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业的舞台上,90 后创业者正崭露头角,其中,前 “华为天才少年” 稚晖君(彭志辉)与宇树科技的王兴兴在机器人赛道的激烈角逐备受瞩目,他们的创业故事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科技传奇。
故事回溯到 2016 年,谷歌 DeepMind 的 AlphaGo 战胜李世石,掀起科技浪潮。彼时,彭志辉在电子科技大学读研,王兴兴还未从上海大学硕士毕业。两人虽相差三岁,却都是动手能力极强的 “小发明家”。彭志辉参与研发的双足机器人获得 500 万元天使轮融资,但因 AI 技术尚不成熟、缺乏运营经验,他选择退出,继续学业。而王兴兴在浙江理工大学大一就完成一台双足机器人,研究生时又独自设计制造出四足机械狗 XDog。为了这台机械狗,他甚至 “延毕” 一年,不过也凭借它在机器人圈子小有名气。
毕业后,彭志辉进入 OPPO、华为积累经验,期间在 B 站以硬核发明收获大量粉丝,成为 “野生钢铁侠”,还获得 “华为天才少年” 头衔。而王兴兴则在 2016 年毅然创业,创立宇树科技。创业初期,他面临诸多困难,融资金额仅有 200 万元,很快花光,甚至要自掏腰包给员工发工资。直到 2018 年,宇树科技才完成 200 万元天使轮融资,2021 年凭借四足机器人 “犇犇” 登上春晚,实现破圈发展,获得千万美元级别 A 轮融资,逐渐走上正轨。
2022 年,机器人行业迎来重大变革。特斯拉推出人形机器人 “擎天柱”,OpenAI 发布 ChatGPT,这让王兴兴和彭志辉看到了新的机遇。王兴兴决定顺势而为,宣布宇树科技做人形机器人项目。彭志辉也离开华为,投身创业,成立智元机器人。

创业模式上,两人截然不同。王兴兴前期创业艰难,因此稳扎稳打,是出名的 “控本狂魔”,宇树科技核心技术全栈自研,对供应链强掌控。而稚晖君凭借自身光环,从创业之初就备受资本青睐。智元机器人成立后融资顺利,短短一年半完成八轮融资,估值突破 70 亿元。智元成立半年就推出第一款人形机器人 “远征 A1”,并举办发布会展示成果。此后不断推出新品,还计划建设工厂投产。
2025 年,这场机器人之战愈发激烈。蛇年春晚,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实现全民破圈,相关概念股股价飙升。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王兴兴坐在企业家第一排 “C 位”,备受关注。同期,智元也在积极推进产品落地,宣布多款商用机器人量产。
在产品方面,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 G1 售价 9.9 万元,价格亲民,吸引众多目光,出货量可观。智元的远征 A2 成本 20 万 - 30 万元,售价 60 万 - 70 万元,应用场景有所不同。智元合伙人姚卯青对低价竞争表达不满,而王兴兴则表示随着出货量增加,G1 定价还能更低。
技术路线上,智元曝光全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 GO - 1,提出创新架构,降低具身智能门槛。这显示出智元 “不止做机器人本体” 的野心,对标美国 Figure AI。而王兴兴坚持把住 “硬件” 优势,在 AI 投入上相对克制,认为若有人做出机器人通用模型,宇树能快速定制大量人形机器人。
这场机器人战争,王兴兴和稚晖君各有优势与策略。他们的竞争不仅是个人的较量,更是不同创业路径和技术理念的碰撞。未来十年,随着人形机器人逐步走向开放环境和 C 端市场,谁能在这场漫长的角逐中胜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