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9分钟
播放:
15
发布:
2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开启瓷器纹饰的神秘之旅


在历史的长河中,瓷器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瓷器上的纹饰,更是宛如一部无言的史书,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匠心。从古朴的原始彩陶纹饰,到华丽的明清官窑瓷器图案,它们或是描绘着自然的花鸟鱼虫,或是展现着神话传说中的奇幻世界,又或是记录着当时社会的生活百态,无不诉说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踏入这充满神秘与魅力的瓷器纹饰世界,去揭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精彩篇章,探寻其中隐藏的美学奥秘与文化密码 ,首先,我们将聚焦于一种极为精妙的构图技法 —— 开光。


从 “眼花缭乱” 到 “一眼聚焦”:开光的神奇魅力


当我们面对一件纹饰繁复的瓷器时,是否曾有过那种仿佛置身于绚烂花海,却一时不知从何处欣赏起的迷茫?这时候,开光技法就如同一位神奇的向导,巧妙地化解了这一难题。是在瓷器表面精心勾勒出一个特定形状的区域,如同开辟出一扇扇别具一格的 ‘小窗’ 或 ‘画框’。这种技法的核心目的是在密布锦地纹的‘背景墙’上,创造出一个视觉焦点区域,让主题纹饰得以清晰、突出地呈现。


先来说说突出重点的奇妙效果。想象一下,有一件瓷器,周身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缠枝莲纹,那繁复的线条和图案交织在一起,如同一片茂密的丛林。倘若此时,只是随意地在这片 “丛林” 中添上一只小鸟,这小鸟很容易就会被这纷繁的背景所淹没,难以吸引人们的目光。但要是运用开光技法,在这缠枝莲纹的锦地上,开辟出一个圆形的 “小窗口”,将小鸟绘制在其中,那情形就截然不同了。这个 “小窗口” 就像舞台上的聚光灯,瞬间照亮了小鸟,让它成为整个画面的焦点,牢牢地抓住我们的视线 ,使我们能够清晰地欣赏到小鸟灵动的姿态和细腻的羽毛。


再看看分隔画面的独特作用。以元青花人物故事罐为例,这些罐子往往体型较大,需要承载丰富的故事内容。古人巧妙地运用菱花形的开光,将罐身分隔成不同的区域。在一个开光区域里,生动地描绘着 “三顾茅庐” 的场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神态动作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他们恳切的交谈;而在另一个开光区域,则呈现出 “萧何月下追韩信” 的紧张情节,萧何策马狂奔的急切模样跃然眼前。如此一来,不同的故事在各自的开光 “舞台” 上精彩上演,整个画面丰富而有序,就像一部精彩的连环画册,让我们可以有条不紊地领略其中的故事脉络。


最后,不得不提增加层次感所带来的独特美感。当开光技法运用在瓷器上时,瓷器表面立刻就有了里外、主次之分,仿佛一幅富有层次感的立体画卷。比如一件清乾隆时期的粉彩大瓶子,瓶身以细密繁复的胭脂红凤尾纹锦地为背景,如同一片绚丽的彩霞。而在这片锦地上,开设了几个洁白的大 “窗户”,窗户里绘制着清雅的山水人物。窗外的热闹繁华与窗内的宁静淡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静一动,一雅一俗,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瓷器的装饰效果更加生动活泼,充满了艺术感染力,完美地展现了清代宫廷追求富丽堂皇与精益求精的审美意趣 。


千变万化的 “框景” 世界


古人在运用开光技法时,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将这小小的 “框景” 世界打造得丰富多彩。常见的开光形状多种多样,令人目不暇接。


最为基础的便是圆光和方开光 。圆光,以其圆润流畅的线条,给人一种柔和、圆满的感觉,仿佛一轮明月高悬,寓意着团圆与美好 ;方开光则以其规整的形态,展现出一种端庄、稳重的气质,体现了古人对秩序和规范的追求。它们看似简单,却在瓷器装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常作为承载经典图案的载体,如圆形开光内绘制寓意吉祥的龙凤呈祥图,方形开光中展现气势恢宏的战争场景,将主题图案衬托得更加醒目。


模仿花瓣儿形状的开光则充满了自然的韵味。海棠形开光,边缘微微起伏,宛如海棠花绽放时那婀娜的姿态,柔美而娇艳 ,为瓷器增添了一份温婉的气息;叶形开光,无论是像秋天枫叶般的绚烂,还是似春日嫩叶般的清新,都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融入其中 ;莲瓣形开光,因莲花在佛教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而被赋予了一种神圣、高洁的佛意,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佛教故事。想象一下,在一件清代粉彩瓷器上,洁白的底色上绽放着几个梅花瓣儿形状的 “窗户”,每个窗户里分别描绘着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花卉。春天的桃花粉嫩娇艳,夏天的荷花清新脱俗,秋天的菊花淡雅高洁,冬天的梅花傲雪凌霜,四季的美景在这小小的瓷器上依次呈现,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四季图,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奇思妙想。


更具创意的是,古人还将 “窗户” 设计成各种器物的形状。扇子形开光,宛如一把打开的折扇,扇面上绘制着或秀丽的山水,或灵动的花鸟,仿佛微风拂过,扇面上的画面也随之飘动 ;书卷形开光,恰似一幅展开的古老卷轴,里面题诗作画,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跃然其上,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石榴形、桃子形开光则巧妙地运用了这些果实所蕴含的美好寓意,石榴多子,寓意着多子多福 ,桃子象征长寿,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各种几何形状的开光也在瓷器装饰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菱形开光,在元青花瓷器中尤为常见,其独特的形状和角度,为瓷器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律和动感 ,就像夜空中闪烁的钻石,散发着神秘的光芒;八角星形开光则在明朝万历年间出口到欧洲的 “克拉克瓷” 大盘子上大放异彩 。这些八角星形状的开光相互连接,构成了复杂而精美的图案,与盘心的主题图案相互呼应,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异域风情,满足了当时欧洲人对东方神秘文化的好奇与向往。


各朝代的开光艺术风格


开光这一精妙的技法,在瓷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各朝代都赋予了它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宋代磁州窑作为开光技法的萌芽之地,为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磁州窑的匠人们率先在瓷器装饰中运用开光,虽然此时的开光技法或许还稍显稚嫩,但其所展现出的创新精神和独特构思,却开启了瓷器装饰的新篇章。作为开光技法的早期实践者,磁州窑的开光瓷器以质朴生动的白地黑花最为典型,在洁白的瓷胎上,用黑色颜料勾勒出开光的轮廓,再于其中绘制各种生动的图案,如人物、动物、花卉等。黑白色彩的强烈对比,使得图案更加醒目,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间艺术活力。充满了民间艺术的质朴与活力。以磁州窑白地黑花开光鱼纹梅瓶为例,瓶身腹部两面以黑彩开光线条勾勒出开光区域,内绘灵动的鱼纹 ,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仿佛要跃出画面,其绘画笔触洒脱,线条流畅,将鱼的形态和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体现了宋代磁州窑工匠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精湛的绘画技艺。磁州窑瓷枕的开光艺术同样别具特色,长方形枕一般五个立面常饰有开光纹样,各面开光形状统一,形成规律性的间隔布局 ,从不同角度都能欣赏到精美的图案,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瓷枕的装饰性,还体现了磁州窑对空间利用的巧妙构思。


元代时期,开光技法在瓷器装饰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元青花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闻名于世,而开光装饰更是为元青花增添了别样的风采。元代的青花大罐、梅瓶等器物,常常运用菱花形的开光,来展现主题图案。这些开光内绘制的人物故事、花鸟瑞兽等图案,线条刚劲有力,构图饱满,色彩鲜艳。就像著名的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罐体腹部的四组菱花形开光,以双重串珠堆贴而成,内贴塑四季花卉和山石 ,枝叶以青花渲染,花朵和山石则用釉里红涂绘,红蓝相间,色彩搭配艳丽又清新 。青花与釉里红烧成温度、气氛要求不同,能在一件器物上同时完美呈现两种色彩,且开光边缘采用堆贴串珠装饰,工艺难度极大, 青花的淡雅与釉里红的热烈相互映衬,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了元代瓷器装饰艺术的高超水平,也体现了当时工匠对不同釉彩运用的精湛技艺和大胆创新。


‘克拉克瓷’(Kraak Porcelain, 因被葡萄牙‘克拉克号’(Carrack) 商船大量运输至欧洲而得名)“克拉克瓷” 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纹饰,在当时的瓷器市场中独树一帜,备受欧洲人的喜爱。这类瓷器的青花大盘子,盘子边儿常常被分成八个甚至十二个格子,每个格子里都精心绘制着不同的图案,有人物、山水、花鸟、祥瑞动物等 ,内容丰富多样,仿佛一个小小的艺术世界。格与格之间的空地儿,则塞满了各种锦地纹,使得整个盘子的装饰显得琳琅满目、热闹非凡。这些图案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还融入了为满足欧洲客户需求而定制的元素,如欧洲贵族或商人的家族纹章、姓名首字母组合,以及欧洲流行的题材,反映了当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也展示了明代瓷器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到了清朝,开光技法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国力强盛,文化艺术繁荣,瓷器制作工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光技法在这一时期与各种漂亮的颜色釉地子完美结合,如黄地、红地、松石绿地等 ,还常常配上 ‘轧道’ 工艺(亦称‘锦上添花’或‘耙花’),即在色地上用尖细工具精雕细琢地剔除部分彩料或釉料,露出洁白的瓷胎,形成极其细密繁复的暗花纹饰,使得瓷器的装饰更加精美绝伦。以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 黄地五彩开光花卉纹碗’为例,碗身外壁满施明黄釉为地,以五彩(或釉上彩)工艺装饰。设有多个开光,开光内分别绘有荷花、菊花等花卉图案。色彩丰富绚丽,有粉、绿、蓝等色,搭配翠绿叶片,生动逼真 。开光外辅以卷草、花卉纹,线条流畅,口沿饰有一圈金色边线,精致华丽 ,充分展现了康熙时期宫廷瓷器制作的高超技艺和独特审美,也体现了清代官窑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奢华风格的崇尚。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达到了工艺巅峰,例如一件‘清乾隆 珐琅彩人物故事图天球瓶’(或瓶),以深沉匀净的蓝色珐琅釉为地,腹部精心设计开光,内以珐琅彩描绘细腻的人物故事图案 ,色彩绚丽,工艺精湛 。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从制胎、施釉、图案设计、彩料准备到绘画工序,再到多次烧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匠具备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 ,反映了古代工匠对火候与工艺的高超把控能力,也体现了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在工艺、题材上的多元创新和对极致艺术的追求。


当代大众审美下的瓷器纹饰新需求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当代大众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也对瓷器纹饰提出了全新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众既对传统文化怀有深厚的情感与认同,又追求现代时尚的生活方式。因此,将传统瓷器纹饰与现代审美观念、设计理念相结合,成为了满足当代大众需求的关键。从市场调研和相关研究报告来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瓷器时,倾向于选择那些既蕴含传统元素,又具有现代时尚感的产品。以现代陶瓷首饰设计为例,传统青花纹样在其中的创新应用备受关注 。设计师们巧妙地将传统青花的图案、色彩和工艺与现代首饰的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陶瓷首饰作品。有的作品将青花图案简化、抽象化,使其更符合现代简约的审美风格 ;有的则将青花与现代金属材质搭配,形成材质上的对比与融合,展现出独特的时尚感。在日用陶瓷设计领域,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一些设计师将传统的花鸟、山水纹饰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重新演绎,如采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传统纹饰的轮廓,再运用现代的色彩搭配进行填充,使传统纹饰在现代日用陶瓷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种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瓷器纹饰,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满足了当代大众对时尚和个性的追求,为瓷器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个性化定制的追求


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自我表达和个性展示,对于瓷器纹饰也不例外。个性化定制的瓷器纹饰能够满足消费者独特的审美需求和情感诉求,使其拥有独一无二的瓷器产品。许多消费者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生活经历或特殊的纪念意义,定制具有专属纹饰的瓷器。比如,有的消费者会将自己的婚纱照、家庭照片或者宠物的形象设计成瓷器纹饰,制作成纪念性的瓷器摆件或餐具 ,使其成为家庭中独特的装饰品和情感寄托。还有一些企业或机构,会定制带有自身品牌标识、企业文化元素的瓷器,作为礼品或宣传用品,以展示企业的特色和形象。在定制过程中,消费者可以与设计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参与纹饰的设计和创作过程,从纹饰的主题、图案、色彩到布局,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和调整 。这种个性化定制的瓷器纹饰,不仅体现了消费者的个性和品味,也增加了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情感连接,使瓷器不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一种情感和文化的载体。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