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者能够以理服人、以理成事的前提,是抓住了生活的感性。然而,“逻辑好的人干策略”早已是约定俗成的判断,让无数人疲于研究理论和数据,却忽略了对生活的直接感知,正所谓“多愁却不善感”。岂不见今天平台化社媒世界最典型的两个特征,正是兴趣图谱和亚文化圈,而它们都指向了“情感关联”。
因此,谋略者需要提醒自己注意两个陷阱:
1. 新理论和新概念构成的语言腐败:关注“说法”超过了“活法”。世上的“狗尾续貂”往往从概念的复杂化开始,新理论与新概念几乎成了策略人“妆扮”思考水平和证明与时俱进的不二法门,却制造着大量“换汤不换药”的逻辑。平台的很多新营销其实只是在增加广告的强迫占有能力,并把“花钱买位置”换了个说法和统计方式。
解决方法:今天正是一个需要仔细理解和研究经典营销理论的时代。4P作为营销的本质,正在被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重新定义,品牌和营销的数字化本质是社交化,所以应首先重新审视自己的4P体系,并重视由“社交化”带来的组织架构、服务体系、运作流程变化。
2. 被锁在笼子里的万能钥匙:感受上的自我封闭。社交化的营销世界是否还需要料事如神一击即中的策略?帮助品牌从“采买者”变成“社会人”是策略的新任务,因此谋略者自己首先要成为能够直联市场的人,什么是市场?就是人与生活。要尽可能扩展自己观察生活和生命的角度。
解决方法:首先,做生活的观察者和聆听者,进入“观察者的临在” 。广泛阅读-田野观察-看优质的纪录片。目的:唤起情感,消除狭隘成见。
【主播】
锤总,映天下策略合伙人
【相关推荐】
一句话:追求简单的丰富,而不是繁复的贫乏;简化理论,丰富感受,直联生活。
【BGM】
Morning Traffic - Raymond Grouse
【Staff】
视觉设计:qiqi
制作监制:hec


空空如也



