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当下,中美贸易关系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经济的神经。2025 年 4 月,中美贸易摩擦再度迎来剧烈升级,引发各界广泛关注。点击链接获取更多资讯!
4 月 10 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 “对等关税” 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 125%,这一单边霸凌胁迫做法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完全违背基本经济规律和常识。仅仅一天后,4 月 11 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迅速做出回应,发布公告称,自 4 月 12 日起,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加征关税税率由 84% 提高至 125% 。公告中明确指出,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若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此次关税大幅提升,对两国经济以及全球贸易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从美国方面来看,其农业、汽车、科技等多个产业遭受重创。美国的大豆、玉米等农产品一直以来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份额,但随着关税的提升,出口成本暴增,对华出口或归零,这将使美国中西部大量农场主面临破产危机。以大豆为例,此前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具有价格优势,如今高额关税下,价格大幅上涨,消费者纷纷转向巴西等其他大豆出口国,巴西大豆订单量激增 30%。在汽车领域,特斯拉、福特等美国品牌汽车在中国销售价格将翻倍,市场份额恐被欧洲车企进一步蚕食。科技行业也未能幸免,英特尔芯片、苹果零部件等进口至中国的成本大幅增加,这将促使中国加速本土替代进程,推动国内半导体等产业的自主研发与生产。
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积极拓展多元化采购渠道,在能源方面更多转向中东地区,农产品则扩大与南美国家的合作。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技术自主研发投入,半导体、航空等关键领域将国产化率目标提升至 80%,减少对美国技术产品的依赖。同时,为了缓解外部冲击,中国还加大内需拉动力度,新的消费补贴政策预计释放万亿级国内市场,增强经济的韧性与稳定性。
在全球市场上,这一轮贸易摩擦升级引发了剧烈震荡。美股市场率先做出反应,道指期货暴跌触发熔断,特斯拉盘前重挫 12%。汇市方面,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破 6.80 关口,创八年新高。大宗商品市场同样波动剧烈,芝加哥大豆期货跌停,布伦特原油跌破 70 美元 / 桶。全球供应链也面临重构,墨西哥汽车产能激增 37%,越南港口吞吐量创历史新高,中美贸易额出现断崖式下跌。
中国 WTO 研究院副院长指出,125% 关税实质是一种战略威慑,表明中国已做好 “脱钩断链” 最坏准备。当前中国对美贸易依赖度已从 2018 年的 19% 降至 7%,反制底气更足。高盛亚洲经济研究团队预测,此轮加税可能导致全球 GDP 损失 1.2 万亿美元,新兴市场货币或成避险新宠。欧盟提议组建 “第三方调解小组”,试图避免贸易战外溢;东盟紧急启动区域供应链备份计划;俄罗斯则宣布扩大对华农产品出口配额。
这场贸易摩擦的升级无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如何在风暴中寻找新的平衡与发展机遇,是中美两国以及全球其他经济体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后续到底会如何发展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互动!感谢您的收听~
本期监制:Fernanda 璇璇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