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110分钟
播放:
64
发布:
6天前
简介...
柳永考了五次,依然写出最动人的词,很多事情,先人已经用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华张一
----------------------------------------------------------------------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把古典文学画进当代视野的绘本插画师——华张一老师。
她从学生时代便醉心于古典文本——诗词、词人、传奇与故事,被历史里那些“留白的细节”和“朦胧美人”所吸引;也因为对书的热爱,自然而然走上了绘本创作这条路。她的作品大多取材自经典文学:《牡丹亭》、《琵琶行》、《赤壁赋》,以及正在创作中的柳永绘本……她用画面重新组织语言、拆解诗句,让一段段本该“遥远难懂”的古典文本,在她的笔下变得鲜活、柔软、富有当代性。
她常说自己“只是一个宅在家里、养了五只小乌龟的插画师”,但她的画里却有极深的洞察:
有杜丽娘的觉醒、琵琶女的孤独、苏轼的豁达,也有柳永写尽失意与浪漫的长长余音。
她擅长把古意与现代感交织,把文学中的哲思,转化为具有情感密度的画面——例如用巨大琵琶承载孤独两人的对望,用莫比乌斯环表现苏轼循环而辽阔的人生,用朦胧的构图去呈现古典叙事里“不可直说”的部分。这些巧妙的视觉语言,也让她的绘本成为许多人重新理解古诗词与古代人物的入口。
在这次对谈里,我们从她的创作技术聊到她面对行业的现实,从象牙塔与出版流程的落差聊到创作者的坚持,也聊到她为什么想为“被时代遗忘的柳永”画一本书。
她说:“创作里有很多无用,但无用的东西,常常最重要。”
也说:“坚持不一定换来成功,但真心喜欢一件事,是拦不住的。”
希望这一期,也能带你重新靠近古典文本,也靠近那个愿意在缝隙里继续创作、继续发光的自己。
----------------------------------------------------------------------
微博:华张一
小红书:华张一
节目内提到的柳永的绘本部分的图
----------------------------------------------------------------------
00:02:30|华老师的自我介绍
“我的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时代的古人朋友。”
介绍《牡丹亭》《赤壁赋》《琵琶行》《柳永》等绘本的创作初衷。
00:03:10|为什么是绘本?
“插画让我找到能坚持一生的表达方式。”
聊从商业插画转向古典文学绘本的原因。
00:05:00|小时候的古典启蒙
“我小时候就被古典里的故事迷住了。”
谈童年阅读经历如何影响审美与表达。
00:08:50|美院教育与商业现实
“你喜欢画的,和能养活你的,往往不是一件事。”
艺术理想、商业妥协与成长的矛盾。
00:12:50|自由插画师的真实处境
“理想里有自由,现实里有甲方。”
回顾职业初期的挣扎与学习。
00:16:10|第一本绘本《牡丹亭》的诞生
“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古典真的能被画出来。”
从立项到出版的坎坷过程。
00:21:10|为什么选择《牡丹亭》
“杜丽娘是我心里很深的一个影子。”
讲述选择这部作品的情感动机。
00:24:30|如何让古典“看得懂”
“我的画,就是给古文做视觉注解。”
谈绘画如何成为古典文学的第二叙述结构。
00:26:20|关于审核与取舍
“有些东西不能画,但可以换一种方式说。”
如何在限制下保留作品核心。
00:30:40|《赤壁赋》的哲思表达
“我画了一个莫比乌斯环,象征无限循环。”
讲述如何把哲学语言转为图像。
00:34:40|古典在当代的意义
“我们其实一直在重复古人的困惑。”
为什么古典文学依然能打动现代人。
00:37:20|新作:柳永绘本
“他是古代最像方文山的人。”
介绍正在创作的“柳永”绘本概念。
00:40:00|“失败者的温柔”
“柳永的温柔,来自一次次被拒绝。”
探讨诗人身上的时代气质。
00:43:00|为被遗忘的人立碑
“我想把柳永从教科书外重新请回来。”
谈“重新发现古人”的创作使命。
00:46:00|科举失败与艺术坚持
“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在夹缝里长出来的。”
古今艺术生态的类似处
00:50:00|古今对照的创作方式
“画古人,也是在画我们自己。”
对时代价值的反思。
00:52:10|不要太功利地看绘本
“绘本不是工具,是情感容器。”
创作者与读者如何观看作品。
00:57:00|“喜欢画画的人是拦不住的”
“你阻止不了一个真的喜欢画画的人。”
谈创作动机与坚持。
01:10:00|《琵琶行》六年出版记
“这是最折磨也最骄傲的一本书。”
完整回顾漫长的出版历程。
01:24:30|编辑的角色
“好的编辑,是第二作者。”
讲述编辑如何影响作品命运。
01:28:30|商稿与创作的平衡
“在重复中寻找自我,是很难但必要的事。”
创作者如何在现实中保持表达。
01:31:30|对年轻创作者说
“别太急,找到能陪你一生的事。”
关于节奏、自信与积累。
01:35:00|不必为了吃苦而吃苦
“坚持不是苦行,是选择。”
关于创作态度的温柔提醒。
01:39:00|为柳永立块“不会倒的墓碑”
“这是我最想做的事。”
谈未来愿望与终极目标。
01:40:00|创作的意义
“希望我能一直画自己想画的东西。”
以“自由”作为最终答案。
----------------------------------------------------------------------
“这是一档为创作者而设立的播客,用7个问题去打捞创作者的灵感与困惑,同时也关注当下的创作生态,寻找那些被忽略的声音”
----------------------------------------------------------------------
主持人 瑞瑞,阿鱼
封面 华张一
片尾曲《Melody of Longing》 Song by Yael Kraus
出品 Innno
----------------------------------------------------------------------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把古典文学画进当代视野的绘本插画师——华张一老师。
她从学生时代便醉心于古典文本——诗词、词人、传奇与故事,被历史里那些“留白的细节”和“朦胧美人”所吸引;也因为对书的热爱,自然而然走上了绘本创作这条路。她的作品大多取材自经典文学:《牡丹亭》、《琵琶行》、《赤壁赋》,以及正在创作中的柳永绘本……她用画面重新组织语言、拆解诗句,让一段段本该“遥远难懂”的古典文本,在她的笔下变得鲜活、柔软、富有当代性。
她常说自己“只是一个宅在家里、养了五只小乌龟的插画师”,但她的画里却有极深的洞察:
有杜丽娘的觉醒、琵琶女的孤独、苏轼的豁达,也有柳永写尽失意与浪漫的长长余音。
她擅长把古意与现代感交织,把文学中的哲思,转化为具有情感密度的画面——例如用巨大琵琶承载孤独两人的对望,用莫比乌斯环表现苏轼循环而辽阔的人生,用朦胧的构图去呈现古典叙事里“不可直说”的部分。这些巧妙的视觉语言,也让她的绘本成为许多人重新理解古诗词与古代人物的入口。
在这次对谈里,我们从她的创作技术聊到她面对行业的现实,从象牙塔与出版流程的落差聊到创作者的坚持,也聊到她为什么想为“被时代遗忘的柳永”画一本书。
她说:“创作里有很多无用,但无用的东西,常常最重要。”
也说:“坚持不一定换来成功,但真心喜欢一件事,是拦不住的。”
希望这一期,也能带你重新靠近古典文本,也靠近那个愿意在缝隙里继续创作、继续发光的自己。
----------------------------------------------------------------------
微博:华张一
小红书:华张一
节目内提到的柳永的绘本部分的图
----------------------------------------------------------------------
00:02:30|华老师的自我介绍
“我的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时代的古人朋友。”
介绍《牡丹亭》《赤壁赋》《琵琶行》《柳永》等绘本的创作初衷。
00:03:10|为什么是绘本?
“插画让我找到能坚持一生的表达方式。”
聊从商业插画转向古典文学绘本的原因。
00:05:00|小时候的古典启蒙
“我小时候就被古典里的故事迷住了。”
谈童年阅读经历如何影响审美与表达。
00:08:50|美院教育与商业现实
“你喜欢画的,和能养活你的,往往不是一件事。”
艺术理想、商业妥协与成长的矛盾。
00:12:50|自由插画师的真实处境
“理想里有自由,现实里有甲方。”
回顾职业初期的挣扎与学习。
00:16:10|第一本绘本《牡丹亭》的诞生
“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古典真的能被画出来。”
从立项到出版的坎坷过程。
00:21:10|为什么选择《牡丹亭》
“杜丽娘是我心里很深的一个影子。”
讲述选择这部作品的情感动机。
00:24:30|如何让古典“看得懂”
“我的画,就是给古文做视觉注解。”
谈绘画如何成为古典文学的第二叙述结构。
00:26:20|关于审核与取舍
“有些东西不能画,但可以换一种方式说。”
如何在限制下保留作品核心。
00:30:40|《赤壁赋》的哲思表达
“我画了一个莫比乌斯环,象征无限循环。”
讲述如何把哲学语言转为图像。
00:34:40|古典在当代的意义
“我们其实一直在重复古人的困惑。”
为什么古典文学依然能打动现代人。
00:37:20|新作:柳永绘本
“他是古代最像方文山的人。”
介绍正在创作的“柳永”绘本概念。
00:40:00|“失败者的温柔”
“柳永的温柔,来自一次次被拒绝。”
探讨诗人身上的时代气质。
00:43:00|为被遗忘的人立碑
“我想把柳永从教科书外重新请回来。”
谈“重新发现古人”的创作使命。
00:46:00|科举失败与艺术坚持
“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在夹缝里长出来的。”
古今艺术生态的类似处
00:50:00|古今对照的创作方式
“画古人,也是在画我们自己。”
对时代价值的反思。
00:52:10|不要太功利地看绘本
“绘本不是工具,是情感容器。”
创作者与读者如何观看作品。
00:57:00|“喜欢画画的人是拦不住的”
“你阻止不了一个真的喜欢画画的人。”
谈创作动机与坚持。
01:10:00|《琵琶行》六年出版记
“这是最折磨也最骄傲的一本书。”
完整回顾漫长的出版历程。
01:24:30|编辑的角色
“好的编辑,是第二作者。”
讲述编辑如何影响作品命运。
01:28:30|商稿与创作的平衡
“在重复中寻找自我,是很难但必要的事。”
创作者如何在现实中保持表达。
01:31:30|对年轻创作者说
“别太急,找到能陪你一生的事。”
关于节奏、自信与积累。
01:35:00|不必为了吃苦而吃苦
“坚持不是苦行,是选择。”
关于创作态度的温柔提醒。
01:39:00|为柳永立块“不会倒的墓碑”
“这是我最想做的事。”
谈未来愿望与终极目标。
01:40:00|创作的意义
“希望我能一直画自己想画的东西。”
以“自由”作为最终答案。
----------------------------------------------------------------------
“这是一档为创作者而设立的播客,用7个问题去打捞创作者的灵感与困惑,同时也关注当下的创作生态,寻找那些被忽略的声音”
----------------------------------------------------------------------
主持人 瑞瑞,阿鱼
封面 华张一
片尾曲《Melody of Longing》 Song by Yael Kraus
出品 Innno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雕儿儿儿
3天前
浙江
0
内容好好😌喜欢🥰
lewind
3天前
山东
0
华老师!!!我来了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