客主题
哄哄_r1uc
1个月前 河南
0
想听又又分享更多话题,一线有经验,听起来很爽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