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社会学一刻🛸~
本期节目,社会学一刻飞船带我们来到了「友谊孤单」星球,快来和我们一起看看友谊为何盛开又凋落、而告别不是失败,而是社会运行的必经章节吧\(≧▽≦)/
我们的记录员小五已经帮我们梳理好本期深度调查的时间轴、章节,以及要点啦⬇️
先来看看本期相关社会学核心概念🧀
- Social Disengagement Theory(社会脱钩理论)
- Emotional Labor(情绪劳动,Hochschild)
- Feeling Rules(情感规则)
- Social Forms(齐美尔:二人 vs. 三人团体)
00:00 – 01:46 Intro:一个离别的夜晚
在火车站月台,小五与好友们含泪分别=>关系的终结为何是社会结构的一环🤔?
01:47 – 08:07 友谊的连结与“社会脱钩”
社会脱钩理论 「social disengagement theory」:人到一定阶段会主动/被动淡出社交
友谊的生命周期=形成→维系→淡出→更新→循环
原来距离、时间、生活轨道分岔是淡出的关键结构因素🧐
08:08 – 13:03情绪劳动:告别背后的情感付出
重温老朋友霍克希尔德 情绪劳动 概念:调控情绪以满足社交期待
在一段友情中,一直做倾听者的角色会感到疲劳、情感倦怠☹️
而离别时的“体面伤感”可能也是精心表演的情绪劳动!👀
13:04 – 20:45 好的关系为何走到尽头?
四大平行宇宙结局「结构」力量:
1. 人生轨迹分岔
2. 角色与责任转变
3. 互动失衡/情感透支
4. 社会规范压力
其实呀、关系终结并不是一种失败,而是我们生命节拍的自然更迭🌊
20:46 – 25:58 齐美尔视角:二人关系的脆弱
齐美尔“社会联系形式”与二人/三人团体比较
二人纽带 100% 依赖双方投入 → 一方离开即解体、那么三人呢🤔
结束旧形式 = 为新社会连结创造空间
25:59 – 29:35 END:在告别中学会珍藏
亲爱的朋友,谢谢你陪我走过那一段青春岁月。我们都知道各自的人生即将展开新的篇章,也许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天天见面、无话不谈。但我明白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在长大、在前进。我们的友谊并没有消失——它只是变成了回忆中温暖的一部分,成为支持我们各自走下去的力量。
感谢收听本期的社会学一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