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后半叶,跨大西洋航运业务几经沉浮,在这繁荣与萧条并存的数十年间,英曼等老牌航运公司多次遭遇危机,白星航运、吉翁航运以及来自德国的新晋企业陆续崛起入局。二十世纪的曙光到来之时,跨大西洋航运也迎来了举国竞争的时代。
DieGeschichte aller bisherigen Panzers ist die Geschichte von Turmzahlkämpfen!
本期嘉宾:丑客 兜帽诺
[时间轴]
00:50 继续聊跨北大西洋航运历史
03:55 白星航运发家史
07:15 雇佣乐队助兴
07:40 泰勒尔号的首航海难
12:55 破产与重生
17:15 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
19:28 伊斯梅瞄准北大西洋
21:00 怒海争锋
28:08 大西洋号海难丑闻与舆论危机
33:39 跨大西洋航运的萧条时期
36:52 吉翁航运的兴衰
42:25 双螺旋桨蒸汽船时代
45:20 白星航运的业务扩展
48:00 德国航运公司入局参与竞争
52:14 白星航运继续发力
1:01:03 布鲁斯·伊斯梅接掌白星航运
1:03:13 并购风波
1:08:10 举国竞争时代的到来
1:12:05 谢谢收听,下期再会
· 延伸阅读

白星航运

为白星崛起立下汗马功劳的托马斯·亨利·伊斯梅(1837-1899)

白星公司订购的大洋号班轮

白星公司的亚得里亚海号由乔治·帕克·格林伍德设计,1872年的航行速度达到了14.65节(27.13公里/小时)

大洋级班轮大西洋号

描绘1873年3月31日,大西洋号触礁沉没事件的插画,这是1898年勃艮第号海难之前,死亡平民人数最多的海难事故

吉翁航运投放的宣传广告

冠达公司的伊特鲁里亚号,以19.56节(36.23公里/小时)的平均速度在1888年的横渡北大西洋航程创下了记录

从1889年开始,英曼订购的双螺旋桨班轮巴黎城号四度刷新记录,在1892年的一次航行中达到了20.7节(38.3公里/小时),正式将平均航速拉入20节

1894年,冠达的卢卡尼亚号将跨大西洋平均航速提升到21.81节(40.39公里/小时)

1898年,德国企业汉堡-美利坚航运公司的威廉大帝号将跨大西洋平均航速提高到了22.29节(41.28公里/小时)

之后,汉堡-美利坚砸钱建造了更强力的德意志号,她在的一次破纪录航行中达到了23.06节(42.71公里/小时),但振动问题比较明显

1899年1月14日,白星航运新建造的大洋号下水,吸引了超过五万名观众前来围观,她将是新世纪到来前最后一艘下水的英国跨大西洋班轮,也是第一艘长度超过大东方号的邮轮

1899年11月,老伊斯梅因病去世,其子约瑟夫·布鲁斯·伊斯梅出任白星航运公司的董事长

白星航运决定不与德国佬硬碰硬,而是订购了四艘凯尔特海级班轮,速度更为适中,主打舒适豪华

1902年,白星航运公司被美国金融巨头约翰·皮尔庞特·摩根拥有的国际商业海运公司(IMM)收购。这是IMM发行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