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老吐司是比我高几级的学霸师姐,在top的学校做了N年top的好学生,一路从「别人家的孩子」成长为优秀律师,却在以为一切都将顺风顺水时,栽进了「好学生」叙事所带来的苦闷、矛盾和挣扎。
依然是一次非常坦诚的对话,老吐司谈及自己对成长经历的复盘,对思维惯性的反思,对职场瓶颈的纠结,对女性困境的洞察,以及在承认既有问题的基础上,如何摸索着向边界外迈出一步。
无论过往和当下如何,其实人人都处在频繁的窘况之中。但好消息时,当我们觉察到不对劲,当我们还希望有所改变和突破,一切都还来得及,我们还有时间。
01:41 「好学生思维」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又引起了什么问题?
13:28 意识到这种思维带来的限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16:08 法学生受到的发展限制也许尤其严重
17:46 在法律的专业领域里是否还有更多的探索空间?
19:57 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22:03 孩子厌学是真的厌恶学习吗?
22:57 院长鼓励我们要发现热爱,但我很惭愧,我没有找到
32:22 每一次改变都可以是微小但有意义的
36:45 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女性困境
40:19 心里堵住了,学会倾诉很重要
44:08 男同事只有一个KPI, 我感到自己至少有两个
46:32 我所感受到的母职惩罚
47:58 和身边人如何沟通
60:44 当大社会很难在短期内发生改变,微小的个体可以做什么
63:11 如何看待所谓的「精英思维」?
开场音乐:
Bobby McFerrin,马友友 - Andante
结尾音乐:
陈楚生,胡彦斌 - 再回首 (live)
主播...

莫de名堂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Crystal_TuuK
9个月前
安徽
0
很真诚的分享,收获很多
552cathy
10个月前
广东
0
这个姐姐好温柔呀,听到了不一样路径的姐姐分享让我觉得世界太有趣啦,我们都有自己的困境,但要保持持续探索持续感受。
姚欣_6GGc
7个月前
上海
0
这里完全感同身受,我也是一模一样的妈妈,继续听!

回归当下的无名小花
10个月前
江苏
0
真的也是有一样的思考和困惑,太有共鸣了,最后的再回首出来直接泪奔

tasselcc
10个月前
重庆
0
听了这期,虽然不是像吐司姐姐这样的顶级好学生,但是思考模式和行为模式都好像,面临的困惑也是类似的,或许这是应试教育学生的通病?
尤其是面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不热爱,那你就去追求所爱事物时的哑口无言,真的超级共鸣啊。虽然说可以去发现所热爱的事物,那如果对很多事情都是淡淡的,极度缺少这种passion,是不是就应该顺应自己的天性,寻找一种新的自洽呢?(或者也可能是因为眼界太窄,身边能看到的新鲜事物有限,所以这种挖掘所爱的时间成本以及金钱成本都会更高一些?)
ps.吐司姐姐思路真的很清晰,很适合分享呢!爱听~

冈波斯日记
10个月前
湖南
0
第一🛋️☝️

Ceris
10个月前
湖南
1
生活工作育儿面临同样的困境,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可以看见并反思现状,最难的就是做出放弃巨大沉默成本的决定。我最近一直在想是做符合世俗意义上的模范家庭,还是坚持自己原则掀开华丽的袍子。尤其是有了孩子后,想的更多的是我要用什么样的姿态去养育他们,想教女儿在以后面临同样困境的时候有坚定做选择的勇气,想让儿子看到女性的困境而有更多同理心。

歪歪丫丫呀
10个月前
江西
1
前不久也还在和一个小妹妹聊好学生思维的话题,我最近的思考是,一路顺着好学生的路径走,不免形成一些路径依赖,一方面会形成好强心理、不甘也不适应落人之后(其实在此过程中往往会一定程度上忽视自我发现,因为都盯着前面和旁人了),另一方面在面对变化的时候也会考虑沉默成本以及坠落风险,学生时期总是得到,所以相较于其他人会更不适应且害怕失败。然而,进入成人战场之后,前路不再会像学生时期可以顺着年级无脑往前走,人生的关卡也不再像学生时期那么明确(譬如考试、毕业、就业这些),我们不会总是成功,也不会总是付出就能迎来收获了,所以很多东西要去重新学习、重新练习,譬如寻找自我热爱、寻找自我定位等等~同为法律从业者,看到堂采访了同业的前辈确实很惊喜,前辈所思所想也是我有在考虑的问题,法律从业者却是因为太专了反而有时候不知道如何去做职业突破,提名一个选题看堂是否有兴趣,就是采访一下周围各个行业的人、看看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他们为何选择了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是什么等等~我记得之前堂采访过一个师哥,他说他是基于想要过的生活选择了目前的工作,这个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但当然,我也还是在目前的道路上摸索,暂时还没有转变赛道哈哈~但真的很有兴趣,再听一听、看一看大家在做什么、是否真的热爱~(不得不说,也是一个上进B🤭)

换个名字啦
10个月前
上海
1
22:08 厌学的厌恶的是课堂上的学习,而不是生活中的学习
洪大人呀
10个月前
江苏
1
太能理解了,我女儿小的时候,现在回过头去看,我那时候应该是有点抑郁了,幸好走过来了。抱抱所有的妈妈
嘟嘟嘟嘟_qusT
10个月前
上海
1
感谢分享者的分享,很真诚。我甚至有许多共鸣:学习好的孩子在幼时可能会凭借成绩优势抵消掉一些人际问题,但其实社交和人际蛮重要的;此外,对学习不好的孩子的建议也中肯,感谢。再者,学习好很大程度上会偏保守、厌恶风险,这是为什么呢,我自己也是,觉得一路读到底,平平无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遗憾吧!

回归当下的无名小花
10个月前
江苏
2
小镇做题家+好学生思维,到三十岁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也不敢生育,所有姐姐说的生育困境也都有经历,但好在还在思考还在学习还在探索自己
嘟嘟嘟嘟_qusT
10个月前
上海
2
后面堂说的上进B真的好生动,想笑,你说得好好哦,想突破自己不如从自己突然就遇到的一个机会开始,这个也非常击中我,去做去尝试,获得挑战和心流,这个经历可能是自己的一种能力上的储备,以后的有一刻可能和自己的其他特质贯通,就像打通任督二脉一样,感谢堂指点…
七里七
10个月前
北京
2
感觉所有优秀的人身上都具有一个特质,她们都非常善于反思,或许这种反思并不能改变“木已成舟”的事实,但仍通过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反思构建起了一个更为优秀和丰富的自己,太值得学习啦~当堂堂提问“那你认为自己最热爱的事情是什么?”姐姐坦然讲出“不知道”的时候,突然有些触动。或许这是优秀的人身上具有的另一个特质,只有坦然承认且面对自己的无力,才看得到那些可以继续向上生长的缝隙和空间,才拥有了重新出发的机会和勇气。

哈哈是我呀
10个月前
四川
3
因为 局部的最优解不等于全局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