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巨大的便捷性中,想要获得任何资讯,动动手指就能让它们在屏幕上悉数呈现。我们更困顿于这巨大的便捷性中,它让人习惯追逐简单、厌弃复杂,只想看到最粗暴的结论,却对得出结论之前的一切细节不感兴趣。
然而结论如何并不重要,因为哪怕是面对同样的事物,每个人也都会产生不同的观察,获得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认知。而正是这些被忽略的过程性细节,才是让我们和别人区别开来的关键:它们是沉浸在厨房里的手忙脚乱,是每天更换不同衣服的微妙享受,是和身边人有来有往的激烈对话,是进入新环境时的茫然探索,是直面矛盾冲突时的隐忍对抗……
这些实实在在的纠葛与行动,构成了灵动而立体的生活。我们因此获得专属于自己的一手经验,不会被别人的说法牵着鼻子走;我们也因此免于自大地活在幻想中,与抽象概念拉开距离,和切身感知相濡以沫。
讨论从项飙老师提倡的「附近性」展开,但愿我们能用自己对世界发出的主动信号,唤起你心中「我正活在此刻」的感受。
04:03 你在生活中的抓手和锚点是什么?
04:49 我连小区的垃圾站都找不到
11:20 跑步或散步,构建了只属于自己的视角
14:08 拍穿搭记录,让我感受到生命的鲜活
16:18 太浪的精致厨艺和用心摆盘
21:59 每个人的菜谱都不一样
25:03 好的理发师长什么样?
29:12 跟朋友们的真实对话,让我变得更开放
32:12 有人厌恶李敖,有人却和他成为知己
35:25 面对二手经验,要先打个问号
38:43 我对自己的一手经验有自信
42:14 和这个小姑娘结伴同行的旅程,让我们都完成了一次成长
47:35 对他人保持好奇心
51:40 今天的无力感和昨天的亢奋是不是一体两面的东西
53:28 那些不愉悦、但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东西,让我们成为思考的主体
开场音乐:
寺尾聰 - ルビーの指輪
插曲:
Mark Masri - O Sole Mio
结尾音乐:
Mree - Goodnight & Goodbye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