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14分钟
播放:
336
发布:
1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创作的意义不是我知道的部分,而是我不知道的那些之外。——下川林
----------------------------------------------------------------------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漫画作者、插画师——下川林。
她本科读的是油画,后来选择来日本留学,从研究纯艺术转向漫画创作。现在,她在日本漫画杂志上刊载了自己的作品,也在这里以职业漫画家的身份生活。她说自己“不是很喜欢营业”,喜欢在编辑与出版社的体系里安心画画;也说“画漫画真的很累”,但正因为痛苦,所以才觉得值得。
她的作品常带一点诡异气息——“不是特意要画恐怖漫画,只是画着画着,大家都觉得有点恐怖”。从中国到日本,从画抽象油画到讲述故事的分镜,她始终在寻找一种能让自己真正“知道自己在画什么”的方式。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聊了很多:关于在日本作为外国漫画家创作的真实处境、编辑制度和连载节奏;也聊了她如何在“讨厌营业”的同时持续创作、如何面对体力与精神的极限,以及她眼中“90%的漫画都是厕纸”这一行业真相。
如果你也曾在创作路上挣扎过,怀疑过自己的表达有没有意义,也许下川林老师那种“痛苦但清醒”的创作方式,会让你重新理解什么叫“画下去这件事本身,就是意义”。
----------------------------------------------------------------------
微博:下川林
小红书:下川林
连载漫画《GOD MOTHER》节选
短篇漫画《囍》节选
漫画《雨镇》节选
----------------------------------------------------------------------
00:02:06|为什么画“有点恐怖的漫画”
“我其实没觉得恐怖,但大家都说我画的恐怖。”
从兴趣出发到形成风格的自然演变。
00:03:10|来日本读研的契机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知道不想上班。”
留学日本的起点与对未来的模糊期待。
00:05:00|初来日本的生活
疫情期间来到日本,“因为预期值很低,所以觉得一切都挺顺利。”
00:06:00|日本与国内的生活差异
对内向创作者更友好的社会环境;“不会社交也能安心生活。”
00:07:06|文化差异与观察视角
“换个环境后,你才知道,很多‘理所当然’其实并非如此。”
00:10:21|在日本打工的启发
“那杯水不是凭空出现的。”——学会看见生活的细节与他人的劳动。
00:12:01|从油画到漫画
“油画只是媒介不同,我对图形的美没什么感觉。”
转向漫画,是因为叙事与节奏带来更多“美感”。
00:14:49|艺术学院的傲慢与幽默
“除了让我变得傲慢,没什么别的收获。”
谈艺术教育的鄙视链与自嘲。
00:17:24|抽象画与自由的悖论
“抽象也得符合老师喜欢的抽象。”
创作自由与学术评价的拉扯。
00:23:57|在日本读漫画专业研究生
学术研究为主——不是教画,而是研究“漫画史与符号学”。
00:36:04|在日本读研的收获
“我导师经常说,20几岁还很年轻。”
重新理解“还来得及”的意义。
00:39:19|外国创作者在日本
“我们只是商品的制造者。”
没有歧视,但要用更高标准证明自己的价值。
00:42:22|关于“画中国风”
“我没刻意画中国风,只是我喜欢而已。”
不同出版社对外国人风格的期待差异。
00:45:21|为什么选择留在日本创作
“这里的体系让我能专心创作,不用营业。”
喜欢由编辑承担社交压力的出版系统。
00:48:03|创作中最大的困难
“体力跟不上。”
新人必须百分之百用力,每次画完都精疲力尽。
00:50:14|根据杂志调整作品风格
“青年杂志需要‘年书板’,少女志就要更温和。”
如何平衡市场与个人表达。
00:55:23|关于性与视角
“我可以画裸体,但不能接受偷窥视角。”
谈女性创作者的界限与表达。
00:56:17|漫画《GODMOTHER》的诞生
“五天完成分镜。”
一次海外增刊企划,成就了她的代表作。
00:58:08|与日本编辑的合作
“我发分镜1点,他10分钟就改完回来了。”
工作狂编辑与高强度修改。
01:06:11|“其实我不太喜欢画画”
“画画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完成后是幸福的。”
01:08:34|痛苦与成就感
“画完的那一刻是最快乐的。”
创作是痛并快乐的修行。
01:13:05|从出道作开始的转变
“画完那一篇后,本来打算不再画,但也因此出道。”
意识到创作的意义与快乐。
01:14:19|漫画的意义
“我不太知道意义是什么,只知道没意义的是什么。”
01:16:00|10%的灵感与90%的技巧
“只要保留那10%的想表达的部分,剩下都可以妥协。”
01:18:00|商业与自我表达的平衡
“有时迎合反而没用,真诚反而会被喜欢。”
01:20:30|漫画行业生态
“90%的作品是厕纸。”
市场需要大量“可阅读”的作品维持循环。
01:24:58|日本行业的健康循环
“60分就能入行,70分算优秀。”
不是完美主义者,也能养活自己。
01:32:00|运气的多重筛选
“要先遇到合得来的编辑,再遇到合得来的市场。”
01:35:04|不看评论的原因
“外行的意见太多,会干扰判断。”
创作者的成长需要有选择的反馈。
01:38:52|远离社交媒体
“精神纤细的人更要远离网络。”
创作者的自我保护。
01:43:30|关于公众舆论与“辱华”焦虑
“现在的创作太容易被放大,还是沉默最安全。”
01:44:38|“不要太关心我本人”
“喜欢我的作品就好,不需要了解我。”
极致低调的作者哲学。
01:45:15|未来计划
“明年先出一本单行本,之后再说。”
关于出版与漫画行业生态的现实一面。
01:50:44|对听众的话
“谢谢大家,当我不存在就好了。”
----------------------------------------------------------------------
“这是一档为创作者而设立的播客,用7个问题去打捞创作者的灵感与困惑,同时也关注当下的创作生态,寻找那些被忽略的声音”
----------------------------------------------------------------------
主持人 瑞瑞,阿鱼
封面 下川林
片尾曲《Woo》 Song by macaroom
出品 Innno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引爆桑葚
1个月前 江苏
0
10:07 get到了主播的暗示
引爆桑葚
1个月前 江苏
0
1:37:16 同意,看多了别人的评价,会心乱,画起来很纠结,于是动作变形行为僵硬……
引爆桑葚
1个月前 江苏
0
1:51:01 哈哈哈哈当我不存在就好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