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分钟
播放:
125
发布:
10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2024 年,“刀郎热” 席卷而来,不仅激活了家族群的讨论,更引发了一场中老年人参与的追星热潮,“刀学” 也随之兴起。这一现象背后,不仅是对刀郎音乐的喜爱,更反映出中老年人在文化娱乐领域的新需求,以及他们对情感共鸣和自我价值认同的追求。



“刀学” 兴起:中老年人的热情追捧


在家族群中,刀郎取代董宇辉成为长辈们的热门话题,从演唱会视频到歌词解读,相关讨论使群里热闹非凡。“刀学” 在短视频平台蓬勃发展,众多博主对刀郎及其作品进行解读,大爷大妈们积极参与,在评论区盛赞刀郎,送上大量转评赞,对诋毁言论坚决反击。刀郎演唱会门票成为尽孝 “硬通货”,社交媒体上相关笔记众多。


12 月 28 日刀郎北京演唱会,从早到晚,场外热度不减。未开场时,刀迷自发开起场外演唱会,网红博主纷纷直播。开场后,没票的刀迷继续在场外轰趴,大合唱应援。此前,还有刀迷自发组织高级研讨会,深度剖析刀郎作品,甚至提议高校开设相关课程。



深度参与:从研读歌词到现场应援


中老年人对 “刀学” 的热情体现在各个方面。歌词研读上,他们人手一份歌词集,逐句解析隐喻暗讽,认真程度堪比高考备考。线下活动中,他们积极参与研讨会,将追星形式从传统的喊口号、刷礼物转变为深度分析。


在应援方式上,他们与饭圈女孩不同,更倾向于走向台前。演唱会场外,大量没票的刀迷开启直播合唱应援,地方刀迷协会还组织街头打卡演唱会,相关短视频播放量可观。在维护偶像方面,他们也毫不逊色,如 60 岁的王女士,从单纯听歌到深入了解刀郎,积极为其反黑控评,虽曾因不了解饭圈规则而盲目跟帖,但在女儿提醒后逐渐掌握正确方式。


背后原因:情感共鸣与自我价值追寻


“刀郎热” 的背后,是中老年人情感需求的集中爆发。刀郎的音乐陪伴他们多年,成为青春记忆的一部分。如吴女士喜欢刀郎二十多年,虽未抢到票,仍在生日当天前往演唱会场外,认为这是有意义的生日。李先生从年轻时就喜欢刀郎,在人到中年、生活压力重重时,从刀郎的复出中看到了倔强、坚守和光亮,感觉自己也随之 “轻舟已过万重山”。


对他们而言,刀郎代表着一种情怀和正能量,满足了他们对青春的追忆以及曾经未实现的梦想。同时,这也反映出中老年人在人生新阶段对自我关注度的回归。《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潜藏价值报告》显示,50 岁后他们开始重新关注自己,具有巨大的文娱消费潜力,而这种消费更多源于情感需求。如今,针对中老年群体的短剧、文旅产品不断涌现,“刀学” 热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成为他们获得心灵慰藉的重要渠道。



理性看待:热潮中的思考与启示


然而,“刀学” 热潮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营销号为蹭流量,编造、散布刀郎未证实的荣誉消息,导致一些不实信息传播,如 “罗刹海市播放量打破吉尼斯记录”“广州塔为刀郎亮灯” 等。部分中老年人易被营销号带节奏,对刀郎过度追捧,甚至出现不理性言论,这引起了部分年轻人的担忧,如阿吉对妈妈的追星行为表示担心,虽劝阻但效果不佳。


“刀学” 热潮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出中老年人在文化娱乐领域的新活力和新需求。社会应理性看待这一现象,一方面尊重中老年人的情感追求和文化消费选择,另一方面引导他们理性追星,避免过度沉迷和被不实信息误导。同时,这一现象也为文化娱乐产业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如何更好地满足中老年群体的文化需求,开发适合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总之,“刀学” 热潮不仅是关于刀郎的音乐现象,更是中老年群体文化娱乐需求变化的一个缩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关注。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