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92分钟
播放:
669
发布:
9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Saying


从10+、20+到30+,与物质的相处关系从极为苛刻的节省,到爆发式满足自己的过剩,再到以人为中心的删繁就简,和谐相处


这也跟生活方方面面的进展一样,是一个自我探索的历程


十几岁的消费习惯只能被父母和原生家庭塑造,上一代不允许我在“不实用”的物件上消费,也不允许我们为“体验”付费,从此,严苛和约束成为我的习惯


20出头有了自己的收入,终于可以满足自己,不再因为“性价比高”选择第二喜欢的妥协选项,同时因为弥补心理和感情中的委屈,很快购入了一些后来闲置的物品


而闲置的原因,都是因为购买时不足够了解自己,下单时构想的那些场景根本不在自己的生活频繁发生,下单时构想的未来也根本没实现,最后,这些融入不了自己生活的物品陷入了长久的闲置


终于,在步入30之时,删繁就简,断舍离,越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主线,看到了此时阻碍我提升生活体验的核心矛盾——它与物质短缺无关


物质带来的快乐有3种:


一是下单冲动被满足的“情绪”清空感


二是收到快递时,摆在桌上时的占有的快乐


三是持久使用,融于生活,因那些场景而有的体验感


其中唯一能产生长久满足的,是长久使用的体验,前两者都是在徒增大脑负担和空间负担


我的“物件”早就从不足走到过剩了


今年进行了一场电子资料的大整理,开始了第二大脑体系的建立,进行了一场无力空间的大整理,诸方面的断舍离和我早就觉察到的人生主线交织,让本就笃定识别到的那个“1”越发清晰了


「开始挥发吧」


是一档结合神经科学、心理学内容和个人所见、所思持续分享的「自我成长」类播客,愿你我都打破内耗,走向自洽,通透不是一瞬间的努力,而是持续积累


加听友群,添加微信围观更多有趣、有料的思考和分享:lyxlife0


主播介绍


Skye:深i人一枚,做过科研的经济学博士,保险经纪人,爱神经科学,爱哲学,也爱研究投资,播客「开始挥发吧」和「知钱所以然」主理人,播客关联公众号《开始挥发吧Skye》,展业公众号《Yixuan茶水间》


小红书:开始挥发吧Skye


Highlight


1、物质从匮乏到过剩,贯穿的是后发工业化国家追赶的历程,追赶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完成,大家青年时代匮乏,中年时代过剩,因此断舍离就流行和必要了


老一辈人总不能改变物质匮乏期的习惯,因为我们是很短时间内从一穷二白的农业社会完成工业化的,小时候的生活习惯未经审视地贯穿了一生,于是不管现在的中国制造业多发达,日用品多便宜,爸妈和爷爷奶奶都依然把严苛的勤俭节约当成了守则,难以突破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对物质的态度不同,因为是工业化让物质不再“金贵”“稀缺”了


但人的心态转变要慢得多,有多少人一辈子都被困在童年的习惯中


2、日本人 vs 美国人对物品的态度


一出生就处在物质过剩的美国人,从没有“节约”的这根弦


Sam的大包装,美国的胖子 vs 日本节制的饮食习惯


美国人的二手商品品相 vs 日本vintage的品相


美国的产品设计 vs 日本极为精细、体贴的文具设计


3、影响生活质量的真的是“钱不够”“物件不够”吗?


父母买了双开门的冰箱,但依然从不做分装,把带土的蔬菜、生食、熟食一股脑塞进去冰箱——阻碍生活质量提升的是“没钱买好冰箱”吗?


父母买了消毒柜,但在1个月新鲜期过了之后只把消毒柜当碗柜,且欠缺清洗,阻碍我们减少细菌病毒交叉感染的是“没有钱买消毒设施”吗?


当纸巾、垃圾袋都是工业社会的低成本复制品,当我把新抹布、专用垃圾袋都买回家,依然要用陈年抹布和大小不一的垃圾袋的父母,却拒绝从“物质匮乏”的习惯走出


4、记录的意义


记录心情:接纳自己,收容情绪,书写感受,最后,才能让它和新的阅历发生反应,走向升华


记录日常:让改变看得见,让进步看得见,让你翻页过去的人生主题看得见


电子记录 vs 手写记录


书写与心流


第二大脑的构建,是在建立检索地图


音乐:Lo Que Siento


延伸阅读


《小家,越住越大》、《家的整理:拯救人生的整理法则》、《今天也要好好写手账呀》


这里找到我~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