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77分钟
播放:
1.49万
发布:
1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节目由天弘基金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今年的冬天又冷又漫长,像极了最近的A股市场。
从2021年算起,A股已经下跌近3年了,从3000保卫战一直保卫到2700点。即便如此,当A股出现单日大跌的时候,“抄底”这两个字的百度指数总会明显上涨。
复盘过去A股市场,类似的大底时刻并非没有。远到2008年,近至2018年,处在那段时期的投资者如何度过「漫长的季节」,难道只能躺平或者退出吗?
这一期节目,我们请来了两位有十多年投资经历的过来人,聊一聊他们各自的底部回忆以及度过底部的方法,特别是心态上,也许更容易让大家心有戚戚。
最后,提前祝大家新春快乐,我们节后再见。
聊天的人
主持:思思
嘉宾:
林荣华,天弘基金策略分析师,十年投资经历
老刘,15年投资经历的老基民
时间轴
Part1: 2008年大A的至暗时刻
03:04 2008年的股市经历:从6000点跳水至1700点
12:23 2008年走出底部的方法:宏观经济刺激
16:22 很多时候「大师」不是爷叔,而是蔡司令
23:54 一种操作:不要把账户关上,不要躺着
Part2: 2018年的熊市
26:01 2018年的叙事:从欣欣向荣到黑天鹅
30:52 股市里的二八定律
38:06 霍华德·马克斯的周期三大定律
40:59 底部抄底加仓的技巧
Part3:度过底部的心态与方法
43:28 今年的账户怎么样了?
53:38 底部时刻,调仓怎么调
57:35 现在是一个买入的好时机吗?
65:32 没有完美的体系,只有适合自己现状与性格的体系
66:50 一个非职业投资者的务实建议:把更多精力放在劳务型收入上
风险提示:音频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承诺和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老白怂怂
1年前 广东
16
1. 不加杠杆 2. 分散资产配置 3. 用不影响生活的钱投资 这是我这波下跌收获的经验
满地找钱10
1年前 北京
13
突然明白了投机和投资的区别, 投机是一次性动作,是投机行为,看好某支就all in,之后伺机而动抛售或割肉。 而投资是长期定投,是坚定信仰,无论在高峰还是低谷都定时买入,和时间一起慢慢画出流畅的曲线。 我不想选择投机主义,想选择价值投资,希望在价值投资的路上和大家一起接受贵台的心理按摩♥️
四字妹妹Lyn
1年前 广东
9
投资是一场自我修炼的旅程。 无论是心态的修炼,对亏损的恐惧,对涨幅的贪婪,在底部震荡,或许能收获难得的经历。 但更重要还是能力的提升,对商业的判断,对行情的认知,在周期打磨,希望能收获理想的收益。
captainmiaoo
1年前 未知
4
45:11 保持纪律和仓位平衡太重要了。我也是23年开始加倍定投到现在了,子弹还是没打完。我知道会反转,但我始终不去预测什么时候反转。
伊达政宗疯了
1年前 山东
3
我认为无论是基金经理这样的专业投资者还是个人,都不应该抱着“抄底”的心态去择时。尤其对普通人来说,更加不具备择时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判断力。热衷于择时,抄底的投资习惯会让我们的收益波动加剧,回撤变大,甚至进入追涨杀跌的恶性循环。 投资中有句话,“短期看情绪,中期看估值,长期看国运”。短期扰动不改A股核心逻辑,面对A股前期的盘整,我们不妨调整心态,不纠结短期收益,拉长投资视野。 遥想2008年、2012年、2015年、2018年我们曾遭遇的多次危机,每一次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都站起来了,逐渐走出了谷底,重新焕发活力。 持有人对持有的基金、基金经理要有研究,对基金收益率要有正确的认知,不要看重短期的涨跌,更不能只看排名。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能力圈,我们没有办法要求他们赚到市场的每一笔钱。而且如果一味追热点,很可能得不偿失。 所以,了解基金经理的风格比单纯看业绩、跟风买更重要。把具体的问题交给基金经理,作为投资者需要研究的是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 市场的波动是常态,我们很难说买入之后就一定能赚钱,合理的预期加上适当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长期持有。而不是想着躲避下跌,一味追求短期高收益。 着眼于3-5年甚至更久的业绩买到的基金,没必要因为短期半年、1年的回撤而苦恼、担忧,不是吗? 泰德威廉姆斯被称为“史上最伟大的击球手”,他在专著《打击的科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击球之道:把面前的击球区分为77个棒球大小格子,只有当棒球飞到最佳的格子区域,他才会挥棒击球,以此提高命中率。 这也成为了巴菲特很推崇的“棒球理论”,投资也要耐心等待“最佳击球区”。 在现在浮躁的环境里,能够知行合一,不因为追求短期业绩而改变投资风格本是很难得的。 如果你认同基金经理的投资思路和风格,并且能够承受大幅波动,也做好了长期投资的打算,那就不妨继续走下去。 总之,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总有一天会淡去,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和风格,选择能够经得住市场考验的并且是适合自己的,自己认同的基金经理,做好分散投资、仓位管理。 面对震荡行情,我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做好资产配置,做好了资产配置,也就等同于控制仓位和建立对冲机制。 控制仓位是指分批次入场,从不梭哈入场,也不一次性离场,多次缓入,始终坚信80%的按兵不动换来20%时间的爆发。在当前行情下,控制补仓节奏尤为关键,不可过早打空子弹。 对冲机制是指股债结合,权益类投资与稳健理财比例不可失衡,对于基金来说,采用核心+卫星的实盘组合策略,相关性高于0.7的基金不做重复配置,做到每个基金经理只留一只基。同时采用美股,黄金,周期等基金进行对冲风险,但仓位不宜过大。 分散投资是市场唯一免费的午餐,合理的分散意味着降低风险但不损失向上收益。
九月往后
1年前 辽宁
3
市场的底部往往是噪音最大的时候,因为市场好的时候,很少会有人关注,市场不好的时候,大家才真正的感受到肉疼。这个时候噪音大,容易受到外部影响,想要做出理性的决策很难,其实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非理性的操作会让普通投资者丧失很多机会。在下跌市场能有效控制回撤的基金,往往防守性更好。因为这些基金的基金经理,更能排除噪音,作出理性决策。
captainmiaoo
1年前 未知
3
29:32 最不该犯的错误,停止定投。定投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克服人性。
草莓甜甜圈pp
1年前 福建
3
市场永远都是对的,检讨自己
张锦华
1年前 福建
2
市场底部时期,总是令人煎熬。熬的时间越久,投资者的信心越是动摇。毕竟人是有情绪的,难免受行情波动所影响。并不是所有人所有时期都能保持绝对理智,追涨杀跌就是情绪驱使的行为。当下市场调整幅度和时间超出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也创造了新的纪录。不过回顾历史,周期的钟摆总会拐头。我们要有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坚持到底的人才能收获时间的玫瑰!
LuWang
1年前 美国
2
09:41 A股真是不好把脉
麥町呲溜变向
1年前 江苏
1
能与时间做朋友的是好资产,大 A 是吗?扪心自问。
JustMe45
1年前 上海
1
定投300
周达_DRwj
1年前 北京
1
这期访谈真有用!在投资理财的道和术方面都很有收获。感谢平台和嘉宾们!
Shirley_pNbA
1年前 越南
1
这几天的行情特别符合这期内容。没有人能预判市场真正的底在哪,因为情绪对股价的影响可大可小,不好琢磨。作为A股里的闭眼玩笑,小小平民能做的就是,当市场估值远离基本面时,在股市的下行区间里定投。 前几天越跌越加仓的我就是这么执行的。抄底这件事,模糊的正确胜过精准的错误。
Ass嘟嘟
1年前 河北
1
✅「财富效应」 投资者数量级跃升。 数据:截止07年底,沪深两市股票开户数是1.3万户,其中07年增加了将近4000万户,07年的新增开户数是06年的13倍。 每个人赚钱都要靠康波周期。 唯一可以借鉴的是:上涨时逐渐止盈,下跌时不要砍仓,结合积极的自救行为。 ✅「走出底部」 宏观经济层面出台4万亿刺激政策;货币政策层面下调利率、准备金率;股市层面把印花税改为了这个单项征收;国家队入市增持银行股。 外部环境逐渐改善,美国实施量化宽松。 「个人投资者相对机构投资者的优势」 1)回撤的容忍程度更高; 2)考核周期长。 3)现金流。 但在研究深度和资源上不如机构投资者。 ✅「小道消息」 保持警惕,盲信会让自己丧失基本的判断力,还有消息是否灵通、操作能否跟上别人的节奏等问题。 真正认可一只股票,才有可能忍受它各种各样的波动,最终拿到收益。 ✅「错了就卖」 及时止损,有自己的投资体系。 1)投资逻辑变了 比如当时追求的是市场空间,而未来市场空间变小或增速放缓,哪怕看起来杀伤力不大,也失去了投资价值。 2)考虑不同投资产品/机会之间的比较,当下持有现金还是持有其他基金价值更高。 ❓自问问题:每当想要买入/卖出时问自己,如果现在没有被套/没有前期沉默成本,你会怎么考虑这件事情?规避心理账户上的非理性情绪。 📊数据:0%~5%的卖出比例最多,-10%~-20%的卖出比例相对持仓人来说少很多。 🐻「熊市」 底部不断抬升。 风格不断轮动,政策底和市场底相隔一段距离。 1)资管新规,去杠杆。 2)宏观叙事,贸易战。 ✅「二八定律」 股市20%的交易时间,贡献了80%的收益。如果想要精准抄底,很可能错过涨幅最高的几天。 熊市泥沙俱下,利用这个机会,把不好的持仓换成好的持仓,当市场转好时回升更快。 机构投资者:A股机会足够多,调仓抓住结构性机会。 通过在相对模糊的底部区域不断捡便宜的筹码,承受一定的损失换取牛市更多的子弹以及更丰富的盈利空间。 每轮大跌都是一个风格切换的过程。如果你的风格和市场不匹配,坚守加仓是没有意义的。 ✅「霍华德·马克斯的周期三大定律」 1)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起伏的曲线 2)周期不会相同,但过程会相似 3)市场周期会围绕基本趋势上下波动 均值回归,极端情况很少见,大部分时间很难区分定价偏贵还是偏便宜。 在高位不适合加仓,在低位不适合盲目斩仓离场。 「📊数据」 2013年~2023年,偏股混合基金年化9%。 2019年~2023年,偏股混合基金年化11%,最大回撤-36%。 2016年以来A股个股平均最大回撤-64%。 「看多筹码」 看多:真金白银的进入到市场。 北向资金的流出、机构没有募集资金,指望保险资管及国家队带动散户的入市资金。 市场没有更多看多的筹码。即股票向下压力更大,向上机会并不清晰。 经济下行趋势下,高股息策略更有生命力。 「底部 - 调仓」 1)资产配置 - 仓位 2)持仓 - 投资逻辑 3)之前的投资逻辑在自己的投资期限中能否兑现。 船大难掉头:百亿以上的偏股基金平均业绩不如整个偏股基金整体的业绩,因“个股交易量限制”。 在底部,置身事内的把应对熊市的投资体系纪录下来,换成自己的具体投资交易规则。 「美国大萧条」 萧条繁荣是硬币的一体两面,有时衰退是为了更好的复苏。 🪤「估值陷阱」 当两个季报后,盈利大幅下跌,估值变高。 不止看估值,还要看“好公司、好价格”。 行业指数更容易陷入估值陷阱,看好该行业则“高估值”,不看好则“低估值”,如果此时追求低估值买入,很可能买到起不来的行业。 「短线投资」 如果参与,仓位一定要小,理解现在所处环境,想好退出机制。 投资最终的收获是看你的收益率、仓位、参与的时间。 仓位决定心态,合理预期。 一个非职业投资者的建议:把更多精力放在劳务型收入上。
海星星_
1年前 辽宁
0
感触较深的几个点: 牛市往往在不知不觉间来临; 当下的操作不应该受到历史盈亏的影响; 大跌是风格切换,盲目加仓无意义。
HD535243l
1年前 江苏
0
首页随机听到这期博客 感觉荣华(名字有可能写错)的水平听起来感觉比较高
FXu
1年前 上海
0
那么林鹏现在什么业绩?
pan_UUbV
1年前 上海
0
只应对,不预测!
DarkSun
1年前 广东
0
我是2021年入市的,这次下跌过程让我对一些老话更信任了一些: 1、“择时往往带来的是负效益”:就像之前有一段时间创业板在1700到2000点之间震荡,我在1720多点的地方加了一笔仓。结果后来创业板一路跌掉1500多点,而我已经没有资金继续补仓了。 2、“坚持呆在市场里很重要”:A股的上涨真是太快了,就像过年前三天连涨,一下子让我亏损少了50%,而且第一天是最猛的,比第二天和第三天加在一起还多。 3、“市场不缺机会,缺钱”:每次市场反弹的时候,我总会后悔没有把所有钱投入底部,深怕这次反弹的机会被浪费了。但是这么几年的跌宕让我认识到市场机会还是很多的,一山还比一山底,抄底真的很考验耐性。 4、“新手建议定投宽基指数”:行业太难分析了,还是宽基指数规律性强点,投资容易点。 5、 再有下一轮周期,我会等到国家队入场再入场,大概率买的会比较便宜。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