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分钟
播放:
186
发布:
10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在当今中国的咖啡市场,九块九的价格似乎已成为一种难以抗拒的魔力,吸引着无数消费者和商家的目光。从库迪咖啡的“百城千店咖啡狂欢节”开始,这个价格便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波澜。如今,无论是瑞幸、CoCo都可、挪瓦咖啡,还是麦当劳的“麦咖啡”、肯德基的“肯悦咖啡”,甚至是便利店品牌全家,都纷纷推出了个位数的咖啡价格。这一现象不仅改变了中国咖啡市场的格局,也让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中国咖啡都卖九块九?



九块九的始作俑者:库迪咖啡


一切还得从库迪咖啡说起。2023年2月,这个仅成立四个月的新品牌,凭借一场声势浩大的“百城千店咖啡狂欢节”,将单杯咖啡的价格首次拉到了九块九的区间。库迪咖啡的底气,来源于其背后的创始人陆正耀——瑞幸咖啡的创始人。陆正耀带着从瑞幸积累的经验和“心法”,以及一批原本有意加盟瑞幸的加盟商,迅速在咖啡市场站稳了脚跟。


库迪咖啡从一开始就采用了与瑞幸相似的运营模式,即数据驱动+互联网打法。从账户收支、盈利测算到产品盈亏分析,再到销售数据、小时进单量的监控,库迪都做到了极致的精细化管理。这种运营模式使得库迪能够精准把控单杯咖啡的盈亏平衡点,从而敢于打出九块九的价格战。



成本结构与生死线


一杯咖啡的价格,通常包括原材料、房租、人工、水电杂费等成本。据库迪高管披露,一杯咖啡的原材料成本大约在5.5元左右(包括咖啡豆、牛奶、糖浆和包材),以单店每日销售400杯计算,平摊到每杯咖啡上的人工成本大约不到2元,水电杂费约0.2元,房租成本约1.25元。因此,单杯咖啡的总成本约为8.95元,即九块钱左右。这意味着,九块九的定价刚好在盈亏线上,虽然利润微薄,但也不至于卖一杯亏一杯。


然而,这个盈亏平衡点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门店每日的销售量必须达到400杯。对于库迪这样的小店型+大连锁品牌来说,400杯是生死线。只有当销售量达到这个水平时,门店才能维持基本的运营和盈利。而库迪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正是依靠了大量加盟商的支持和激进的价格战策略。


价格战与行业洗牌


库迪的自杀式冲锋,很快就引来了瑞幸的反击。瑞幸虽然一开始有些犹豫,但在看到库迪的扩张势头后,也不得不全面跟进九块九的价格战。两家品牌在价格、门店点位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导致瑞幸的单杯利润和门店平均杯量在2023年下半年双双下滑,重新陷入了亏损。


然而,这场价格战的影响远不止于此。随着库迪和瑞幸的激烈竞争,九块九已经成了一个价格黑洞,牵引着所有咖啡品牌把价格降到这个区间。那些不愿降价的品牌,如Manner、M Stand和皮爷等,门店数被封印在了较小的规模上,而一些小型咖啡连锁则因为无法承受价格战的压力而选择倒闭或收缩。


星巴克的中国困境


在这场九块九的价格战中,星巴克无疑是最尴尬的一个。作为一个国际知名品牌,星巴克一直以其高品质的咖啡和独特的“第三空间”概念吸引着消费者。然而,在中国市场,随着九块九咖啡的普及,星巴克的品牌号召力和市场地位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星巴克的商业模式与库迪、瑞幸等品牌截然不同。它不是一家纯粹的咖啡品牌或餐饮企业,而是一家房地产公司。星巴克通过提供“第三空间”,即不同于家和办公室的空间,来吸引消费者,并因此获得了在房租上的议价权。然而,这种商业模式在九块九的价格战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如果星巴克跟进九块九的价格战,那么它的品牌号召力和议价权都将受到严重损害。而如果不跟进,那么它将面临市场份额被蚕食的风险。因此,星巴克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


卖身与本土化运营


面对这样的困境,星巴克中国开始考虑出售股权的可能性。这并非是一个不可理解的选择。毕竟,当国际连锁在中国市场陷入困局时,完全交给中国本土团队进行彻底的本土化运营,往往能找到出路。


九块九的咖啡现象不仅是中国咖啡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挑战和机遇的一个生动写照。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中,只有不断创新、适应变化并勇于面对挑战的品牌才能最终脱颖而出。而对于星巴克等国际品牌来说,本土化运营和与中国市场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它们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图片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