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主题是逃离试验。
最近,一本非虚构写作书籍《逃走的人》引发了线上讨论热潮。作者追踪三年,走访五城,记录那些逃离的隐遁青年。他们成为“逃走的人”,从人群里离开,从上班的钟摆中离开,从那些吵闹的重复的要求和期待中离开,从那个总让人悲伤的家里离开,逃离到安徽河背山、逃离到河南鹤壁、逃离到黑龙江鹤岗……两三万买一套房,低消费、不社交、不上班、独自活,“不想要的就不要了!”
我们很好奇,他们具体是谁?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逃走的选择是可行的吗?如果内观的解放还不足以让我们拥抱更大的自由,一种强有力的外在行动是否能够实现呢?这期内容中,我们试着结合真实的生活经历,为大家呈现面对这些问题的线索。
我们想说,逃离的动作可以是解放维度的一种。它是我们内心的某种信号,是紧急通道也是安全出口。即使不逃到鹤岗,在精神紧急信号灯🚥亮起时,从办公室逃到楼下的便利店,从吵闹的家里逃到公园的长凳上,从一段无解的感情中奋力的逃走,都是一次最小阻力的解放吧。
✍️shownotes:
00:47-01:35 有时候,逃走也可能是一种解放
01:35-06:17 不贴标签,尊重一手生活,放弃不确定的叙事权力,让我们喜欢这本书
06:17-10:37 作者在北京工作生活的状态,一个想逃走的人
10:37-15:20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逃去了黑龙江鹤岗?
15:20-19:18 哪些人逃到了鹤岗?
19:18-37:10 那个拼尽全力重建生活的女孩——林雯
37:10-41:08 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失序的男孩——申牧
41:08-44:00 我们身边那个“逃走消失”的朋友
44:00-46:00 作者选择回到北京,深入思考理解逃离背后的原因
46:00-47:12 社会学家阐述这个时代的逃离原因
47:12-60:12 每个人都可以开启小小的逃离计划



(以上图片为《逃走的人》作者李颖迪拍摄的鹤岗房子、雪中椅子和酒吧)
逃离现象值得被看见被思考,如果你处于想逃离的状态中,或是已经实现了逃离,也可以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逃离的故事。
想进听友群的朋友可添加微信:apple227142(备注:普女解放日记)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