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生不息》在这个春夏之交成为了最亮眼的综艺。人们在一首首粤语金曲里找到过往亲历过的回忆,感叹一种“从前、现在,过去了再不来”的残酷,也接受这些经典文化符号对我们心灵的抚慰。
作为一档主打展现粤语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但又某程度上背负着宣传任务的综艺节目,《声生不息》对粤语流行音乐的展示工作做得怎么样?它所展示的“港乐图谱”是否有所缺憾?
这期,木村找来了一位同为广州人的朋友、在去年从广州来到北京工作的音乐人何沙展,来到北方公园,一起聊聊在粤语区长大的人士眼里的《声生不息》。
-
本期主播:木村拓周、雅婷
本期嘉宾:音乐人何沙展
-
ShowNotes:
00:00 听会儿歌先
01:40 何沙展的“沙展”是什么意思?
03:27 一位广东的音乐人,缘何2021逆势北上
05:25 两位粤语人士和一位贵州人对《声生不息》的初步观感
11:45 作为一档“献礼节目”,《声生不息》所规避掉的
13:30 香港流行音乐为青春期的木村所提供的情感价值
15:30 香港流行音乐在一名90后音乐人的音乐启蒙中所扮演的角色
19:52 香港的“主流乐坛”和“独立音乐场景”之间的鸿沟似乎相对要小一些
23:05 雅婷成长过程中不太受香港流行音乐影响——对95后年轻人,香港流行音乐不再重要了
26:40 来到北京之后,何沙展开始有些怀疑“粤语/广东地方文化”的重要性了
27:50 木村对粤语/广东地方文化从拥抱到抗拒再到珍视的转变历程
29:52 近几年重新感受到了“地方”和“多元”的重要意义:我们到底要这么多的效率干嘛?
31:50 生造出来一个“港乐”的标签,会不会有些暴力?
32:54 沙展作为非香港的粤语区创作者,一些小小的委屈
34:25 “岭南文化”里的粤语文化被单挑出来强调,会反而削弱了“南方”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能量吗?
36:30 为什么香港流行歌曲这么常用弦乐和钢琴?流行音乐的模板化
39:50 简单梳理20世纪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
44:20 新世纪的香港流行音乐,怎么了?《声生不息》为什么展示得较少?
50:50 用“金曲轰炸”来展示香港流行音乐,多了会疲
51:50 雅婷在北京居家隔离期间被《分分钟需要你》治愈了
54:25 沙展参与过节目编曲,常常是要“龙飞凤舞”的动态大舞台
55:30 叶倩文和林子祥的恩爱,感觉太好了;李玟让雅婷想到自己的妈妈也有她的少女青春期
57:10 广州人并没有系统方法教别人讲粤语;一些粤语小讲堂
01:01:05 广州粤语和香港粤语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01:02:15 为什么同样一首歌有普通话和粤语版的时候,常常会被认为“还是粤语版好听”
01:07:00 对节目后续的一些小小预期
本期 Tracklist:
香港地 - 陈冠希
十七岁 - 刘德华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