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9分钟
播放:
9,302
发布:
5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这会是一个小的子系列,而这一篇是系列的第一集


00:35

第一次全球化终结、一战爆发、1920年代资本主义复苏 → 大萧条 → 欧洲“第三条道路”崛起(法西斯主义)背景介绍


01:34

本系列将用3-5期讨论大萧条后的经济政治演变;本期聚焦1927-1935年纳粹德国的经济转型


02:23

聚焦沙赫特——纳粹时期关键金融家,对比日本的高桥是清


04:44

第二部分:纳粹的政治承诺与经济复苏假象

希特勒如果1935年去世,可能被认为是德国“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05:04

第三部分:民粹主义如何与金融结合


05:38

纳粹获得支持的群体构成(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


06:34

左派(社民党与德共)分裂,互为敌人,低估纳粹崛起威胁


08:51

革命路径之争:激进革命 vs 渐进改良 → 导致左翼分裂与失败


10:13

纳粹成功的核心在于统一口号与动员力强


11:06

右派变激进:中产阶级因大萧条失落“现代性”,开始转向极端


13:45

现代性的崩塌:对未来不再抱希望 → 投向法西斯


15:04

为什么保守中产放弃保守主义,支持“第三条道路”


17:02

纳粹宣传:将社会矛盾归咎犹太人与国际掠夺


19:35

麦克介绍纳粹经济政策如何兑现政治承诺


20:02

“平庸之恶”与“温水煮青蛙”的社会氛围


22:03

德国战后经济困境远甚其他国家,民众极度绝望(desperation)


23:41

纳粹通过承诺结束紧缩,开启大规模宣传与国有投入


25:35

纳粹宣传机器:雅利安神话 + 支持消费 + 反犹叙事


28:18

大萧条中的紧缩反而推高纳粹支持率 → 沙赫特登场


29:02

布吕宁的财政紧缩计划的道德困境 vs 现实失效


31:08

奥派经济学的问题:只重经济周期,不重社会心理


32:45

罗斯福 vs 纳粹:同为“大政府干预”,但机制截然不同


33:32

麦克初识沙赫特与纳粹经济政策的回忆


35:22

失业率数据操纵:女性与非雅利安人被排除就业统计


36:29

沙赫特推出“新计划”:贸易管制、外汇管制、双边协定


41:02

SAR制度:对弱国出口商的强制货币体系


42:06

梅福券机制详解:相当于商票,实为财政隐性融资


43:52

梅福券 ≈ 国家级庞氏骗局,但短期成功支撑军备扩张


44:57

沙赫特智商140,获纽伦堡审判豁免


47:11

核心分野:谁承担融资成本 → 德国全民 vs 美国富人


48:21

罗斯福“刀刃向内”:对富人征税,财政收入再平衡


51:16

美国消费循环、生产结构多元化,是其可持续之关键


53:37

罗斯福新政的企业受益者遍布各行业(可口可乐、午餐肉等)


54:36

纳粹经济奇迹的本质是建立在扩张战争基础上


55:22

德国国情与美国不同,罗斯福有政治资源与底层支持


57:12

罗斯福是“美国的原始股东”,纳粹是德国的暴发户


59:59

希特勒需持续激进化;罗斯福可以做均衡与妥协


1:03:34

苏德战斗意志差异 → 纳粹模式不可持续


1:05:30

纳粹经济受益者至今仍存在:奔驰、宝马、保时捷、Hugo Boss、莱茵金属等


1:07:50

雅利安福利 = 犹太人、妇女等群体的损失 + 全体金融系统负担


1:08:30

沙赫特意识不可持续性但无力阻止 → 战时经济由格林接手


1:09:16

结语:改革方式与目标区分法西斯与非法西斯的根本——刀刃指向哪里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