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23分钟
播放:
209
发布:
11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早上,你要先送孩子去幼儿园,自己再赶去上班。眼看着就要来不及了,孩子却还在那儿磨磨蹭蹭地,一会儿说“牛奶太烫,得慢慢喝”,一会儿说“这双鞋子穿着脚痛,要换一双”,反正就是千方百计地不想去幼儿园。最后眼看着实在没有借口了,干脆一屁股做到地上耍赖,哭着嚷着说“不要去幼儿园,不想去幼儿园……”


傍晚,下班前接到大儿子班主任的消息,说孩子在走廊里跟同学打闹,碎了班里两块窗玻璃,需要家长到学校去处理一下。你匆匆赶到学校听了老师一顿说教、赔了两块玻璃的钱,把孩子接回了家,忍不住就要责怪孩子。孩子反驳说,这事儿不是他干的,是同学干了冤枉他。气头上的你根本听不进孩子的解释,认为“就是因为你最近老跟那群成绩不好的同学混在一起,才会出这样的事情,而且成绩还下降了”“从今天起,在你成绩没有起色之前,不许你再跟他们一起玩。”孩子很生气,一言不发冲回房间,狠狠地摔上了门。


周末,你们夫妻俩很无奈地都要回公司加班,只好把孩子的小姨请过来帮忙照看孩子。正打算出门,孩子抱着你就哭,嚷嚷着说“你们天天都上班,都不理我……我不要小姨,我就想要你……”


类似的情景,你是不是也遇到过,甚至经常会遇到?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很不愿意却又难免地会遇到这样一些让我们头疼的情景:孩子发脾气、闹情绪的时候,该如何应对和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三种处理的模式,就以周末加班、孩子哭闹的场景为例。


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没必要或者没有理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情闹情绪,他们会跟孩子说“不要哭,不至于,我下班就会回来的”,或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跟他说“跟小姨在一起也会很有意思的,小姨会陪玩乐高积木啊”,甚至找来糖果零食之类孩子爱吃的东西哄他,趁他注意力转移开的时机,赶紧溜走。这样的家长没有对孩子的情绪引起重视,不认为孩子的这点小脾气是值得关注的,这一类家长被称为“忽略型家长”。


有的家长会责备、斥骂孩子,批评他总是哭、动不动就耍这种小脾气,这不是好孩子的表现。甚至还会威胁他说,再哭就揍他、再哭就把他最心爱的游戏机没收、再哭明天就不带他去游乐园。这样的家长认为孩子不应该有这样的情绪,这种负面情绪的出现是不对的,需要通过惩罚手段压制它、纠正它,这一类家长被称为“压抑型家长”。


还有的家长会共情孩子,为孩子的难过而难过,所以他们会陪着孩子,抱着他、哄着他。他们既不想骂孩子,也不想哄骗孩子从而偷偷溜走,但他们也无法一直陪着孩子,最后只能跟孩子谈条件“我要做些什么你才会同意我去上班呢?”“我陪你玩10分钟乐高积木,然后你就让我去上班,好不好?”结果啊,这种“哭闹——谈条件——交换/妥协”的戏码天天在家里上演。这样的家长,被称为“放纵型家长”。


这几类家长的处理方法哪种更好呢?如果我们的目标仅仅是让孩子不再哭闹,从而让你能有空间和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那么这里面哪一种方法都可以,“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嘛。但这几种处理方法,长远地看,都会带来一个问题:影响孩子的情商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情商这个词,听是听得挺多的,但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它对孩子的成长又有多重要呢?有重要到需要我们那么谨慎对待的程度吗?


情商,完整的说法叫“情绪商数”,顾名思义,是一个与情绪相关的能力参数。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东方文明中,人们对孩子的养育,其实一直都不太关注孩子的情绪。我们关注孩子身体是不是健康,关注他的学业表现,关注他的智力发育,关注他是不是懂礼貌守规矩、听不听话,但整个过程中,孩子的情绪往往都是被忽略的,我们会把它们统称为“孩子气”“小孩子闹脾气”。“不懂事”的小孩子闹点“小脾气”,似乎的确没有什么值得大人们特别关注的,仔细想想甚至都还有那么点可爱。


可问题是,孩子的情绪真的那么不值得我们关注吗?


谈及孩子的成长,到处都能听到这样的言论:孩子越来越说不得了,稍微说重一点就自残自杀;孩子活得越来越紧张,总是紧绷着,年纪轻轻地就有睡眠问题……同时,还有大量的调研统计结果告诉我们,出现情绪问题——抑郁、焦虑、双相障碍等——的孩子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快,又引发了我们的另一种焦虑:未来的世界里,我们、我们的孩子们该如何与智力超群的人工智能竞争和相处呢?这些问题和焦虑背后,都指向了一个东西:情绪。


当时代的列车开到今天,我们面对的不确定性已经非常大了。未来,可以确定的是,大环境的不确定性会越来越大,同辈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智能产品对人类生活的侵入程度会越来越高,而我们的家庭及个人生活会越来越原子化——意味着我们能获得的支持系统会越来越有限和脆弱。如果你问我,在这样的一个未来世界里,什么能力能帮我们更好地生活,我想情商必定是其中一项。一方面,它能帮我们、我们的孩子们有效地应对愈加剧烈的压力,保持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它能推动我们更好、更紧密地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亲密关系、朋辈关系等等,维持住我们的社会支持系统;同时,在人类与人工智能未知的竞争场或合作场上,情商也许是我们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而情商的培养和发展,首先就得从关注孩子的情绪开始。


既然如此,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孩子在你要出门加班的时候哭闹,忽略型、压抑型和放纵型的家长采用的处理方式都不利于孩子的情商发展,那我们究竟该怎么办?情商的培养既然那么重要,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把孩子的情商打小地培养起来?怎样才能养育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我们要读的这本《培养高情商的孩子》里。这本书的作者约翰·戈尔曼是与荣格齐名的心理学大师,被誉为“美国心理治疗师中最具影响力的10位心理治疗大师”之一,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有超过20年的研究经验。这本书写在他自己有了孩子之后,结合了他的研究所得以及他在养育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的切身体悟,书中内容就如同它的标题一样:直截了当地给出了培养孩子情商的五个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相应的操作方法和应用工具;是一本简洁易读又极其有效的工具书。


| 相关资料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美】约翰·戈特曼.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 关于我们


三成空间是一个关注青少年自我成长的线上教育平台。我们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内在动力,提供相应的课程及内容服务。了解更多关于我们的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三成空间。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