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小伙伴们怡利、佳音、金洁和张岩看了《头脑特工队2》这部电影,一起聊了聊那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情节、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心理学元素,以及我们的理解和感受。
希望在电波的空间里,我们的声音能陪伴你、支持你,以启发,以慰藉。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交流。也可以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月亮和七个便士”看到更多的内容。
期待与你相遇。
00:50 电影情节的跌宕起伏,就犹如我们内心活动的复杂与冲突
01:50 把情绪可视化
03:17 青春期,是我们每个成人都有的回忆
03:51 不好的经历和感受,真的可以被“消除”吗?
05:47 绝好的心理课素材
06:36 泪点就是这么早:一个人是如何成为今天的自己
08:20 即使是如此幸运的女孩,成长中也有很多不易
09:55 青春期,友谊岛就是比亲情岛要更“大”,但亲情岛并非不重要
11:30 青春期的敏感:放大十万倍解读微表情
12:10 三个人的友谊,很有意思
13:07 敏感背后,是心智化的能力
13:46 与敏感相对的钝感力,真的就很”好“吗?
15:43 不让悲伤决堤,但悲伤亦有千钧之力
17:02 水池、管道、炸大山、小球、丝柱、小树/小花……都象征着啥?
19:45 东亚高中生,怎么形成的“我不够好”?
21:43 承认“我很难过”,变化也许就神奇地发生了
24:05 从非黑即白的极端,到整合更多面的、更复杂的部分,从分裂到整合,这就是成长
27:00 我们到底要成为怎样的人?好人?快乐的人?还是……整合的人
27:47 当我们特别特别焦虑的时候,会体验到惊恐发作的感觉
29:24 一个人怎么能整合?前期的“好”足够吗?充分吗?
32:57 焦虑到极致,感觉自己要爆炸了、石化了、碎掉了……
33:55 有时,崩溃之际,也是重生之时
34:29 自我身份认同:我是谁
34:49 自尊、自我价值感、我是好的吗?
35:47 在重要他人那里的体验,也是形成“我是谁”的重要部分
片头曲:《The life of Riley》—— Andrea Datzman
片尾曲:《Every Messy, Beautiful Part of Her —— Andrea Datzman
未完待续,期待下期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