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6分钟
播放:
4.25万
发布:
3天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日本杂谈的最新一期,聊一聊日本的季节限定文化,以及商家们是如何利用这种文化卖出更多东西的。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感谢友台《跨海电波》的邀请,这一期来聊一聊我一直很感兴趣,相信来日本旅游过的朋友也都很熟悉的“季节限定”这件事情。
话题开始前先介绍下「跨海电波」。这是一档由亚马逊广告出品的出海商业观察类播客,节目聚焦出海人最关心的问题,汇聚真实的经验和前沿的讨论,锁定值得深耕的高潜力目的地,与听众一起探索全球化路径中那些真实故事。欢迎点击「跨海电波」关注收听。
不过我们没有局限于季节限定本身,还聊了很多关于如何让商品和人产生情绪链接,以及中国的跨国卖家如何可以打入日本市场等问题。就像我在节目一开始说的,关于这些问题我不是专家,除了日常的观察之外,也仅仅是在准备节目的时候参考了一些营销相关的资料和文章,所以如果有说的不准确或者不充分的地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补充,或者给我的小红书账号后台发信。
感谢跨海电波提供的时间轴:
01:44 不追求大牌?深藏仪式感?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日本消费习惯,分层和从众是我总结的两个关键词
05:31 风靡日本的「限定」文化,源头是极度快节奏和短周期的供应链,以及供不应求的优质货架
08:25 “季节限定”文化来自于日本人对季节感的重视,以及对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的执着
20:07 侘寂、物哀,日本人的美学意识如何塑造消费行为?
22:51 从中川政七商店的崛起,聊聊日本人现在是如何追求“有故事”的品牌
延伸收听:东京脱线时间《在奈良逛中川政七:看这家老铺盘活日本民艺》
32:51 “地域+季节”的双重限定,也许是让日本人买单的王炸组合
延伸收听:Top of Japan 《50|mont-bell,户外品牌也可以很可爱!》
37:40 在日本,好的营销动作往往先铺氛围
41:32 在日本的特殊消费文化里,我们如何决定卖什么?
44:52 想让更多人看到你的商品,别忽略杂志!
46:32 线下购物发达的日本,线上店铺可以做什么?
53:11 在国产更吃香的日本,中国出海品牌的破局机会在哪里?
57:10 日本人是“细节控”,售后服务需要做到啥?
61:29 做日本市场不能心急,“慢就是快”才是最主流的打法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正在好好运营那一片后花园。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生活方式播客节目《犬生活》,《把自己运到菌山上,才能吃到最新鲜的松茸、看到最真实的山村》新鲜出炉~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互动,或者给我写邮件,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节目BGM:
The Long Way Round - Jodymoon
节目后期:跨海电波、大卫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1043062f
1个月前 上海
17
22:09 物哀的形成是基于资源匮乏和地震频发的生存环境发展出来的民族文化,再那样的环境下要形成自洽,但日本又是一个野心很大的民族,这个国家充满了矛盾和自欺欺人,但又因为都是完整叙事符合传播条件
jatjingo24
1个月前 日本
17
嘿嘿,大老师这期好几个观点都和我在日的观察一致!第一,作为前一财人,赵慧老师的那个结论非常对,日本人的杂志是直接丢给你PDF的,我上个月在东京理发的时候,Tony老师就直接丢给我一个平板,里面是个杂志软件,各种不同类型的杂志都有,我看了两本,排版很舒服,操作也很流程,很好地适应了“线上”。第二,TT日本站六月开始招商,一系列宣传,本来我和朋友也有做日本出海的打算,了解下来,TT日本相对其它海外区,对入驻商家的门槛提高了许多。另外一点是,我自己观察下来,日本玩TT的,还是年轻一代比较多,Gen Z为主,电车上的上班族刷IG、油管的更多。还有一点就是,TT攻占其它海外市场,可以用性价比,但日本有大创,TT上的东西就没那么香了。如果在TT上卖服饰化妆品之类,这些东南亚区容易爆的品,在日本肯定是行不通的,日本人的审美和东南亚区不一样,而且这种东西,故事和链接对日本人来说很重要。所以,探索了2个月,我们放弃了日本TT市场。哈哈哈!非常佩服大老师,一边学日语的同时,对日本各方面的观察也超级细致到位!
GOOD棒
1个月前 广东
11
🍁一点记录🍻 🈶️整理笔记、思维导图和逐字稿 需要可保存学习(复制到手机浏览器打开保存即可) 🔗:https://pan.quark.cn/s/a7966708e4ca 笔记(部分)📒: ✨日本市场对于出海的中国品牌来说有哪些特点? 日本市场虽然消费成熟且体量庞大,但对中国品牌的接纳度存在一种无形阻力。日本人追求性价比高、设计强的中国制造,然而在消费文化上与我们存在差异,比如对品牌的追求程度不同,既有注重实用、不追求大牌的消费者,也有讲究工艺、品牌故事和情绪价值的群体。此外,日本人从众心理强,过去有比较品牌文化的传统,现在这种现象有所减弱。 ✨日本的季节限定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季节限定文化源于日本独特的供应链和商品销售模式——短周期。商家通过限制商品销售时间、数量等方式制造稀缺感,让消费者对限定商品产生兴趣。最初是为了应对短期销售挑战、增加灵活性并减少库存,逐渐演变为一种营销玩法,利用消费者对限定商品的心理需求,形成了日本特有的季节限定文化。 ✨日本的季节限定产品现象中,为什么秋天的啤酒限定种类会比樱花季还要多? 这是因为秋天是日本丰收的季节,人们常食用当季食材并搭配啤酒饮用,因此啤酒厂商推出秋季限定啤酒,以迎合消费者追求时令美食与饮品的偏好。 ✨日本文化中如何看待短暂之美的? 日本人对于短暂之美的审美观体现在“物哀”和“诧寂”这两个概念上,他们欣赏如樱花般短暂而美好的事物,并非哀伤于短暂,而是珍视其存在。这种审美观也影响了日本人对季节限定产品的接受度和喜爱程度。 ✨日本季节限定产品的门槛高吗?日本人对季节限定产品的品牌认知如何? 实际上,季节限定产品的参与门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关键在于是否有季节限定的意识以及对日本市场的了解。即使是普通产品如啤酒或面膜,通过简单的包装设计与节气绑定,也能参与其中,拉低了品牌参与季节限定的门槛。在日本,消费者对于季节限定产品并不特别讲究具体品牌,更注重产品是否符合当季主题。因此,品牌可以通过参与季节限定活动,借助故事讲述和情感价值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 ✨对于限定商品(如季节限定或地域限定),日本消费者市场的接受度如何? 日本消费者市场对限定商品有较高的接受度,他们愿意为时间限定的体验或地域限定的独特商品付费,因为这样可以产生独特的故事。这种消费行为不仅能够彰显个人品味和独特经历,也使社交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日本消费者往往更愿意倾听品牌的故事,认为商品有灵性和背后的故事是很自然的现象。 ✨日本消费者的线上和线下购物习惯是怎样的? 日本消费者倾向于重复频次高的生活用品在线上购买,而线下渠道仍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对于实物体验要求较高的商品。即使线上销售,品牌也会在线下开设show room以供消费者体验。配送不便也是影响电商发展的一个因素,许多消费者更倾向于线下购物,即使需要在线上搜索比较商品信息。 ✨在日本市场除了开设线下展示空间外,还有哪些有效的线上营销方式? 日本市场正在尝试结合视频广告、短视频和长视频进行数字化营销,例如三得利和苹果品牌的案例,通过制作电视剧形式的硬广剧或短剧来吸引消费者。然而,直播方式在日本并不普遍,且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偏好度较高,这对外国品牌而言构成了挑战。 ✨日本人对售后服务细节的关注程度如何? 日本人非常注重商品和服务细节,尤其在线上店铺的售后服务方面。他们会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反馈,并且对商品有详尽的QNA预设问题和答案。对于未能解决的问题,他们会提供多种问询窗口,如电话、邮件等,确保老年人也能方便使用。 ✨中日商业竞争中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中国商业更多追求效率和性价比,消费者群体多样,而日本商业则更注重情感连接和独特故事,消费群体较为扁平化,对商品的需求趋向一致。此外,日本市场的进入门槛较高,要求企业有耐心和时间去建立信任关系和渠道资源。
Ass嘟嘟
1个月前 河北
8
「✅日本消费市场」 线下消费比较发达,比较分层、比较从众,穿梭在不同层次的购物场所。 「✅限定文化」 企业通过限制商品销售的时间、数量,地域、渠道等方式。 原因:短周期,日本独特的供应链、商品销售的模式。既然占据的时间有限,不如先从限定品做起。 为了应对短周期的挑战,增加自己的灵活性,同时减少库存。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营销玩法,利用大家想要收集限定品的心理。 1)季节限定 跟日本人对季节的重视,以及要做的事情强挂钩。日本对四季的变化极度敏感。自己会给自己创造出很多的活动,跟这些季节感配合。春天的樱花、夏天的花火大会、秋天的枫叶、冬天的温泉。 促销和“季节限定”文化是两条路。 日本人很喜欢在某个具体的时间,先干某一件具体的事,或者吃某一样具体的食物。 日本人是 I 还是 E ,或者要做什么行为,完全取决于他所处的场景。 2)双重限定 “地域+季节”,非常“死”限定,只在当地才能买到。把一个较大的故事,变成了一个更小的故事。 「✅短暂」 物哀:中国人触景生情的重点“情”,景只是用来触发“情”的前置条件。但日本人触景就是“景”,对短暂美的感受力。 侘寂:更跟稍纵即逝有关。非常能够欣赏残缺之美,反而会珍惜。 正因为稍纵即逝、正因为短周期,所以它是好的,它是我能够欣赏的东西。 「✅品牌」 参与:有没有限定的意识、足不足够了解日本市场。 全民都在参与这个行为时,某种程度上拉低了品牌参与季节限定的门槛。 以性价比著称的品牌,已经占据消费者心智的前提下,其他品牌必须讲出故事,才能跟消费者建立连接。要么造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时间;要么参与季节限定。 中川政七:日本的工艺向世界。向世界介绍日本的工艺。每一件产品都是采自某一个小的工匠,或者是某一个地方特别的技术。节气手作系列。 「✅营销」 在日本,好的营销动作往往先铺氛围。营销的目的是为了唤起你的注意力、唤起你的一段情绪,而不一定要把事情讲清楚。 承载情绪价值不是进入日本市场的唯一方式。比如极致性价比、偏技术类,现在相对更适合进入日本市场。 讲日本人的情感连接,一定要往他们的小时候。一旦有了这种情绪连接,可以反复消费。 网红带货,对特定的群体,特别是年轻的女性群体里有一定的接受度。如果打入更大众的群体,杂志是非常重要的渠道。 「✅线上店铺」 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在家里等着,不然会重新约定送货时间。 配送是影响日本电商发展的原因之一。 日本人偏向重复频次高的品类,比如生活用品,会在网上购买。或者很难在线下买到的,地方类的品牌,会在网上购买。 即使是在以线上为主的品牌,也会在线下建自己的展厅。定了之后,也要回到代理商渠道购买。 线上线下基本同价,渠道管理非常严格。 拥抱数字化,是用视频的方式呈现他们想要营销的内容。但直播方式真的很少。 「✅破局」 日本对国产非常在意。 中国出海品牌的破局机会,要不打造出一个无国界的概念,要么走非常极致性价比。 中国的品牌,现在能看到的是打出“无国界”的概念。比如中国的消费品牌ANKER在日本做的最好。跟技术产品相关的。日本人对外国产品的包容度很高。 日本的渠道商话语权非常强,能不能打进便利店系统、跟商社搞好关系,决定了你能不能进入日本人日常眼睛可以看到的渠道。 「✅服务」 评价:日本人的整个行为体系,喜欢对各种各样的东西进行评价。有一套非常成熟且行之有效的体系收集反馈。习惯于用有偿调查的方式收集反馈。 售后服务:商品基本上都有很详细的Q&A,因为他们习惯于不麻烦人。也很重视让老年人享受服务。 「中国 🆚 日本」 中国商家,卷的是效率。但日本卷的是感受。 中国的消费人群非常多样,消费需求非常不同,依然有大量的人以价格作为第一考量。但在一二线城市也能看到有一些人开始慢慢的需要有故事、情感连接,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 但日本是一个特别扁平化的国家,80%的人都是中产阶级,再加上从众的文化属性,导致了大家的消费习惯和品牌认知,没有那么大的差别。 做日本市场,要慢。慢就是快。 需要比中国企业进入其他市场能够想象的时间更长的时间。
叨叨哩个叨叨
1个月前 上海
7
00:20 这期太适合我了😂出去玩儿不想买好的只想买限定。中毒一样😂
还没去冰岛吃刨冰
1个月前 浙江
4
26:17 我们是把日本品牌引进中国,要保留品牌日式的基因,季节限定就作为一个讲故事和营销的抓手,最开始也是从樱花限定和桂花限定开始的,市场反响很不错。但近几年会发现,同类的限定产品越来越多,甚至当不同品类的产品都在讲一个故事的时候,小众变成了大众,稀缺性不在了,消费者的热情也降低了。归根结底还是文化背景不一样,对中国人来说樱花更多是一时新鲜,对日本人来说却是刻在骨子里的传统风俗。
dora猫子
1个月前 湖北
4
我也喜欢线下买,不仅挂了眼科还可以看到摸到材料,感受到真实物品的触感,让我感受到物品和人的连接,和“活人感”的感觉有点像,逛线下有“活物感”😆。我这次买窗帘也是线下,逛的nitori,可能线上能省钱,但看得见摸得着店员耐心的讲解介绍也值得买单。线上的挂眼科真的只是挂眼科了。
sukerrr
1个月前 海南
4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应该是我们这最浪漫的季节限定
会飞的梦猪
1个月前 江苏
3
苏州跟日本很像 喜欢做限定的美食
不吃香菜的瘦子
1个月前 四川
3
限定是一种反现代性的消费方式。可以和国内餐饮业预制菜、中央厨房对比着来看。比如在自然状态下,某一类食材就是在特定的季节或地域才会有,日本会通过限定强化时令,国内目前的阶段是通过食品工业突破季节和地域实现大众化,孰优孰劣不做选择。抛开传统和文化属性,限定文化能够流行,表明全体社会愿意为之付出更多成本,用以对抗现代性对社会的影响。
小提拉
1个月前 福建
3
就是把日子过得很有仪式感!限定,短暂的全身心投入。
HD190735n游猫猫
1个月前 日本
3
你还有多少库存……
甜甜花栗鼠
1个月前 浙江
3
18:04 无印良品打钱没!?
鸢尾蓝
1个月前 上海
3
17:15 超喜欢日本的,食物好吃,街道干净,特别好买。希望两年内可以实现去居住三个月的愿望
leah_inlib
1个月前 浙江
3
20:15 听到这里觉得日本简直是我这种边界感无敌重的人的天堂…
d-yajin-b
4周前 浙江
3
这算不算一种仪式感 国内玩季节限定最多的应该是奶茶店了吧 总觉得到了某个时间节点就得去买一杯😌
大卫翁
1个月前 美国
3
在评论区说出你和“季节限定”的故事,我会抽出三位送出神秘礼物一份。另外别忘了,财新优惠订阅活动会在9月30日结束,详情请参见小宇宙公告栏。
Thistle9
1个月前 陕西
2
中国人讲时令啊,尤其是享受美食这件事,珍惜一个物产最好的滋味。以前明人穿衣也讲时令,不同的时间衣服的纹样也不同。
HD693202e
1个月前 日本
1
28:37 中川政七 是日本少有的大小周公司太可怕了
已知狸
1个月前 中国香港
1
好奇对于季节限定的商品会有不同的库存管理方法吗?过季之后会有折扣渠道帮忙清货吗?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