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0分钟
播放:
208
发布:
4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从MIT到ZKM:一场跨越科技与文化的实验风暴


在今天这个AI重构一切的时代,我们不缺数据,不缺内容,也不缺技术——我们缺的是“想象力的实验平台”。


正如MIT Media Lab的创始人Nicholas Negroponte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那样:“我们研究的是还没有名字的东西。”这句话,今天听来依旧有穿透力。


MIT Media Lab的跨学科模式,到德国ZKM(Center for Art and Media Karlsruhe)的艺术—科技融合,再到荷兰的V2_Lab for the Unstable Media、东京的IAMAS、以及全球品牌方兴未艾自建的“Corporate Media Labs”,一张横跨学术、商业、文化与社会创新的**“媒介实验网络”**,正在重塑创新的语法。




News + Updates — MIT Media Lab


一、全球标杆 MEDIA LAB 概览:实验性如何催生现实力?


1. MIT Media Lab(美国)



  • 关键词:跨学科 × 人机交互 × 未来学

  • 贡献:催生了 Kindle、可穿戴设备、情绪识别等技术的早期原型。作为技术与人文的桥梁,MIT Media Lab 不只是研发中心,更是未来生活方式的孵化器。

  • 核心模式:教授—研究生—企业赞助三元协同机制。



Johan Grimonprez All Memory Is Theft | ZKM



2. ZKM(德国)



  • 关键词:艺术 × 科技 × 哲学

  • 贡献:被誉为“数字时代的包豪斯”,ZKM 将媒体艺术、政治理论、社会批判与数字实验汇聚一体,提供对未来技术的人文反思。

  • 代表展览:《Open Codes》《Digital Imaginaries》等开创了AI与艺术、数字伦理的跨界。







Home - Lab for the Unstable Media



3. V2_Lab(荷兰)



  • 关键词:不稳定媒体 × 交互艺术 × 技术研究

  • 贡献:推动电子艺术在社会议题、环境未来上的激进表达;曾与阿姆斯特丹大学、Tate Modern 等共创数字艺术研究。

  • 核心机制:艺术家驻留 + 实验资助 + 工程合作


4. Corporate Media Labs(品牌实验室崛起)



  • 谷歌:Google Creative Lab 专注“想象力+代码”的原型实验

  • 耐克:Nike Innovation Kitchen 从产品科技跨界叙事传播

  • LVMH:La Maison des Startups 融合AI、美学与新奢体验

  • 三星:Samsung Design Studio 与媒体艺术家合作,重塑科技与感官之间的边界



二、为什么品牌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 MEDIA LAB?


01|从“内容即资产”到“媒介即基础设施”


过去,品牌靠广告堆叠认知;现在,品牌必须构建“内容复利”系统。MEDIA LAB 是品牌通往“自有媒介系统”的根基,不只是一个拍短视频的工作室,而是:


一个融合创意、技术与用户体验的“实验操作系统”。

02|AI时代,内容生产方式变了


生成式AI、Agent、XR、语音交互…已重塑内容的生成方式与媒介逻辑。品牌若没有内部媒介能力中心,将逐步丧失信息的控制权与品牌表达主权。


03|年轻人已不相信“传统广告”


他们相信共创、沉浸感、真实。MEDIA LAB 能打造真正**“可感知的品牌实验”**,如直播试验、虚拟形象、音频纪录片、艺术跨界等。


04|人才磁场与品牌文化再造


Media Lab 是企业吸引“跨界型人才”的发动机。它让技术、设计、内容、策略、文化不再分舱管理,而进入“创意合成引擎”。


三、品牌如何建立自己的 MEDIA LAB:五步策略蓝图


1. 明确愿景:品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媒介能力中枢?



  • 是内容复利中心?AI媒体实验室?品牌宇宙构建所?

  • 拟定“品牌即媒体”的顶层目标与内容战略引擎模型。


2. 组建跨学科团队:不是内容部,是内容+科技+创意的复合体



  • 建议包括:内容编辑、视觉导演、AIGC工程师、互动产品经理、策展人型角色。


3. 空间设计:构建“可视化实验”的媒介舞台



  • 可结合艺术空间、沉浸式展厅、播客/视频直播间、XR叙事工作坊。

  • “像剧场一样运营内容,而不是像办公室一样运营内容。”


4. 实验机制:启动“10%时间制度”



  • 允许品牌内部进行非KPI驱动的内容/媒体实验。

  • 每季度发布1次“LAB成果公示”+用户参与的共创任务。


5. 外部链接器:联合高校、艺术家、科技公司共建媒介实验生态



  • 与大学媒体学院或设计学院设立“Co-Lab”项目

  • 与内容平台(小红书/抖音/Meta)共创内容创新机制

  • 与AI平台(如Runway、Pika、Suno等)合作原型孵化


四、MEDIA LAB 是品牌的“第二大脑”


在技术迅猛、人群分裂、信任重建的时代,每一个伟大的品牌,都必须掌握自己与公众对话的“媒介语言”。


而 Media Lab,就是品牌在这个时代所必须构建的第二大脑:既是表达力实验场,也是文化力放大器,更是信任力和内容资产的锚点。


如同当年《WIRED》所说:


“未来的实验室不再只是技术的竞技场,而是文化与想象力的制高点。”

🔟 TAKEAWAYS:品牌 Media Lab 行动清单


将“内容系统”视为长期资产而非短期爆款

组建跨技术—内容—叙事能力的“媒介合成团队”

构建物理与虚拟结合的内容实验空间

引入AIGC工具构建品牌表达智能体

将Media Lab纳入品牌的“核心战略资源”

建立实验内容与品牌产品的联动机制

让品牌内容成为可被“共创”的公共空间

设定LAB发布节奏,形成“周期性内容文化事件”

与艺术、科技、教育机构合作放大文化势能

从品牌传播走向“品牌媒介能力”的战略升级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