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键词:显化法则、解决生活焦虑的个人哲学
第五期播客内容梗概和时间线标记
00:39 第二期视角局限, 重新补充阐述。本期重点是年轻人他乡生活孤独感的结构,从个人角度提出的解决这种孤独感的办法。
我身边的年轻人的工作状态,分析我们感到孤独的原因。
8:10在上海感受极端,遭遇地域歧视的原因——不能适应一个地方的原因,文化上不融合,与城市的气质不匹配。不匹配是双向的。一方面没有归属感,感觉自己不被接纳和尊重。另一方面语言不通,饮食不能适应。
10:34 熟悉地方语言文化是融入这个地方的基本要求;本人气质符合城市气质。讲述浙江和上海的地域气质的区别(略带调侃)
19:52 语言文化的陌生和饮食习惯的差异阻碍我们跟附近建立联系。剖析大城市职场生活社交成本高的原因。
22:06 这样的生活是很危险的。对城市化的适应导致我们陷入一种生活的“割裂”。被原子化和工具化以后,适应这个环境以后,当我们再离开这个环境,如何回答我又是谁?我们应该去哪里的问题?当你因此迷茫的时候,实际上是因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冲突。
27:16 解决过度城市化带来的迷茫的个人哲学:找自己,不带任何功利主义角度地找自己。喜欢拍照是因为想要捕捉美,并不想做摄影师。喜欢看花并不需要生活在一个充满公园的环境,就去花长得好的地方就可以。
30:58 因为被生活中的美触动到想要给别人拍照去买品质好的相机和想要做摄影师而选择配好设备和提升自己的摄影技巧;这两个路径背后的逻辑是不一样的。寻找最初打动自己的东西,就能寻找到自己的初心。
32:42 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细节全部写下来。注意语言表达。
细节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理论,但是各个细节都是有“道理”的。即细节展示人们怎么行动,什么行动导致什么结果的逻辑。
37:00 物理学长说的公理化系统。个人生活的哲学观对人类生活的建构。我们对问题的元问题的看法,就是我们的哲学。
“所以你真的一定要多想一想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一定不要随便相信别的地方的话,还有各种各样的观点。”
我的学长就问我说你知道数学里面的公理化吗?我说可能不是你想的知道,学长说这个是近代最重要的思想,最好体会体会,什么时候领会都不迟。
这个思想,其实不只是在数学里面的概念,不需要教材去学习,已有的知识就已经足够了。
比如我们初中学的欧式几何,大部分老师只是随便讲了,讲很多公理啊之类的,这些没有触及最精髓的东西,最精髓化的就是公理化思想。
欧式几何就是建立在五大公理的基础之上的,还有后面的各种定理以及超级厚的几何原本都是从这五大公里推出来的。
公理这个概念也很有意思,古希腊人的解释就是你不断追问一个原理,追问到底,不能证明的那些东西就是公理。叫公理因为这些道理是大家公认的,这样才可以继续辩论吗?
总之公理就是根本的东西,它加上逻辑这个工具就能建立起来庞大的世界。对于公理化这个思想,它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帮助人们省掉了很多麻烦,省掉了很多不必要的思维。比如物理里面的定律,其实就相当于数学里面的公理,只不过定律是实验观测到的公理。
我们经典的时空观这么多东西,这么多现象,其实只需要牛顿定律就可以解释的很好了,这就是公理化的威力。
经典物理里面也有很多更重要的现象,比如混沌现象,也已经不是简单的物理现象。现在任何复杂系统都有这一现象,股市,天气、流体、人类社会、自由市场等等。
公理化主要的作用就是减轻了人们的负担,我们不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记东西了,并且还保证准确性。公理系统是不会出现错误的。
然后这个思想在个人层面体现的是个人的哲学观对人类行为的建构。
我们坚持最基本的信条,那些我们没有办法去论证的,就构成我们的公理。
然后我就问我的学长,我说我们所有人没有办法论证的那一部分东西是相通的吗?学长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羁绊。我也这么认为。
然后我学长继续说,有的人的信条是不去伤害别人,有的人的信条是快乐。有些看上去简单,但是在公理化的语境下,真正作为自己的“公理”,是件很难但很伟大的事情。难在于你需要不断地抉择—比如你的信条是快乐的话,你要抉择是简单浅薄的快乐还是困难深刻的快乐。比如信条是自由的话,你要抉择是眼前的自由,还是更长远的自由。这些信条好像看上去很远,但其实关系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每一个决定,甚至可以说这些信条就代表我们。
由于这是在公理化的语境下进行的。这些公理,和我们的逻辑(判断和选择)构成了我们的所有行为。
在公理化语境下,如果我们是这样做的,人生也就谈不上有错误。对于我们日常的生活,有信条意味着我们更坚定。因为我们的行为是从我们的信条推出来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思维,我们就很容易陷入两难。
比如我们平时偷懒,之后又后悔,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这样的思维,因为我们没有对快乐的信条。所以造成我们在简单短暂和复杂长久之间徘徊不定,如果人们对这一点进行思考,坚持更倾向于前者;懊悔就会少很多;如果坚持倾向于后者的话,懊悔也会少很多。
所以也许一切并不全是偶然的结果。
“生活中的偶然太多,但是还是有些属于我们的。不偶然的东西还是可以把握的。”
我的学长告诉我,他说这么多是想提供一种解决彷徨的哲学。
“彷徨空虚,焦虑这些对我们这个年龄很常见吧,还有找不着方向。”
公理化真的很好用,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在你处于一种纠结的状态的时候,不断追问,追问到最后就落到这些问题的元问题上。
我们对于这些元问题的看法,就是我们的哲学。类似公理化的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上也是人类普世的一种思维。
也就是三个问题,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想要什么,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也就是说我们要选择自己的生活。
学长说他说这么多公理化什么的,是想借公理化说明信仰以及用信仰指导生活的这种哲学。
并且我的学长希望我能够更从容,更真实,更自信地面对生活。
我也希望看到这里的你可以更加从容,真实,自信地面对你的生活。
实际上哲学的东西看上去是最没用的,但实际上是最难得价值最高的。然后我的学长还告诉我,将来我还可能会碰到其他的东西,都是说不定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
以及我的学长建议我,将来我们学习的时候不要把知识都当作技术性的知识。有很多知识,重要的是它的内涵。像技术,经过一段时间我们都能学会,能熟练。但是里面包含的重要的思想是无价的。
有时候结合历史学习也是个很好的方法,比如结合从牛顿开始直到20世纪的这段历史,就能体会到数学公理化的必要性,还有数学公理化的优越性。
结合热力学的研究史就可以理解科学哲学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每个学科都有宝贵的精神,很多是相通的。经济学建立在十大原理之上,其实就是受到公理化的影响。现代化学、现代生物的发展就受到科学哲学的影响,现代科学研究总体又受实用主义的影响,各个学科都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
这段说得太好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自己的逻辑。我们越能清晰阐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越能得到这个东西,就能过得越好。
46:12 以我自己的例子说明未来过去现在同时存在这一观点。注意我们的念头和根本性的动力。我们现在的生活可能是很早几年之前我们自己选择的。
50:20 转念即转运。通过提问的办法寻找自己的理想生活。我已经过上自己想要过的生活,也在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你想要的事和人都已经在你的未来生活里面存在了。过去未来现在同时存在。改变潜意识改变性格,进而改变命运。
潜意识有点复杂并且难以企及,但是极其重要。
解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潜意识的想法。如果有别的想法,欢迎评论或者写邮件。
欢迎订阅我的频道—孟婷的新天地。下期再见!祝您生活愉快。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