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29分钟
播放:
255
发布:
2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在过去的几年里,“被离开”正在成为职场的高频词。外企撤退、民企调整架构、AI带来的效率重构,让从中高层到基层的许多人都不得不面对岗位的终结。


这并不是单个行业或个别人的经历,而是一个正在扩散的现实:



  • 35岁焦虑提前袭来

  • 40岁可能就迎来“职业拐点”

  • 女性50岁退休的政策,也让很多职场人提早被边缘化


在这种环境下,被离开,不等于失去价值,它可能是另一段旅程的起点。


本期对谈中,《前瞻前瞻》和“燕遇Talk with Rolane”合作,邀请嘉宾分享了自己从大公司被离开的亲身经历、心态调整和重启路径。




SHOWNOTES


0:23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特别是中国女性在50岁面临职场“被离开”挑战。


3:50   公司对年龄的定义已经完全不同了,不是物理上在户口本上的年纪了。


4:30   中国人在职场上扛了比外国人更多的压力。


7:23   坦然面对职业变化:不要把自己想的那么重要,“被离开”又如何?


12:06  当你“被离开”之后,其实是有个难受和痛苦的适应期的。


15:14  “被离开”后大家要能够稳定自己的内核,稳定的度过这个时期。


21:24  这个时代是给了我们很多“被离开”的人多样的选择。


25:27  “被离开”后不管做什么,永远不要失去学习的能力。1. 被离开=新常态








一、承认现实:被离开是常态,不是个人失败


在外企和大型集团工作多年后,突然接到离开的通知,是很多职场人的噩梦。但嘉宾坦言——公司不是针对个人,它是基于利益最大化做出的决策。



  • 经济下行、AI取代部分岗位、战略调整,都会让人员流动成为常态

  • 把“被离开”看作一次行业与个人发展的交叉点,而不是针对自己的惩罚


心态上最大的转折是:不要背着心理十字架走下去,也不要用“面子”绑架自己。



二、缓冲期:允许自己停下来


被离开是一种身心的冲击,不必急于马上找工作。



  • 有人选择短途旅行、上哲学课、和朋友长谈

  • 有人去尝试全新的兴趣或课程

    这段时间的目标,不是效率,而是修复:让身体和心智回到平衡状态。


嘉宾分享:“不要害怕空下来,生活的常规被打破时,反而可能找到真正想要的节奏。”


三、稳定内核:用哲学和信念抵御焦虑


内核稳定的人,会从更高的维度看待变化。



  • 这个岗位从来不是“我的”,我只是借它看世界

  • 世界在变,经济结构在变,个人只是其中的一环


当你不把变动看成“针对我”的事件,焦虑就会减轻很多。


四、重新盘点自己:优点与短板


面对下一步选择,先分析自己:



  • 我的优势:多年大品牌经验、领导力、行业资源

  • 我的短板:年龄劣势、体力劣势、行业单一化


原则:用自己的长板对接别人的短板,而不是用短板硬碰长板。


五、打开选择边界:地域与行业



  • 不局限于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和新兴产业也有增长机会

  • 国潮品牌、直播电商、互联网创业、文化创意产业,都是潜在路径

  • 尝试从甲方到乙方、从外企到本土品牌,积累不同维度的经验


六、内容与个人品牌:时代的自由机会


互联网平台的低门槛让每个人都能尝试表达:



  • 播客、短视频、直播、自媒体,都可能带来新职业路径

  • 视频表达能力(镜头感、节奏、能量传递)正在成为必备技能


嘉宾建议:“不要指望拍两三段就能爆红,坚持才是关键。”


七、长期主义与持续学习


无论是回到职场还是走向创业,长期主义和学习力都是核心竞争力。



  • 永远保持学习的习惯

  • 不断接触新领域,增加跨界能力

  • 学习不仅是技能,更是让心态保持年轻的方式


八、清理并珍惜社交圈


被离开是检验人际关系的机会:



  • 真正的朋友会在你离开时依然支持你

  • 没有价值的关系,可以趁机放下

    社交资源的质量,往往比数量更重要。


九、学会利用转折期


转折期不仅是休整,也是试水新事物的窗口:



  • 小规模创业

  • 个人工作室

  • 兼职顾问、培训、课程开发


十、拥抱变化,主动出击


变化不可避免,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探索:



  • 调整行业与岗位方向

  • 学习视频、社交、跨界整合等未来职场必备能力

  • 把“被离开”当作重新设计人生的契机




10点 TAKE AWAY


正视被离开是常态:它不是针对个人的失败,而是商业规律。

不要背心理包袱:放下面子,减少自我消耗。

给自己缓冲期:休整、旅行、学习,让身心回到平衡。

稳定内核:用更高维度的理解抵御焦虑。

盘点优劣势:用长板匹配市场需求,避免用短板硬碰长板。

拓展边界:地域、行业、角色都可以尝试变化。

建立个人品牌:播客、视频、自媒体是新的自由机会。

坚持与学习:长期主义和学习力是最硬的通货。

优化社交圈:留下真正支持你的人,减少消耗性关系。

拥抱转折:将被离开当作重新出发的起点。


燕遇-TALK WITH ROLANE  缘起与使命


“燕遇 Talk”之所以取名“燕遇”,一方面,“燕”是杨燕的名字,也是杨燕本人对“学习如燕、敏锐而灵动”的期待;另一方面,“遇”寓意相遇、相知——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里,我们渴望与各路创新实践者相遇,碰撞思想的火花, 让“品牌”“技术”“营销”“职场转型”这些关键词,变成每个人都能“听得懂、用得上”的干货。


我们的使命很简单,也很坚定:



  1. 分享真实经验——不讲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而是真正来自一线的案例、失败与成功;

  2. 提供可操作思路——让你听过之后,能在团队决策、项目落地、职业规划等维度有所启发;

  3. 陪伴持续成长——无论你是刚入行的行业新人,还是在职场已打拼多年的中坚力量,都能在“燕遇 Talk”中找到与自己共鸣的故事与建议。



二、燕遇=TALK WITH ROLANE  主理人 杨燕 简介:


我是杨燕,英文名 Rolane。


2006 年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从海外返回中国,先后在欧莱雅(L’Oréal)、资生堂(Shiseido)等顶级品牌担任公关与市场营销相关职务;


随后长达十年,我在迪奥(Dior)品牌团队深耕,从传统公关一路转向数字营销与全链路运营。


2019 年,我加入轩尼诗(Hennessy)担任数字化策略负责人,构建了多个端到端的数字闭环项目。截止2024 年底,我在甲方品牌阵营中积累了 18 年多的实战经验,横跨化妆品、奢侈品、葡萄酒烈酒等不同赛道。在这个过程中,我切身经历了传统营销向数字营销的转变,也见证并参与了多个大项目的线上线下融合。


2023 年底,我开启了新篇章,加盟国内领先的数字化转型与营销服务商——植物科技 Chief Cloud,负责市场与咨询团队,从供应商视角为各行各业提供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这样多维度的“品牌端”与“服务端”经验,让我对企业在数字化时代的痛点与机会,有着更立体的观察与思考。


这也正是“燕遇 Talk”将要为大家分享的核心——用真实案例与深度洞察,去还原一条条从零到一、从一到十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互动思考


1. 如果你明天被叫进会议室,30 分钟就能打包走人,你第一句话会对老板说什么?


2. 把过去 10 年你最骄傲的 3 个职场成果写成产品说明书,你会定价多少?卖给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